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心得体会6篇

篇一: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心得体会

  医学检验科工作制度

  一、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系统,依法执业。按 照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 开展临床检验工作,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

  二、自觉抓好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不断加强医德医风修养, 提高业务素质。

  三、承担本院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临床检验任务;接受其 它医院委托的检验项目,满足健康体检和保健需求。

  四、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静,每天工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 打扫和整理。工作人员上班必须衣帽整洁,佩戴胸牌。

  五、实行首问负责制,对病人态度和蔼,耐心解答病人提出 的问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均不得与病人发生争执。即遇到个 别无理取闹,也应向科主任反映进行处理。

  六、建立样本采集操作程序,强调相关注意事项,并向患者 和有关人员广泛宣传。接收样本时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不符 合检验要求的样本,不得接收,并说明原因和采集要求,建议重 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样本,必须妥善保管。检验报告单应 由临床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报告单必 须注明“急”字。

  七、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优选检验方

   法,制定本科室作业指导书,并由科主任批准执行。严格执行作 业指导书,不断验证及完善作业指导书,并定期修订作业指导书, 以推动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八、定期检查各种临床诊断试剂的质量和所使用仪器的灵敏 度、精密度,定期校准测试系统,以确保临床诊断质量。

  九、建立完善报告审核制度,新毕业的检验人员必须经科主 任考核后,才能具有签发报告权;对还不能独立工作的初级检验 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所填写报告,应由带教老师共同签发。

  十、必须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常规登 记,才可签名审核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 必须及时与临床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检验 结果必须主动报告。院外检验报告,应由科主任审签。

  十一、普通检验和一般检验的报告单应于当天下班前发出报 告;急诊检验样本随时做完、随时发出报告,或即刻通知临床医 生;急诊项目发报告不得超过一小时。

  十二、注重实验室安全防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包括 日常工作防护、生物安全防护和化学危险品防护等。

  十三、实验室所存放的菌种、毒株、剧毒试剂,易燃、易爆、 强酸、强碱等化学试剂,以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严加保管,定 期检查。

  十四、保证检验质量,不使用三无和过期试剂,定期检查试 剂并对仪器进行校准。

  十五、加强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全

   面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建立健全各专业实验室质量控制制度,坚 持每天室内质控,做好质控物原始记录,认真实施失控处理措施, 积极参加各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十六、健全完善登记统计制度,对科室内及各专业实验室的 各项工作的数量进行如实登记和统计;资料填写要完整、准确, 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为今后工作提供有指导性价值的数据 资料。原始登记和统计资料应妥善保管。

  十七、积极配合医疗、科研和教学,开展方法学研究和技术 创新,推进检验医学继续教育,提高全员素质。

  十八、密切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定期向临床医生介绍新技术、 新项目,普及检验知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沟通,征求意见, 改进工作,完善制度,提高检验质量。

  十九、实行终身教育,制定全员在职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

  积极创造条件,在科室内或与临床科室合作开展科研选题的论证 和申报工作,组织攻关、发表论文,培养和锻炼科技人才,提高 临床检验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重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 质量管理信息反馈,切实抓好制度的执行和完善。

   岗位责任制度

  岗位责任制是保证工作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的重 要环节,各个部门必须明确分工,明确责任,相互配合,才能保 持协调而有秩序地工作,因此各组、室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做 到人人职责明确,事事有人负责,立足本职,团结互助,相互协 调,保证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各室均应由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

  二、牢固树立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的思想, 在工作中必须加 强检查和复查制度,以保证样本检测质量及医疗安全。

  三、交接工作必须认真负责,须核对实物和记录, 对工作 一般情况、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应进行具体交待,否则,发生问 题由交班人负责。职工临时因故离开工作岗位, 必须将工作委 托给能胜任该项工作的人员,否则,发生问题由原担任该项工作 者负责。

  四、新参加工作的职工, 在未熟悉和掌握工作前不能独立 工作不能顶岗位,在技能掌握后,并经考核合格方可单独工作。

  五、精密仪器和重要设备,凡是专用的,要建立起专责岗位 制, 其他人不得任意使用;凡是一物多人使用的,除共同负责 外,应指定一人为该物责任负责人,负责指导正确操纵,定期安 全检查, 经常维护保养,保持正常运转,该负责人有权制止任 何违章操作和有害设备安全的行为。

   具体为:

  (一)行政管理层。检验科行政管理层是检验科的决策和管 理机构。由检验科主任、副主任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对实验室的 质量体系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并提供相应的资源,确保实验室 按照建立的质量体系有效进行。检验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技术 管理层和质量管理层隶属于行政管理层。检验科主任职责: 1、负责策划质量管理体系,领导检验科管理层制定检验科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承诺,批准检验科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与检验科副主任一起,共同负责检验科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职 责,对人力、资金、设施、场地等资源进行整体的部署和管理;

  2、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确保其符合质 量方针、质量目标、承诺和 ISO15189 标准的要求;

  3、负责检验科总体的业务发展和远景规划;

  4、负责为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履行其职责和义务时提供所 需的适当权力和资源;

  5、负责对关键人员的授权;

  6、负责决策检验科的公正性和保密性措施;

  7、负责领导检验科的合同评审;

  8、负责对各下级工作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当下级的职、责、 权失控时,负责协助调整;

  9、安排检验科副主任协助主任的各项工作;

  10、安排所聘专家各项工作;

  11、检验科主任外出时应指定副主任代理其职务。

   (二)技术管理层。技术管理层由临床血液体液专业、临床 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 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实验室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内基本知识、基本 技能、学术研究等方面均较好的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对专 业实验室的运作和发展进行技术规划和指导。实验室的技术管理 层由分管技术工作的检验科副主任(技术负责人)、受聘专家、 各专业组组长、教学科研管理员组成,检验科主任授权并任命的 技术管理层应具备以下职责:

  1、对开展的项目,配置满足检测要求的检测设备、设施、 人员,并以检测实验室仪器设置表和能力分析表的形式表明和证 实检测能力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2、确认本检验科技术工作人员上岗资格。即具有相应的技 术资格和从事相应专业工作的实践经验;

  3、负责及时收集和记录实验室服务对象反馈回来的信息。

  及时对实验室服务对象投诉和要求或潜在投诉和要求进行主动 或被动的服务和处理。促进检验科的技术管理日益完善;

  4、负责新开展项目的评审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审;

  5、负责检测方法的确认和设备量值溯源的管理;

  6、负责结果质量保证,处理技术方面的重大投诉;

  7、负责各类技术性评审。

  (三)质量管理层。质量管理层的主要职能是日常管理和监 督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由分管质量管理工作的质量 负责人和各专业组长组成。具体负责并确定质量体系在本专业实

   验室得到有效运行,质量负责人应由本科以上学历和副高以上职 称、专业理论扎实、工作经验丰富、且熟悉本实验室体系的专业 技术人员担任。质量负责人由检验科主任授权和任命,质量负责 人直接对检验科主任负责。检验科设质量负责人一名,其主要职 责:

  1、负责组织质量手册、各种质量文件的编制、修改和审核;

  2、协助检验科主任维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3、负责质量体系内部审核;

  4、协助技术负责人完成管理评审;

  5、负责领导质量监督员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6、负责不符合工作、纠正及预防措施的管理;

  7、协助检验科主任负责分包检验的管理工作。

  (四)其他管理人员。依据需要检验科设立专业组长、试剂 管理员、质量管理员、安全管理员、技师长等相关兼职管理岗位, 分别管理相应的工作。

  1、检验科专业组长:根据工作需要,在科主任主管下,检 验科设门、急诊检验、临床血液体液专业、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 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血清学 专业等专业组,各专业组设不脱产组长一名。具体负责本专业组 的技术和质量工作。专业组长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且临床工作经 验不少于五年的中级以上职称,或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且副主任技 师以上职称,同时专业理论扎实,工作经验丰富且熟悉本实验室 质量体系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各专业组组长职责:

   (1)规划及落实本专业组的发展计划,组织编写各检验项 目的作业指导书及仪器的作业指导书,并经常检查执行情况;

  (2)负责制定本专业组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案,每日检查各 检验项目的室内质控情况,分析质控数据,提出纠错方法,填写 月质控报告;

  (3)积极参加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审查、签发室间质评上报表;分析质评成绩,提出改进措施,填 写室间质评总结报告;

  (4)亲自参加检验工作并掌握特殊检验技术,解决本专业 组的复杂疑难问题,指派专人审签本专业组的检验报告;

  (5)经常提供检验科“检验与临床通讯”资料,每月交一 篇相关文字资料;

  (6)向科主任建议安排本专业范围内的职工进修学习,安 排实习人员的学习、切实做好带教工作;

  (7)结合临床医疗,制定本专业的科研计划,不断引进国 内外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新项目,提高本专业的技 术水平;

  (8)制定本专业组工作计划,按期总结;检查督促检验人 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考勤考核,人员安排;

  (9)负责本专业仪器设备和各种设施的管理;负责制定本 专业试剂和实验用品的订购计划,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日常用试剂 和低耗品的保管;

  (10)完成科主任下达的各项指令性任务;专业组长外出前,

   应向科主任提出申请,临时指定人员负责代理。

  2、试剂管理员职责:

  (1)检验科所有试剂和低耗品实行试剂管理员专人统一管

  理,所有试剂须按试剂使用说明书要求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 不同批号试剂不得混用;

  (2)每月 1-5 日,向专业组长收集本月实验试剂及低耗品 订购申请单。经主任签字批准后按有关程序订购,申请单按月存 档;

  (3)与各专业组组长共同负责试剂的验收;

  (4)负责试剂和低耗品的核对、领取、保存及办理入、出 库手续;分管主任、科主任签名、分管院长、院长、人事计财部 签字;资料按月装订,存档备查;

  (5)每月月底将各专业组的试剂和低耗品的消耗清单上报 科主任;

  (6)保证和监督试剂和低耗品中标合同的执行。

  3、质量管理员职责:检验科设质量管理员一名。负责对本 科室的质量进行监督,该管理员应由本科以上学历、主管技师以 上职称的本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职责为:

  (1)监督检测工作是否按检验科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 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执行。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是否按要求进行操 作;

  (2)监督实验室服务对象对服务态度或服务质量的投诉、 意见或建议有无得到相应处理,处理后实验室服务对象是否满

   意,如不满意,有无具体改进措施;

  (3)监督是否按计划进行仪器的检查和校准,是否有未授

  权人员操作主要仪器,仪器的维修和维护是否有正确标识,仪器 的使用有无记录;

  (4)监督环境有无记录,内务管理是否符合 5S(即整理、 整顿、清洁、清扫、素养)标准,安全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5)监督是否有试剂的请购和验收记录,试剂、定标物、 质控物的失控是否按规定处理;

  (6)监督样本交接、查对、检验、保存是否按要求进行;

  (7)监督开展新项目(方法)、换用新标准是否依据标准管 理;

  (8)监督标准物质是否有溯源证明,比对试验及室间质评 结果回报后有无分析报告。

  4、科研教学管理员职责:

  (1)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协助科主任分管检验科的 教学、科研、继续教育等工作;

  (2)带头执行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督促本科各级人 员认真执行作业指导书;

  (3)协助科主任、各专业组长进行各岗位人员业务培训、 技术考核、业务学习并作好记录工作;

  (4)负责进修、实习人员的工作安排和岗位轮换。搞好进 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及临床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实习及进修计划 的完成情况;

   (5)负责监督执行科研计划。负责撰写科室科研教学工作 总结。

  5、内务长职责:

  (1)在做好本专业工作的基础上,协助科主任负责检验科 的行政管理、内务管理等工作;

  (2)带头执行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督促本科各级 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作业指导书;

  (3)负责全科的排班、考勤,负责误餐票、医院及科室福 利的发放,负责科内外一般事务的联系和处理;

  (4)负责执行临时派遣任务(如:体检)的安排、报科主 任批准后执行;

  (5)协助科主任对检验设施、场地、仪器设备的安装,提 出建设性意见并负责督办;

  (6)完成科主任分配的各项任务。

  6、安全管理员职责:

  (1)定期对科室的水、电、门、窗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2)定期检查易燃、易爆、危险品,确保在规定位置安全 存放;

  (3)负责科室生物安全:督促并检查生活垃圾、医疗废物 的处理情况,负责院内感染监测报告,定期向院感办报告临床 菌株耐药率并提出整改措施。

  (五)各岗位检验人员职责。

  11

   1、主任(副主任)技师职责:

  (1)在检验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专业的业务、教学、科 研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2)负责本科主要仪器设备的购置论证、验收、安装、调 试、定期检查和指导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解决本科复杂、 疑难技术问题,并参加相应的诊查工作;

  (3)负责业务技术训练和考核,承担教学任务,培养主管 技师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

  (4)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前沿动态,指导下级技术人员开展 科研工作及新技术、新业务,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5)参加临床疑难病例会诊和讨论,负责疑难检查项目的 检查及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副主任技师在主任技师指导下 工作。

  2、主管技师职责:

  (1)在检验科主任领导和正(副)主任技师指导下进行工 作;

  (2)熟悉各种仪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协同检验科 主任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负责仪器的调试、鉴定、 操作和维护保养,解决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参加相应的诊查工 作;

  (3)承担教学、指导和培养技师等工作,具备解决较疑难 技术问题的能力,担任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并负责其技术考 核;

  12

   (4)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本专业信息,应用先进技术, 开展科研和新业务、新技术,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5)负责复杂项目的检验及报告审签,参加临床病例讨论。

  3、技师职责:

  (1)在检验科主任领导和上级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参加本专业仪器设备的调试、鉴定、操作、建档和维 修保养。负责仪器零配件或器材的领取、保管、建账,并作好各 专业资料的积累、保管以及登记和统计工作;

  (3)根据科室情况,参加相应的诊查工作,指导和培养技 士及进修人员,负责技术考核;

  (4)学习、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参加科研和开展新业务、 新技术,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5)检验科技师负责菌株、医疗用毒性药品、检验器材的 管理,担任各种检验项目的技术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制与鉴定。

  4、技士职责:

  (1)在检验科主任领导和上级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协同技师做好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 保养、建档、建账和使用登记;

  (3)协同技师做好物品、药品、器材的领取和保管,以及 各种登记、统计工作;

  (4)钻研业务技术,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指导实习人员 工作;

  (5)检验科技士负责收集、采集检验样本和进行一般检验

  13

   工作,必要时洗刷检验器材,做好消毒、灭菌工作。

  (六)关键仪器操作人职责。

  1、负责授权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记录日常

  使用维护和保养情况;

  2、负责做好授权仪器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及时记录室

  内质控结果和填报室间质评结果;

  3、负责授权仪器的样本检测和该仪器检验报告单的审核和

  签发。

  (七)检验报告审核签发人职责。

  1、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含中级),掌握所审核检验项目依据

  的标准、方法和作业指导书;

  2、掌握审核检验项目的检测限制范围,能对检验结果进行

  判断及必要时进行解释;

  3、具有良好的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能及时发现、解决室

  内质量控制失控问题,了解所审核检验项目不确定度来源;

  4、熟悉掌握所审核检验项目的各种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及

  检验报告的格式,能快速行使原始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查阅的权 利;

  5、审核人在检验者自校完原始记录,并按要求编制、打印 检验报告前,负责对检验报告所描述的内容进行符合性和有效性 审查;

  6、审核人对报告进行全面审核,发现错误应退回检验者重 新改正,修改后重新履行复核程序,无误后签章,正式签发。

  14

   (八)样本处理室职责。

  1、样本处理室人员必须具备检验专业中专以上学历,负责 全科样本接收管理;

  2、根据相应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样本采集要求,负责完成样 本的核对、处理、分发,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登记记录;

  3、在核收样本的同时,必须核查样本的状况,无异常情况 方可收回实验室检测。如有异常或疑问,负责进一步询问临床护 理部人员,要求说明并告知实验室,并嘱患者重新采集样本,同 时作好处理记录;

  4、积极参加科室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项目、 新方法的样本采集注意事项;

  5、负责全科检验报告单的传递,并记录交接日期、临床接 受者签名;

  6、负责检验科值班工作服、实验室窗帘的换洗与收回工作;

  7、负责实验室玻璃器材、培养皿、培养瓶的清洗及处理;

  8、负责科内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的处理。

  (九) 临床联系责任人职责。

  1、负责每月 1-2 次检验与临床联系,征求意见并有记录;

  2、宣传检验科引进的新项目、新技术;

  3、每月 10 日前由科副主任汇总意见并组织讨论整改措施, 及时反馈相关科室主任。

  15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持证上岗制度

  一、专业技术人员的录用:年初将用人计划数量和资历填表 后上交人事科,经院长办公会通过后由人事科主办。

  二、新职工进科时应接受岗前培训,内容包括规章制度、质 量管理体系文件、安全防护等。熟悉科内相关制度和各种操作、 诊疗常规和作业指导书,明确职责,掌握各种检验样本的采集、 保存、检验方法,能及时、准确、完整、清晰发出检验报告和其 它医疗文书。试用期三个月,考核后上岗。

  三、职工工作一年期间内初步熟悉各专业技术,期满后接受 转正考试。科室对新毕业生转正定级时应对其政治表现、品质和 体质、工作态度、业务技能、理论水平、工作成绩进行认真的全 面考试和考核,写出书面鉴定。对新调入的人员,应根据具体情 况进行必要的指导、训练和考核,合格者方可使用。

  四、初级技术人员在科内各专业轮流工作,轮岗周期约 4-6 月。3 年内应接受 200 学时(每月约接受 6 学时技术培训,并按 月考核。后 2 年根据科室需求及本人意愿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初级技术人员应在任职期间(5 年内)发表 2 篇以上文章。

  五、中级技术人员在科内各专业轮流工作,每周相互承担一 次小讲课。担任专业主管者、获得博士、硕士学位者以及科主任 会议决定者可固定专业工作。中级技术人员每年应在正式期刊上 至少发表 1 篇以上学术论文(门诊工作、男 50 岁、女 45 岁以

  16

   上者酌情);并在高级技术人员指导下承担科研课题。

  六、高级技术人员固定专业工作,每年应在核心级别以上期

  刊至少发表 1 篇以上学术论文,5 年内必须主持完成一项科研课 题(门诊工作、男 50 岁、女 45 岁以上者酌情)。

  七、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出国进修、学历深造。在国内平均每 月有人外出进修学习和参加学术会议。

  八、专业人员绩效考核参照奖惩制度和人员培训管理程序。

  未尽事宜参照院人事科相关规定。

  九、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工作人员,需取得省卫生厅规定的相 应资质。

  十、检验科业务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检验专业大专以上毕业证 及获得技师以上资格证者方能上岗。其中基因扩增实验室工作人 员必须参加省级临床检验中心举办的基因扩增技术人员上岗培 训班,获得相关资质后方能持证上岗。

  17

   仪器使用校准维护保养制度

  一、购置设备要进行科学地认证,合理地选择,并形成一套 完整的购置程序:实施指标、签定合同、设备安装和验收。

  二、检验科主任负责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授权,负责 审核维修申请和报废申请。

  三、仪器设备责任人负责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负责编写仪 器作业指导书。

  四、检测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质量控制和保养, 仪器设备责任人负责监督仪器的周期性保养维护和日常保养。

  五、各种电动仪器应放置在平稳坚固的地方,在洁净环境中 使用。特别要注意电源开关与电缆是否安全。要建立仪器使用卡 片,注意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供使用者照办。仪器的工作环 境应有温度和湿度记录。

  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应建立“仪器使用登记本”,每次使 用均逐项记录明细,规范填写,定期检查。

  七、万元以上设备应建立档案和详细操作卡片,指定专人负 责妥善保管,严格三级保养,定期检修并记录。在保管中应注意 防尘、防震、防潮。操作人员必须事先熟悉其使用方法、性能和 注意事项,不得违章操作和随意拆解仪器。如发生故障,应追查 原因,妥善处理。

  八、设备责任人收集需要检定的计量设备(如分光光度计、

  18

   天平、离心机、酶标仪等)报技术负责人审核。联系法定计量检 定所进行检定。所有仪器均应为通过检定合格或校准合格的计量 设备。

  九、对测量有重要影响的检测仪器的关键量或值,使用前, 必须经过校准鉴定合格,应制定校准计划,由仪器工程师进行校 准。在测定临床样本之前,仪器应按规定进行质控,所得数据在 控制范围内方能应用于临床。

  十、必须熟悉仪器性能、掌握操作规程,专业主管未授权者 不得操作相关仪器。

  十一、开启电子仪器前,应观察电源电压、运行状态是否稳 定,负载是否合理。若发现异常情况,必须明确判断、妥善处理 后才能开机。

  十二、仪器开启后,最初应仔细观察仪器运转是否正常;若 出现异常征象,立即关机;并查找原因或报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 处理。

  十三、仪器在使用中突然停电时,操作人员应将仪器电源开 关置于“关闭(OFF)”状态,并合理、紧急处理检验样本;在 “换电”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观察仪器最初状态,若出现异 常征象,立即关机,以避免可能出现的重大损坏。

  十四、在进行仪器校正或校准前,对仪器进行全面的,系统 的保养,包括对光路、采样针、样本轨道、各机械运动进行检查、 校正,然后使用校准物对仪器进行校准,并验证。由工程师出具 仪器检修校准报告,以明确仪器运转良好。

  19

   十五、检定合格或校准合格的仪器设备由设备责任人负责贴 上状态标识。

  十六、检验仪器出现故障,经本专业简单处理后仍影响正常 工作时应及时申请维修。

  十七、厂家或代理商服务人员来科室巡查或受邀到科室检修 设备,当班工作人员应立即通知分管主任或科主任,制止外来人 员对仪器的一切操作;否则不得操作、拆卸仪器。

  十八、科主任或分管主任可授权工作人员负责,协同厂家或 代理商服务人员维修,维修测试完成后必须填写正规的维修报告 备案。

  十九、停用仪器必须请示分管主任或科主任,如果一周不启 动、不保养,扣除专业主管奖金 100 元。

  20

   试剂采购使用管理制度

  检验试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前提,检验试剂的采购、保 存、使用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执 行,从而更好地为病人、临床、科研服务。

  一、试剂采购:检验试剂的采购工作实行招标方式进行,以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院药品管理委员会择优选择供货单位。

  试剂采购坚持优质、优价、信用的原则,并注意试剂的溯源性。

  二、试剂购买:各专业实验室应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每月 申报所购商品化试剂原料,并应做到及时盘存清点,入库做到心 中有数。每月二十号由各专业实验室组长造出下月试剂使用计 划,科主任汇总。一式三份,院药品委员会、检验科存档各一份, 一份交由中标试剂公司按计划送货上门。

  三、所有试剂的申请,进货一律由科室统一管理,做到来源 渠道正规,货物正宗,有批准文号。自配试剂须以严格校正后方 可使用。

  四、在日常工作中,检验人员要作好质控工作,随时对试剂 质量进行监控,并做到合理节约使用,发挥试剂的最大效益。

  五、为适应临床、科研、教学和检验医学的发展,开展新的 检验项目,应用新技术所需检验试剂,由检验科写出书面报告, 分管院长审批后,方可购进。

  六、各专业实验室在试剂的使用过程中,要不断了解本专业

  21

   的最新进展,以新技术、新方法替代之,从而提高质量,减少成 本。但更换试剂应报科主任批准。

  七、质控物的购买。原则上是购买省临检中心和卫生部临检 中心推荐的质控物,在开展室内质控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换质控物 产品。

  八、各专业实验室应对试剂库存定期检查,不使用过期变质 的试剂。试剂的保存应严格按照要求存放,以保证有效期内能有 效地使用,杜绝浪费现象。对过期、失效、变质和不符合规格的 检验试剂应及时处理或更换,若造成损失应加倍赔偿。

  九、试剂外借一律须经科主任同意方可执行。剧毒试剂必须 由科主任和负责科室保卫的同志负责保存,放保险箱内,使用时 应有两人在场,并做好登记。易燃,易爆试剂应分开存放、远离 火源和电源。

  十、检验科检验试剂由试剂管理员负责保管、清领,实行计 算机管理,使检验试剂的购买、保存、使用更加科学、合理、规 范。

  22

   样本采集、运输、核收、拒检、登记与保存制度

  为对检验申请与患者的准备,临床样本的采集、运输、核 收、登记和保存,及时发现样本采集、处理和送收过程中的不符 合项,以及对样本在实验室内的传输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检验 前样本的质量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样本采集与运输管理 (一)临床医师负责检验的申请,申请单的格式由技术管理 层和医院医教部共同制定。检验科主任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检验样 本采集手册,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均负责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留取 样本。门诊抽血人员和病房护理人员负责临床样本的采集,特殊 样本由临床医生采集。检验科样本收集人员负责定时到临床各科 室收集样本和运输,急诊检验样本和值班时采集的样本由临床科 室护理人员直接送检验科,相关检验人员负责样本在实验室内的 传输。

  (二)临床医师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和检验项目的敏感度、特 异性来正确选择检验项目。检验科人员可为其提供检验项目的咨 询,监督实验室服务对象选择的检验项目是否明确,实验室检验 项目能否满足实验室服务对象的要求。

  (三)为了使检验结果有效地用于临床,临床医护人员和检 验人员应了解样本收集前影响结果的非病理性因素,如饮食、样 本采集时间、体位和体力活动、病人用药等对样本采集的影响。

  23

   提出要求病人予以配合和服从的内容,采取切实措施,保证采集 的样本符合疾病的实际情况。

  (四)实验室制定并实施正确采集和处理临床样本的《检验 样本采集手册》。

  (五)采样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采样。对于 患者自行收取样本,须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

  (六)在采样前,采样人员根据申请者申请的检验项目的要 求,确认采样计划和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包括核对医 嘱,打印条形码,选择恰当的容器粘贴条码,指导患者做好采样 前的准备。

  (七)采样人员必须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和计划以及医嘱要 求执行的时间,选择恰当的部位,采集适当的样本量。实验室应 定期评审检验所需的样本量,保证样本量适合所进行的检验。采 集样本前必须认真核对患者、样本容器和检验申请是否一致,严 防差错。

  (八)采样人员在采样完毕时,必须尽快核对样本,在 LIS 样本送检模块中,用扫描器扫描样本条码,登记确认,打印送检 清单,系统自动记录采样人和时间。要注意样本标识必须与检验 申请单相符合,严防标记错误。

  (九)样本收集人员必须清点样本个数是否与送检清单相 符,并用密封容器安全地送到检验科。运送过程中要注意容器的 密封性,有时要避光(如阳光直射下血中胆红素会分解),当要 求有温度限定时,应确保样本在运送途中置于适合的设备内。特

  24

   殊样本需要送收双方签收。送检样本送达检验室后,各室工作人 员应进行验收,检查样本质量,查看是否与检验申请相符。

  (十)各专业组收到样本后,应按要求及时处理,属其他专 业组的样本应及时送至相应专业组。并做好记录,见《样本的核 收、登记和保存程序》的表格。

  (十一)当采样人员在采样过程中偏离了采样程序的要求 时,应及时与检测人员联系。检测人员在发现偏离采样程序的信 息时,应与临床医护人员联系,在检测中考虑其对检测结果影响 的重要性,并在报告中注明。

  二、样本核收、拒检、登记与保存 (一)检验科样本接收人员负责样本的接收、验收和登记;

  各专业组负责本专业组样本的处理和保存。

  (二)检验科样本接收人员必须明确本科室接收样本的范 围,非本科室接收范围内的样本不予受理。

  (三)样本接收人员将样本收集人员收集来的样本进行检查 和验收,并仔细检查样本的标识、容器、抗凝剂、样本量、样本 状态(如凝块、溶血等)是否符合有关检测要求,以及样本是否 与检验申请相符。对样本信息不详,或标记错误,或使用抗凝剂 和采血管不当,严重溶血或脂血,或与检验申请单不符的样本视 为不合格样本。对不合格的样本,样本接收人员应填写《不合格 样本记录表》,并录入 LIS 系统中即可立即将此信息传给护士站, 以便及时做出快速处理,必要时电话通知相关采样人员。或者发 回检验申请单,样本保留检验科,样本做好醒目的不符合标记。

  25

   (四)如果接收了不合格临床样本,应在检验报告中说明问 题的性质,如果必要,在解释结果时也应说明。

  (五)送到检验科的样本交给检验科样本接收人员,接收人 员进入 LIS 系统样本接收模块,通过扫描送检清单上批次条码, LIS 系统列出本批次所有样本。接收人员再扫描每一个样本的条 码,LIS 系统会自动与清单上的样本进行核对,当不一致时会给 出提示。然后,点击确认,LIS 系统自动记录接收人和接收时间。

  如果是来自住院患者的样本同时传送记账信息给医院信息系统 (HIS)。临床护工需要将送来的急诊样本在《急诊样本核收登记 表》上登记,检验科样本接收人员同时核对验收并在 LIS 系统中 进行扫描条码确认。门诊体液样本和末梢血样本由患者送至检验 科或在检验科采集,接收人员同样要在 LIS 系统中接收确认。对 绿色通道等原因不能及时计费的样本,需要进行登记,并跟踪。

  (六)检验科内部各实验室相互转送,由送检人员登记在《转 检样本核收登记表》上并签名,接收样本人员核收后签字确认。

  (七)需要委托到其他外部实验室检验的样本,由各专业组 负责登记在《委托检验样本登记表》上,收取样本的人员核收后 签字确认。

  (八)对临床医师口头申请的样本,检验人员应予接收并登 记,申请者必须在结果报告之前将正式的检验申请单送至检验 科。

  (九)对合格样本应及时处理,包括样本的编号、离心和分 发等。取自原始样本的部分样本如血清、血浆等,应可以追溯到

  26

   最初的原始样本。

  (十)对不合格的样本由接收人员或检测人员在《不合格样

  本记录表》上登记,并录入到 LIS 系统,即可通知临床相关医护 人员及时进一步处理,必要时电话通知。

  (十一)检验科对申请单或样本上标记有“紧急”或“急” 应在核收、登记、检验和报告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先处理,尽可能 缩短样本检验周期,按照急诊检验的有关要求及时发出检验报 告,并及时通知临床医护人员领取报告。

  (十二)各专业组作业指导书中应规定检测前样本和检测后 样本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

  在保存期内,其保存的环境条件 应得到保障,以保证样本性能稳定、不变质。检验科仅对在保存 期内的样本进行复检或核对,不负责对超过保存期或无保存价值 的样本进行复检或核对。

  (十三)对性能不稳定样本或样本部分测定参数在保存过程 中有效期较短以及无法保存的样本,应在作业指导书中予以说 明。对样本保存的条件进行有效监控。当环境条件失控时,报告 检验科质量负责人,按《处置不符合检测要求样本的程序》进行 处理。

  27

   外送样本管理制度

  检验科需将部分检验项目委托给其他实验室以进行补充检 验或确认检验程序和报告时,应委托给有上级批准、实验条件许 可的合格实验室,委托方应能承担法律责任和具有保密能力。

  一、委托实验室是指具有接受本院样本进行补充检验或确认 检验程序和报告的外部实验室,包括对相关学科提供二次意见的 会诊者。

  二、检验科负责选择和评审委托实验室能力和资源及委托实 验室个人能力和资格进行评审,并对检验过程实行监控。以保证 所委托实验室的检验质量。

  三、检验科委托实验室以一年为评审期限,签订一年合作协 议。

  (一)医院检验科为甲方,委托实验室为乙方,整个委托检 验过程中,对双方要求明确规定,乙方向甲方提供检测服务及检 测目录。

  (二)为不对甲方现有检测服务造成冲击,甲方在乙方提供 的检测目录中,选择需要的检测服务项目。

  (三)乙方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定期举办专题学术讲座;

  及时邮寄相关资料;甲方可派人到乙方实验室考察、学习;提供 诊断技术专用指导热线电话解答检测疑问;甲方负责指定专人收 集送检样本,由乙方定时、定点上门收取,乙方收取样本后,须

  28

   经双方签字确认,对不符合乙方要求的样本,乙方可要求甲方重 新采样。

  (四)乙方收到样本后,按检测所需时日完成相关检测,将 检测结果送至甲方规定地点、指定专人签收认可。

  (五)乙方负责提供样本采集,运送所需的技术方法、冰袋 和贮存盒。

  (六)检验报告应有存底,保存于检验科的永久性档案或服 务对象的病历中。

  四、委托实验室结果与报告 (一)由检验科负责向检验科服务的用户发布报告。

  (二)检验报告可由委托实验室或检验科填写,如报告由检 验科出具,则报告中应包括由委托实验室报告结果的所有必需要 素,不得做出任何可能影响临床解释的改动。

  (三)检验科相关负责人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本地区的 医疗环境,选择性地对检验结果作出附加的解释性评论,但应有 评论人的签名。

  29

   质量管理制度

  一、科室必须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并设质量监督员一人,质量 监督员必须做好有关质量管理日常工作记录,科主任全面负责质 量控制管理工作。

  二、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质量监督员、质量管理员组成, 监督实验室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

  三、由科主任或质量监督员组织质控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质 量控制监督会”,并作好记录。

  四、质量监督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各项指标的质量控制程 序和对本科室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各专业实验室质量管理员负责本室室内质控是否按照实 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有关要求进行工作。

  六、室内质量控制:对检验科开展的检验项目检验程序进行 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室内质控规则和检验过程的质量 控制程序;

  (二)各组组长负责制定本组室内质控规则和检验过程的质 量控制程序;

  (三)检测人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岗 位室内质控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质量监督员监督本组内是否按照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

  30

   书有关要求进行。

  (五)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样本进行验收和不合格

  样本处理;样本接收人员收到样本后,要及时分发样本至相应专 业组,相应专业组及时对样本进行处理,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 保存;检测人员对所有的样本进行规范化的编号,防止检测过程 中或检测后出现错号;在血液样本分离过程中要正确选择离心速 度和时间,尽可能避免样本溶血。样本采集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检测。

  (六)对所用检测方法、校准品、试剂、质控品及仪器等进 行选择和评价。

  (七)检验人员的资格和经历必须能够满足相应岗位的要 求。

  (八)检测人员根据检验项目及对质控的要求,选用合适的 质控物,与常规样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分析质控结果。若 失控,则不能发出该分析批次的病人结果。纠正失控状态,重新 分析当批次的病人样本。

  (九)室内质控结果失控后由具体操作人员分析原因,总结 经验,编写室内质控小结、质控报告,以及制定不合格项目处理 措施一并交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文档管理员存档,并在《归 档记录控制清单》上记录。

  九、室间质量评价:参加省级检验中心组织的临床检验室间 质量评价,按照常规临床检验方法与临床样本同时进行。对检验 科参加室间质量的全过程,包括室间质评计划的制定、质评项目

  31

   的确定;质控样本的接收、分发、检测、结果报送、结果回报后 质评结果的分析以及不合格项的处理等进行控制,以保证检验结 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一)检验科主任批准质评计划和质评项目。

  (二)技术负责人负责质评计划的制定和质评项目的确定。

  (三)各专业组组长负责组织本专业组质评样本的接收、分 发、检测、结果报送和质评报告总结。

  (四)质量监督员监督本专业组质评过程。

  (五)各专业组组长根据本组工作情况,选择参加室间质评 的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各组计划,确定本科参加质评的项目, 制定质评计划,并报检验科主任批准。

  (六)各专业组组长协助检测人员按常规样本完成室间质评 项目的检测,填写报告并签名。然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核,经科 主任签字后送报结果。原始结果由各专业组负责保存。

  (七)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后由组长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编 写室间质评小结、质控报告,以及制定不合格项目处理措施一并 交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文档管理员存档,并在《归档记录控 制清单》上记录。

  (八)质量监督员监督本专业组质评样本的接收、分发、检 测、结果报送、质评报告总结、整改等过程。

  十、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评价:对省级临床检验中心 未组织室间质评的项目,应该积极开展实验室室间的比对。建立 和实施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间

  32

   及实验室内部应用不同的程序或设备,或在不同地点,或以上各 项均不相同时同一项目的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一)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讨论并确定比对方案的实施计 划,准备实验材料等,检验科主任负责审批,并确保比对计划按 时执行。

  (二)各专业组组长具体负责比对计划的实施以及不具有可 比性项目的整改。

  (三)质量监督员负责比对试验的实施和全过程质量监督。

  (四)相关检验人员负责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仪器设备的 维护与保养,并完成样本的检测和上报。

  (五)原则上常规生化项目、血细胞计数、凝血项检验项目、 化学发光等检验项目等实验室间的比对每年进行两次,其他项目 视具体情况每年进行一次。

  (六)如果某个检测系统进行维修或校准等,则在两个检测 系统间进行比对实验,每季度进行一次。

  (七)根据需要选择通过实验室认可的单位或权威检测单位 进行比对试验,比对方案由参加比对单位协商解决。

  (八)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九)以 CLIA’88 法规对室间评估的允许误差和/或根据 生物学变异确定的偏倚为判断依据,由方法学比较评估的系统误 差(SE)或相对偏差不大于 CLIA’88 允许误差的二分之一和 /或根据生物学变异确定的偏倚,认为不同检测系统间的系统误 差或相对偏差属临床可接受水平。

  33

   (十)比对结果临床不可接受时,首先应该查明原因,如果 需要对检测系统进行校准的话,应及时校准。校准方式有:利用 目标检测系统测定新鲜血清结果来校正其他自建检测系统;用回 归方程的截距和斜率作校正因子校正其他检测系统;用混合血清 作为共同校准品校准各检测系统等方式。不同实验室应根据自身 情况,经验证后决定使用何种校准方法。

  十一、建立质量控制内审小组:为了保证 ISO15189 标准在 检验医学质量管理中的全面落实,真正做到“写你应做的,做你 所写的,记你所做的,查你所记的,改你所错的”。确保科室能 够按照有效的文件体系运行,成立检验质量内审小组,进行严格 的审查并督促落实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为此,检验中心就内审小 组的成员资格和组成职责,计划等作有关规定。

  (一)内审小组职责:

  1、负责科室程序文件的讨论和制度,报科主任审批签发, 并监督科主任对制定文件和制度的执行。

  2、对科室程序文件的修改提出申请,并重订,报科主任审 批签发。

  3、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科室有效文件体系执行状态,定期为 半年一次。

  4、按年度计划,定期对某一专业实验室进行全面的质量审 核。

  5、负责每日的检验报告单审核及科室的考勤状况、水电、 安全等。

  34

   6、向科主任提供改进质量的有关措施和建议,并反馈审查 意见。

  (二)内审小组工作计划:

  1、年初制定年度审查计划,通知有关专业实验室作好迎审 准备,按计划进行年审,一般一年两次年审。

  2、科室程序文件的编制、修改和有效文件体系执行状态的 检查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

  3、每日审核按科室由内审小组排班执行,包括总值班制度 (考勤、安全等),在科主任不在时,全面负责当日的行政事务 工作。对检查的情况记录在专门的记录本上。

  (三)成员资格及组成:

  1、内审小组长由质量监督员担任。

  2、年度审核由质量管理员负责实施。成员:**x、**、**、 **x、**x。

  3、每日对检验报告的结果审查一般由各专业实验室组长及 任职主管检验师参加,严格双签名,对有疑问的结果,有权向检 验者提出或令其复检等。

  35

   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所谓检验“危急值”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 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 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即可能挽救患者 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危急 值”是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结果。

  二、“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重 要部分,也是临床实验室认可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在“危急值”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性质的医院有 不同的危急值。同时,由于检验样本的分析前段并不都能由临床 实验室所控制,故有时出现的“危急值”并不是患者的实际检验 结果,患者并无相应危急症状。

  四、经实验室与临床医生商讨,对于某些重要检验项目的“危 急值”指标应做出规定并写入作业指导书。如:K<3.50mmol/L 或>5.50mmol/L;Na<125mmol/L 或﹥155mmol/L;Cl< 90mmol/L 或 ﹥ 120mmol/L ;

  Ca < 1.50mmol/L 或 > 3.50mmol/L;Glu<2.50mmol/L 或>15.0mmol/L;Urea> 15.0mmol/L;ALT>300U/L;AMY、CK 随做随报;HGB<50g/L 或>180g/L;WBC<3.0×109/L 或>28.0×109/L;PLT<50× 109/L;PT>20s;APTT>150s;INR>4.00;抗 HAV-IgM 阳 性。

  36

   五、临床检验中危急值的处理。当出现上述危急值时,应立 即复查:

  (一)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 否有误,确认样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

  (二)询问医生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

  (三)必要时复检或重新采集样本进行检测。在确认仪器设 备、试剂、质控物等正常的情况下,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 合无误,各专业实验室应本着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原则,尽快 发出报告,及时电话通知临床取结果,或由检验科尽快将结果送 至临床,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上检 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 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 备注等项目。同时在报告单上作出危急值的明显标志。临床医生 接到电话后首先考虑两点:一是该结果是否与临床症状相符;二 是如果与临床症状不符,样本的留取是否有问题?如需要,马上 重留样本,进行复查。

  六、危急值临床应用的意义 (一)增强了检验工作者的责任心。危急值制度的建立促进 了检验工作者对异常结果及时进行分析复查,并主动与临床医生 联系。

  (二)提高检验工作者理论水平和临床实验室的学科地位。

  临床实验室的作用是为临床科室提供及时、可信的检验信息。当 出现危急值后,检验人员将结合临床诊断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37

   把它当作一个学习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会提高检验工作者的 诊断水平及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意识,由于危急值制度的建立, 临床医生大大减少了对检验工作的抱怨,增加了对我们的理解和 信任,临床实验室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检验医学得到了发展。

  (三)增强了服务临床的意识与沟通。当出现危急值并复查 无误后,检验人员必须第一时间与临床科室联系沟通,增加了检 验科与临床的沟通机会,变被动为主动。最重要的是,由于我们 及时沟通使一些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四)加强与护理中心的沟通。样本留取质量的好坏,直接 决定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些样本的危急值的出现,是由于样本 留取过程中存在问题造成的。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检验科必须 加强与护理中心的沟通,护理中心每周都会到检验科了解上一周 样本留取的质量问题,从源头解决样本质量问题。同时,临床实 验室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和培训护士如何正确留取样本。

  38

   急诊与临床检验应急措施管理制度

  一、各科临床医师,根据病情实际需要,填写急诊检验单, 用电话通知检验科值班人员。血、尿、脑脊液等样本,由护理人 员送到检验科。

  二、检验科值班人员,接到急诊检验样本后,抓紧时间进行 有关项目的检查,并尽快得出检验结果。

  三、检验科对各项急诊检验结果,半小时内电话向临床科室 或主管医生报告。由护理人员或临床医师做好临时记录,本室做 好急诊样本接受报告记录,落实检验结果的及时回报,以便对病 人进行抢救处理。检验结果报告单于当日午后或次日早上,随同 其他检验结果单一并送回或由病房取回。为此,必须配备专人从 事急诊检验工作。

  (一)急诊检验范围:

  1、急诊病人和急诊观察病人;

  2、门诊中的急危重病人;

  3、住院病人病情突然变化者。

  (二)急症检验项目:

  1、临检项目包括:

  (1)血常规检验、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疟原虫等;

  39

   (2)尿液常规检验,淀粉酶测定等;

  (3)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常规检验;

  (4)大便检验:常规检验、潜血检验等。

  2、临床生化检验:如钾、钠、氯、钙、肌酐、尿素氮、血 气分析、血清淀粉酶、血糖、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钙 蛋白 I、乳酸脱氢酶、急诊肝功能、心功能、肾功能等。

  3、其他项目:可根据临床的具体情况与特点,由领导组织 临床科室与检验科商定后列入急诊范围。

  四、随着全自动仪器的大量应用和检验项目的不断增加,影 响检验结果及时性的因素也随之增加。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及时 有效性,更好的为临床诊治服务,避免在意外情况发生时出现的 被动局面,特制定应急措施:

  (一)仪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报告医院设备科和相应公司的 维修部,争取尽快修复。如不能立即修复者,采用其他检验方法 或到兄弟单位同类仪器上进行检测。

  (二)试剂不足者应立即到相应供应商处请购或到兄弟单位 调剂。

  (三)水、电等缺失时,应由医院调控中心采取有关措施短 时保证仪器的供水、供电。

  (四)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措施应向科主任报告,并作记录。

  (五)各实验室应平时做好仪器的每日、每周、每月、每季 的保养,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对试剂应经常盘存,保证最低库 存量,做到防微杜渐。

  40

   医院感染管理与安全防护制度

  检验科是各种病原体密集的地方,是医院防止交叉感染的重 点科室之一。不仅有病人血、尿、便、分泌物等的污染,而且还 有化学毒品危害等。应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污 染环境。

  一、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 (一)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监测。

  (二)开展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 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向有关部门反 馈,并向全院公布。

  (三)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时,承担相关检测工作。

  (四)负责集中所有检验后样本、一次性用品用后的处理。

  (五)做好检验科、输血科实验室台面、地面、空气消毒。

  (六)防止病人在检验科交叉感染。

  二、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达到的要求 (一)微生物学室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 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

  (二)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须一人一针一 垫一带;

  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病人操作前尽

  41

   量保持手的清洁。

  (四)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

  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 24 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 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五)各种器具(血管钳、消毒罐)应及时消毒、清洗;各 种废弃样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使用 后的培养基应高压灭菌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六)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七)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有必要时用消毒灵 浸泡。

  (八)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 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 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 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三、加强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 为防止样本交叉污染,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 健康和安全:

  (一)检验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对检验科生物安全进行管理 和指导。

  (二)预防保健部和检验科主任对发生的职业暴露进行评估 和确定,并做出处理。

  (三)清洁工负责检验科物品的消毒,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特殊处理、包装、记录、检查、运送和交接。

  42

   (四)各专业组负责本组的特殊消毒工作。

  (五)工作人员加强生物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及时上报已 经发生的职业暴露。

  (六)实验室的消毒:实验室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各区域的消毒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1、应定期对实验室的物体表面、空气、贵重仪器、实验器 材进行消毒。消毒的方式有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溶液、紫外线、 高压蒸汽灭菌等方式,一般使用焚烧处理。不同的物品种类处理 方式不同(如塑料制品可能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方式),不同污 染程度的物品处理方式和剂量也会不同(如物体台面消毒剂的剂 量可低一些,生物样本剂量会大一些)。

  2、对高危或烈性传染病(如霍乱、布氏杆菌病、炭疽、HIV 等)检验后的样本,应尽快消毒处理。

  (七)医疗废物的管理:

  1、检验科工作人员要明确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的处理方式 不同,需要分开收集。检验科的医疗废物又主要分为“感染性废 物”、“损伤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也必须分类收集。

  2、包装要求与标识:生活垃圾包装袋的颜色采用黑色,医 疗废物采用黄色。要保证医疗废物包装袋防渗漏、防破裂、防穿 孔,其外面还应有文字说明,如“感染性废物”(同时还应有生 物安全通用的警示图标)。盛装针头、破碎玻璃等锐利器具,必 须采用专用利器盒,要保证不会出现破裂、被刺穿等情况。

  3、被指定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对检验科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

  43

   识别,指导和培训生物安全的处置,经常进行生物安全检查。

  4、清洁工收集和运送本科的医疗废物,用密封车送到院内

  医疗废物暂时存放地。双方要对医疗废物进行清点交接、记录、 签收(类别、数量、包装是否合格),保障其得到妥善处理。记 录保存至少 3 年。

  5、高危医疗废物必须在送出检验科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6、在医疗废物运送的过程中,应防止包装破裂和医疗废物 的流失、泄漏和扩散,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人体。

  7、应当采用专用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保持干净整洁,每 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必须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8、职业暴露的管理: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 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毒、肝炎病毒等病毒感染者或病人 的血液、体液(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 阴道分泌物等)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 况。

  (1)工作人员应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 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工作人员接触这些物 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应建立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和指导书, 并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进 行职业暴露后的监测,必要时可采用预防性用药。

  (3)对职业暴露进行登记管理,上报医院预防保健部。

  44

   四、加强检验科的内务管理 (一)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 安全教育。

  (二)实验室设有安全责任人和安全助理,定期检查实验室 安全保卫工作;当班人员负责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管理,防火防盗。

  (三)实验室应有灭火器材和设施,如灭火器、火警箱和防 火门等。

  (四)实验室的出口和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准堆放物 品、垃圾、装置或设备。安全门必须保持畅通,不得堵塞。防火 门前不能堆物,以确保失火时能够自动关闭。特别注意:无论任 何时间、何种原因都不得阻塞通往灭火器、火警箱、防火毯、安 全淋浴或出口的道路。

  (五)专人保管易燃、易爆和剧毒药品,建立易燃、易爆、 剧毒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易燃、易爆药品的贮存,应有专用的 危险品库,并符合危险品的管理要求,剧毒药品应由两人保管, 存放于保险箱内。

  (六)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由专人负责,并建立 试剂登记制度。

  (七)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 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八)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侵入,防止泄密。

  对计算机软硬件定期维护。必须安装杀毒软件,及时升级。重要 应用软件与数据必须加密与备份。

  45

   (九)使用煤气的实验室,要防止煤气中毒或失火事件的发 生。

  (十)在用喷洒消防设备的地方,物品与天花板的距离应保 持 90 厘米以上;其它地方应与天花板保持 50 厘米以上的间距。

  具危险性的液体如酸或碱性液体应放在视平线下。较大的废弃物 容器和腐蚀品应靠近地面存放。

  (十一)不使用破裂或有缺口的玻璃器具,高热操作玻璃器 具时应戴隔热手套。

  (十二)不得在电灯、灯座或仪器上进行装饰,更不要使用 电子装饰物、蜡烛、圣诞树等有引起火灾危险的装饰品。用电必 须根据负荷分段控制,安装专用地线。

  (十三)具有应急救治设施,如洗眼冲洗、急救淋浴等。

  (十四)搬运体积超过 5000ml 的浓酸试剂时,必须用运载 托车。在使用腐蚀性物品场所的工作人员,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 质时,须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 应该穿戴围裙、手套和其它个人防护装备。所有挥发性腐蚀物品 的操作,都必须在化学通风橱中进行。

  (十五)每天下班时,各实验室应检查水、电安全,关好门 窗。值班人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 报告,迅速处理。

  46

   报告单与档案管理制度

  医学检验科应当建立临床检验报告审核和发放制度,保证临 床检验报告的准确、及时和信息完整,保护患者隐私。

  一、医学检验科要制定检验报告单发出标准,应在保证检验 结果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发出检验报告。不得漏报、错报。对与临 床诊断不符、有疑议的异常结果应进行复查并及时与临床沟通。

  二、建立严格的检验报告单签发审核制度,检验报告应在审 核后发出,检验结果签发人员及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

  三、医学检验科对所有开展的检验项目必须有报告时限的规 定;建立并严格执行急诊报告登记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

  四、医学检验科应有保护患者隐私权的规定及处理程序。检 验报告单必须妥善保管,有专人、专门途径发出。

  五、临床检验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实验室名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或者 门诊病历号;

  (二)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和单位,参考范围、异常结果提 示;

  (三)操作者姓名、审核者姓名、样本接收时间、报告时间;

  (四)免责声明等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六、临床检验报告须使用中文或国际通用的、规范的缩写。

  47

   进入住院病案的临床检验报告单随病历一同保存,保存期不得少 于 30 年;建立门诊病历保管制度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门诊报 告单随门诊病历一同保存,保存期不得少于 15 年。

  七、诊断性临床检验报告应当由执业医师出具。

  八、所有的报告单均由检验科专人管理,及时送到临床医生 及病人手中。

  九、住院病人所有的常规检验报告单在检验当天的下午下班 前送到临床各科室,同时与临床各科室接收报告单的人员交接签 字。

  十、所有的急诊检验结果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用电话汇报给 临床医生,且指令专人负责。

  十一、门诊常规检验,随时做随时由本岗位人员按规定时间 发到病人手中(血、尿常规 10 分钟报告),对门诊病人的生化、 免疫、细菌等项目,按规定时间由专人送到病人手中。

  十二、发送报告单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报告单的丢失、 遗落。报告单如有丢失,各专业负责查找记录补发报告,同时查 找原因。

  十三、档案管理范围:包括科室人员业务技术情况、业务资 料(含有检验操作规程、质控资料、检验结果登记等)、仪器及 试剂资料、财产情况、教育及科研资料、医疗纠纷资料、管理制 度等。

  十四、档案资料应注意完整、规范、保密,不得用圆珠笔书 写,不得用热敏纸打印,不得任意抽样或丢失,不得向无关人员

  48

   泄露。

  十五、所有档案资料应登记、分类、编号,并由专人保管。

  十六、归档资料中的质控资料、检验结果登记及操作规程等。

  销毁前必须经科主任审批。

  十七、档案资料多时,为便于查阅可建立索引。

  十八、外来人员查阅档案资料,均应经科主任同意。

  十九、上述档案亦可存入计算机,并按上述管理办法进行管

  理。未经允许,不得任意打开。可用加密措施保护档案的安全。

  49

   差错事故医疗纠纷处理登记制度

  一、差错事故处理登记报告制度 (一)全体检验人员要以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的法 制观念,严格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各实验室要建立差错事故医 疗纠纷登记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应及时登记报告,及时处理和整 改。

  (二)事故: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 章和操作规程,造成检验失误,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并经事故鉴定 委员会鉴定、认定的事件。

  (三)差错:由于责任性不强、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遵 守操作规程或技术因素而引发检验错误,但对患者未造成人身损 害的事件。

  (四)登记报告。

  1、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或发现者应立即向专业组长报 告,尽快进行补救并填写差错事故记录本,严重者及时报告科主 任,必要时报告院医疗部、院领导。

  2、一般差错,应填写差错登记本,并注明差错性质及补救 办法。

  3、月末由组长将当月发生差错情况填表报给科主任。无论 发生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或检验事故均应由实验室及时登记,查

  50

   明情况,保留样本,主动向科主任报告,不得隐瞒,并要迅速采 取措施,把损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五)凡出现医疗差错或严重工作差错,科室组织专业组长 或科务小组召开专门会议,认真讨论,吸取教训,提高认识,杜 绝类似事件发生。

  (六)要经常进行安全医疗教育,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要 定期向医院医务科报告差错事故的登记情况。属于严重差错并可 能构成医疗事故的更应及时报告,并按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 例》和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七)预防措施:

  1、加强业务学习,明确检验目的,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整 体业务水平。

  2、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完成,发现差错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把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仪器专人保管并实行三级保养,使仪器在最佳状态下进 行检验工作。

  4、每天由各实验室审核人员检查检验报告单,保证检验质 量。

  5、定期检查,校正仪器,不使用过期、霉变试剂,并在“审 核者”栏签名,保证检验质量。

  6、坚持做室内质控,作好原始记录、质控图、失控报告及 评价。积极参加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达到优良成 绩。

  51

   7、严格执行样本收集和送检制度,做到“三查三对”(姓名、 科室、床位),不符合的样本认真登记退回病房,重新留取。

  二、医疗纠纷处理登记报告制度 (一)为规范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时有效化解医患矛盾, 强化实验室应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能力,形成防范和处置医疗纠纷 规范、有序、高效的工作流程,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管理评 价指南》(卫生部)。

  (三)按照《医疗纠纷登记手册》的填写内容和要求,组织 调查和处理,并同步记录医疗纠纷处理情况。具体要求包括:

  1、立即向当事人和相关人员调查纠纷发生经过,作好笔录;

  2、根据调查笔录、当事人陈述报告和科室处理意见,及时 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讨 论),形成处理意见;

  3、提出整改要求,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4、及时向患者(或家属)作好通报和解释工作,并将有关 情况及时、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

  (四)及时将医疗纠纷处理材料整理归档,已归档的材料不 得篡改、伪造,不得随意外借,应有专人保管,防止遗失;同时 做好以下工作:

  1、《医疗纠纷登记专册》所列的处理项目应按时完成,不 得缺项;

  52

   2、处理结果向患者(或家属)通报和解释时,通过电话方 式的,应做好电话记录并存档;通过书面方式的,应将文字材料 复印件存档。

  (五)实验室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应当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 好以下工作:

  1、当事人报告和患方投诉后,应由科室负责人及时调查、 核实纠纷经过;

  2、应及时组织科内讨论,对纠纷中反映的问题(或投诉人 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明确纠纷性质和相关责任人,提出 整改意见和措施,并在 5 个工作日内形成科室意见,书面报医疗 机构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

  3、对科室讨论中发现的问题和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或专 职人员)提出的整改意见,应及时落实,并接受医疗机构行政管 理部门的督查。

  (六)医疗纠纷当事医务人员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应做好以 下工作:

  1、纠纷发生后,应如实陈述事件的经过,并认真填写《医 疗纠纷当事人陈述报告书》,在医疗纠纷发生后的 3 个工作日内 将陈述报告书递交至处理办;

  2、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认真做好纠纷的处理工作。

  53

   科研教学管理及与临床联系制度

  一、科研管理制度 (一)凡申报科研课题,应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

  在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的直接领导下,结合实际工作设立科研 课题,以科研促进医疗、教学的提高及学科发展,以科研作为 培干的手段。在医院科教科的领导下、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搞 好科研工作。

  (二)全科各专业实验室均有科研设想及计划,申报的科 研项目或新技术不论申报哪一级(院、局、市、省、部级)的 课题,均须在院内进行专业技术机构专家评审后,报分管院长 审批方可纳入科研计划。对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或评奖,科室 在科研经费及时间上给予必要支持。

  (三)申报课题被纳入国家、地方或本院的科研计划后课题 在执行过程中,如遇某些困难进展不大的应及时调整或取消,以 免造成人、财、物和时间的浪费。

  (四)鼓励专业人员从事科研工作,在经费和时间上,在医 院规定的范围内给予必要的倾斜。科研经费一定坚持专款专用, 鉴于科研工作完成周期长,科研经费根据科研完成时间可跨年度 使用。

  (五)课题经费的使用权在课题负责人,审批权在分管科教

  54

   科的院长。一切科研用品,应妥善保管,如有损坏遗失,按院有 关规定处理。

  (六)提倡科研协作精神,不仅科内各专业实验室之间进 行协作,对和本科室承担的课题而要求给予协作者不论课题大 小,作者职称高低,均予协助,并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

  (七)高级技术人员在任期内必须主持科研课题,每年必 须参与科学研究。

  (八)对所获得的“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课题、省级以 上的科研成果奖及在题名为“中华”医学系列杂志(中华医学 会主办)发表的论著,根据其水平及价值给予一定的奖励。

  (九)对于省级学术会议大会发言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专业 组或大会发言者予以资助。

  (十)主动举行、积极参加前沿科学或本科重点发展方向 的学术交流活动。

  二、教学管理制度 (一)科主任应每年制订教学培训计划,定期检查、考核、 总结,促进计划落实。

  (二)本科职工的继续教育:

  1、新职工上岗前必须专门培训,科内每年组织 12 学时以 上继续教育讲座,每年年终由教学主任负责作出年终评定。高、 中级人员要注重自身不断充实,定期参加相关学习班,积极参 与学术交流,发表论文、参与科研;编写初级技术人员培训教 材,并以 3 年为周期修订;参与每周专业组内小讲课。

  55

   2、根据工作表现、专业需要和科室条件,选派专业人员参 加省内外学习班或学术交流会。必要时,选派专业人员外出进修、 学习。外派人员回科后有责任向全科传达、交流学习情况。

  (三)医学生的教学管理。

  积极担任医学生的课堂教学;工作安排以教学时间为先 导,鼓励以休息时间进行教学活动。

  (四)进修、实习生的教学:

  1、对进修、实习生要有进修、实习计划,安排专人带教, 定期检查、考核。带教老师要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严格 要求。进修实习人员要虚心学习,认真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技 术水平。

  2、按照进修或实习计划安排教学程序。进修、实习生参 加初级人员训练班学习。

  三、与临床联系制度 (一)建立检验科与临床联系登记本,及时记载临床反馈 的各种信息。

  (二)专人负责与临床各科室保持联系,倾听临床的呼声, 改进临床检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三)每个月一次到临床科室联系,与临床科室主任和医生 互通信息,详细记载信息内容并签字。

  (四)每年举办一次临床科室联系会,请分管院长和相关临 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参加,提出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对于能马上解决的问题,科主任应立即作出承诺,如问题不能立

  56

   即解决,将以会议纪要的方式作出答复。

  57

  

篇二: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心得体会

  第37卷 第12期 第20193年7 1卷2月

  数字技术与应用 数D字ig技it术al 与T应ec用hnologyww&wAp.pszlijcsaytyioyn.com

  Vol.37 No.12 December 2019

  学术论坛

  DOI:10.19695/j.cnki.cn12-1369.2019.12.117

  浅析创新驱动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张志乔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 创新驱动策略下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梳理分析我国独特的发展路径, 总结快速发展背后的缘由。

  关键词: 创新;数字经济;成功缘由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9)12-0204-02

  1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

  指数位列前五位。浙江在信息服务应用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指标均列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粗放的要素投入驱动模式无法持 续,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我国政府及部门研判经济发展新趋势、新特 征,努力适应新常态,发掘新动力,一系列战略布局和宏观政策引 导,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第一位,上海位列信息基础设施指标第一位,北京在信息技术产业 和网络安全两个指标均列第一位。

  本文选取浙江、贵州的部分成果简述介绍。

  3.1 浙江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在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

  浙江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数字经济在多领域推进,

  中国排名已升至第14位,是中等收入国家中唯一进入前30名的国家。

  尤其在信息服务应用和产业数字化方面领跑全国。

  自2013年起,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首位。2018年,我

  浙江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2016年以来,浙江不断推进

  国研发经费投入达19657亿元,与GDP之比为2.18%,科技进步贡献 “最多跑一次”改革,再造政府部门工作流程,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数

  率达58.5%。2018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 据共享,把政府数字化转型作为助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从

  增加值为145369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6.1%;增速为12.2%, 服务、政策、制度、环境多方面优化政府供给,在全国率先采用云计

  比同期GDP增速高2.5个百分点。

  算技术整合政府信息系统建设,全省政务统一使用智能移动办公钉

  2 数字经济成为创新主战场

  从全球范围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通用性技术,其对社会经 济的全方位渗透不断拓展商业、产业、企业活动的边界,催生多领域 创新浪潮。创新的不断迭代孕育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活动,数据 成为驱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要素资源,数字经济成为创新活动的集 聚地和主战场。

  数字经济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经济发展转型的先导力量。以创 新驱动的互联网经济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商务、移动 支付、网上政务服务等广泛普及,网约车、外卖、共享单车等新模式 不断涌现。我国通过“中国制造2025”、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 行动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引领互联网与产业融合,激发数字经济新 引擎,夯实经济发展新动能。

  钉系统“浙政钉”,全省推广应用掌上办事“浙里办”,大大提升了政务 办事及服务效率。浙江政务服务网已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公共数据 平台。

  浙江着力打造数字科技创新高地。阿里云作为全球第三的公有 云公司,用户总数超230万;海康威视积极布局高端存储器领域,大 华、宇视等已成为安防龙头企业。清华大学华卓精科、中科院光电研 究院奕力科技、浙江大学启尔机电光刻机浸液系统等31个传感器设 计制造、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落户青山湖科技城微纳智造小镇, 其中3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投资规模超256亿元。

  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引领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 体企业制造融合。2018年,浙江省新增工业机器人1.6万台(在役7.1 万台),新建无人工厂6家、数字化车间60个;新增上云企业超12万家 (累计达28万家),打造行业云应用平台10个。

  3 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如传统轮胎制造企业中策橡胶集团,引入“ET工业大脑”,以

  在2018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 人工智能算法处理橡胶工艺参数,解决传统工艺难以突破的瓶颈,

  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显示,2017年,全球数字经济规 将橡胶平均合格率提升3%—5%;瑞立集团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

  模达12.9万亿美元,美国和中国位居全球前两位。2017年中国数字经 度融合,能源利用率提高33.1%,生产效率提升61.2%,营运成本下

  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2.9%,对GDP增长贡献率达 降37.4%,智能工厂已现雏形。金鱼电器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家用电

  55%。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获得增速发展,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 器个性化定制项目,让柔性生产程度增长35.1%,订单按期交付率

  GDP比重为34.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7.9%(同比提升12.9%)。

  提高3.8%。

  2019年5月国家网信办发布《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

  杭州市政府联合阿里巴巴等创新探索城市中枢“城市大脑”,以

  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取得新进展,一些重大任务深入推进,各地区信 大数据改善交通效率为突破口,在城市治堵方面效果显著。目前,杭

  息化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其中,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等落实 州高架道路50%的匝道路口信号灯已由城市大脑智能调控,整体通

  数字中国战略,制定实施数字化规划和行动计划,信息化发展评价 行效率提升15.3%。今后“, 城市大脑”将被赋予更多功能和使命,从

  收稿日期:2019-10-26 作者简介:张志乔(1966—),女,河北无极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经济管理。

  20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张志乔: 浅析创新驱动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2019年第 12 期

  治堵向治城跨越拓展,预计到2020年,杭州城管、医疗、安监、房管、市 场监管等领域系统建成投用。

  3.2 贵州 贵州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后发赶超的突破口,贵州数字经济增 速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去年底,数字经济增加值已经占全省GDP 的20%以上。

  2014年以来,贵州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条件,吸引三大电信运 营商及腾讯、华为、苹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此建立数据中心。2015 年,贵阳设立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推进大数据资源流通与交易, 目前在全国11个省区设有大数据交易服务分中心,会员超过2000 家,可交易数据集突破4000个,交易额累计突破1.2亿元。

  2017年贵州出台省级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6年以来出台《贵 州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贵州 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等文件。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积极探索数据 交易自身生态,完善数据交易的规则、标准、制度,持续推进数字产 业化,产业数字化。

  贵州在大数据战略引领下,率先发展大数据并形成行业集聚效 应,积极建设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2018年,引进科大迅飞等 12家知名大数据企业和200多家成长性好的企业落户贵州。培育了朗 玛、华芯通、易鲸捷等一批主营业务突出、创新动力足的本地大数据 企业,贵州已成为全国大型数据中心集聚最多的地方之一。截至2018 年底,贵州省大数据相关企业达到9551家,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超 过1100亿元。

  如今,贵州已从简单的数据中心建设走向了云服务。大数据与 传统实体企业融合,助力贵州经济提质增效。贵州顺络迅达电子有 限公司得益于大数据分析和升级解决方案支持,年度生产成本降低 200万元,生产经营效率提高30%;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投入 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平台、轮胎芯片等,全面提升智能制造能力。老牌 化肥农资国企瓮福集团开发的福农宝,通过收集农业生产中各环节 的数据,能够提供采收撮合、助农金融、专家答疑等综合农业服务。

  据统计,2018年,贵州1625户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实现深度融合。

  贵州“上云用云”企业突破一万户。

  

篇三: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心得体会

  

  

篇四: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心得体会

  积极推进数字新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1

  以新产业生成新动能,以新动能赋予经济新发展。今年政府工作 报告中指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 推进智能制造”。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新技术、新产业的不断涌现, 乃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而在每一次危机之下,都孕育着 新的机会。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也创造了新的 商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成为经济复苏的主导 力量。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据测算,我国数字 经济总量的 GDP 占比超过 1/3,就业岗位占就业人数约 1/4,截至 2019 年底,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 35.8 万亿元,数字经济对我国经 济的带动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新经济意味着新产业、新需求、新消费,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社会各个领域正在走向全面数 字化,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催生出无数新兴产业,创造出 大量新产品和服务,为刺激消费经济复苏,振兴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 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 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 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研究显示,数字化程度每提高 10%, 人均 GDP 增长 0.5%至 0.62%,数字技术将全面渗透到各个行业,并实 现跨界融合和倍增创新。数字化将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 剂”,把我国的产业优势延伸到数字时代,有效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 力和生命力。

  数字经济,本身也带有共享性和开放性,只有坚持均衡普惠原则, 尽可能打破信息孤岛、消除沉默数据、填补数据鸿沟,促进互联互通, 才能让数据资源的价值充分涌流,让全体民众共享数字经济红利。

  如今,由网购、外卖、移动支付等组成的数字化消费场景早已融 入寻常百姓家。提升互联网普及率,推动数字经济向我国基层、农村 延伸,正在成为现实。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 今天,如要打通国内大循环,也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扩大内需、刺 激消费中的作用。以疫情期间某些知名电商的表现为例,数字经济所 带来的高效率和高品质服务,确也正在形成新的增长点,发挥出驱动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势能。

   目前,中国市场数字化进程领衔全球,社会各界普遍接受数字新 经济,各行各业积极响应中央精神,对数字化技术展开深入部署,迎 接新时代的未来发展机会。岳麓峰会顺应时代潮流,引领行业风气, 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添砖加瓦,为数字新经济建设奉献力量,为构 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夯实技术基石。

  

篇五: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心得体会

  浅析数字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陈迪萌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形态也逐步从工业经济过度到了数字经济,我们必须 对数字经济内涵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想要发展好数字经济,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对 其发展进行创新,并做好相关的研究工作,切实提高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 发展

  数字产业的发展和产业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也让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很好地融合在了 一起,数字经济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笔者主要分析了数字经 济发展的领域并提出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我国数字经济更好的发 展。

  一、数字经济发展领域

  数字经济发展领域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分别是产业数字化、数字化产业以及数字化治理。

  此处笔者主要分析了数字产业以及产业数字化。

  (一)数字产业发展

  数字化产业中的代表是互联网经济,数字产业发展推动了产品、业态以及服务的创新。随着 软件行业、信息服务行业以及互联网行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状态,我国数字产业规模也在不 断扩大,特别是在金融科技、共享经济以及电子商务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1]但是就现在 而言,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互联网企业做得还不够好,但是其很好地将国内庞大的用户基 础优势发挥了出来,不断地进行模式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想要数字 产业更好的发展,便必须将商业模式和新兴技术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竞争优势才会增 加。

  (二)产业数字化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提供了契合点。产业数字化转型不但能够切实 提高经济效率还能够发展数字经济。首先,产业数字化发展能够对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优 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统制造产品结合在一起,改变了产品和产业以往的架构。比如人工 智能驱动无人驾驶取代以往汽车后,整个商业生态系统都会出现革命性的大变化,人工智能 产业和相关技术也会发展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体系。其次,产业数字能够切实提高制造

   业生产的效率。比如无人工厂中的作业时间以及效率都有了明显的增加。特别是进行大规模 定制的时候,能够精准地匹配生产和供给,能够让生产计划更加科学,切实减少有效库存。

  最后,产业数字发展能够对全球制造业价值链进行重塑。在制造业中,新科技对于国际分工 的影响非常大,能够掌握相关的科技,便能够主导制造业的分工。智能制造转型的进行也能 够帮助我国制造业环节用工困难的问题,降低劳动的成本。

  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建议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和传统产业逐步的融合成为一个共同体,想要推动数字经济更好的 发展,便必须解决规范治理以及创新方面的问题。[2]数字经济想要更好的发展,除了必须 重视互联网经济还需要将其和实体经济结合在一起,推动产业数字化。

  (一)重视理论创新

  通过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数字经济所处阶段还是成长期,问题也没有彻底暴露,我们 可以在进一步进行宽松政策氛围营造、提高数字经济业态活力的前提下,找到市场竞争秩序 维护和数字经济更好发展的利益平衡点以及政策时机,通过不断的进行市场化深化以及法制 化的改革,不断地进行监管体系和制度的完善,确保数字经济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人工智能等一些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影响,还有很多社会 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安全法律以及数据隐私方面的法律法规遠远落后于技术发展。所以,必 须及时建立有效机制,对数字经济发展所导致的法律问题以及伦理道德问题进行有效的评 估。确保社会科学方面以及人文方面能够跟上数字经济的发展。[3]

  (二)促进融合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互联网也给各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多 的帮助,推动的数字经济发展。

  1.确保互联网能够很好地创新发展。首先,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优 势,我们必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电商的发展,要求互联网企业必须进行多元化业务生态 的构建,确保其能够满足消费者不断增加的需求,特别是物联网方面,物联网的发展也会加 快创新的步伐,增加生长的速度,切实提高企业的价值。其次,通过管理机制来鼓励创新。

  从技术创新方面来看,我国企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若是没有做好关键技术创新,基础研究 跟不上,那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很难跟上世界的步伐。国内互联网企业必须重视管理机制方 面的创新,保证创新的同时,不断地进行突破。

  2.和实体经济更好的融合。首先,数字经济必须打破自身行业的范畴,推动实体经济数字改

   造,不但需要在全产业链以及全价值链方面将信息技术运用进去,还需要积极地进行跨界的 融合,进行健康、规范数字生态系统的构建。其次,需要进行工业互联网体系的建设。现在 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制定了数据传输标准建设了智能平台。我国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 来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确保政策能够给数字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服务。

  三、结语 数字经济发展符合社会、科技以及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不断的规范 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发挥数据的优势,不断地进行数字经济理论的创 新,推动数字经济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云南省政府办公厅) 参考文献 [1] 赵剑波,杨丹辉.加速推动数字经济创新与规范发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9,19(06):71-79. [2] 张穹,曾雄,蒋传海,应珊珊,陈青祝,寇宗来,刘雅婧,孙康勇.数字经济创新—— 监管理念更新、公共政策优化与组织模式升级[J].财经问题研究,2019(03):3-16. [3] 赵广立.数字经济引领实体经济创新发展[J].现代商业银行,2018(21):48-50.

  -全文完-

  

篇六: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心得体会

  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心得 支持数 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心得精选三篇

  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心得一 近几年来,我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但优势更多体现在日新月异

  的模式创新、庞大的市场容量、众多的人口红利等方面,面向消费端 的电子商务、即时通信及其衍生服务发展成就突出,但核心技术缺失、 创新能力不强,原创性研发和融合性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 大差距。

  中国要建成数字经济强国,必须在更高层面上参与甚至主导相关 技术、产品、服务的创新方向、标准制定及规则引领,才能更好面向 未来科技创新制高点占据先发优势,这不仅事关为中国经济弯道超车 赋能助力,也是牢牢把握下一轮发展战略机遇期新内涵、新特征,赢 得战略主动权的需要。但数字经济领域创业创新有其自身内在逻辑, 尤其是技术演进有自身的路径依赖,算法黑箱更成为一些企业与政策 博弈的技术工具,如何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领作用,引导数字经 济创业创新企业自觉服务于国家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深入思考 的时代命题。

  完善更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

  当前,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与数字经济高速 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支持之间张力日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首先,数字经济以大数据等要素为关键生产资料,相关企业往往 具有轻实物资产重知识产权的性质特征,目前企业用户资产并未计入 传统的财务报表体系,而这可能是某些数字经济企业最核心的竞争优 势所在,加上我国现在关于大数据的确权、流转、交易等法律法规都 不完备,数字经济企业进行信贷融资时难以在财务上提供与传统金融 机构风控体系相匹配的说服力材料。

  其次,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对投融资风险的防控意识大 大提升,需要国家层面的主权投资基金充分发挥方向引领作用,为民 间投资指引方向,提振信心。

  再次,我们对数字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的认知本身正处于不断 深化的过程之中。到了今天,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字经济并非外在于 传统经济社会系统的一个独立运行的创新体系,而是传统经济形态在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支撑下的一次全方位的转型升级,特别 是到了产业数字化时代,数字要素与其他关联要素和传统要素之间如 何协同成为决定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成败得失的关键,因此数字经济 的发展需要构建起更为包容性和普惠性的金融获得机制,依据创新的 风险分层持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让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数字经济 创业创新型企业都能够获得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金融资源支撑。

  就当前形势而言,数字金融作为数字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处 于高速发展通道上,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让金融服务不断延伸到更多 的民生和企业应用场景,数字金融与数字经济亟须形成内在合力共同 推动产业高速健康发展。

   以金融创新优化数字经济协同共治体系。

  在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就鼓与呼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知数 字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广泛渗透之后引发的新风险可能。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带来的泛在互联、实施响应模式打破了传统商 业和社会运行逻辑,当数字依赖成为每一个企业、组织和个体无可选 择的选择,也就意味着个体信息主权一定程度上的让渡与共享,而数 字安全已经成为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面临的问题。传统的风险管理 体系在数字技术带来的全新运行体系下捉襟见肘,数字时代的风险管 理本身也成为一门潜力巨大的产业。金融本身具有价格发现、风险定 价、风险转移和风险管理的本质功能属性,如何善加利用,让金融支 持不仅仅停留在资金供给或资源对接的层级,而是演变成为数字经济 协同治理的有效工具。

  在本次投融资云路演活动中以主办方身份出现的数字经济投融 资联盟成立于 2018 年,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院、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红杉资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 50 余家单位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联合发起,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 公室的指导下的协调性议事机构,旨在搭建政府、数字经济企业和投 资机构之间沟通交流的合作平台,提升数字经济领域投融资对接效 率,服务网络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

  联盟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开展国家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方向的 宣贯和解读,开展数字经济产业、投融资、政策、法律等领域研究和 研讨,构建数字经济投融资数据库、企业库和项目库,搭建数字经济

   领域的投融资对接平台,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该联盟的成立既有国 家主管单位的指导,也充分吸纳了国家主权基金、头部股权投资基金 和互联网生态型企业等多方力量,这次在作为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 发展试验区的四川省省会成都举行系列路演,也体现了以投融资为抓 手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方向、优化数字经济协同共治的符号性意义,祝 愿类似活动能够越办越好,成为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一道靓丽风景 线。

  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心得二 数字技术在发展数字经济、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技术引领创新发展特征日益显著,从计算机信息系统、物联 网、数字平台到人工智能应用等技术推动了产业及社会的数字化转 型,推动重塑全球市场格局,而新冠肺炎疫情更倒逼这一进程的加速。

  在我国,数字技术驱动各产业领域业态及模式创新,推动数字经济规 模不断增长。但从现阶段发展情况看,数字技术在提升生产力水平、 劳动生产效率、拉动就业及提高人民生活福祉等方面的潜力尚待进一 步挖掘。对此,应充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将数字技术更加高效 地运用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政策在塑造数字 经济创新引领范式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企业和个人利用数字技术实 现创新发展的能力,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优效率的数字赋能, 推动数字经济可持续、包容性增长,达到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 经济的发展目的。建议从以下方面重点施策:

   营造有利于数字技术发展应用的创新生态体系。以促进数字技术 广泛应用为出发点,优化数字经济融通创新支撑能力。在专利应用转 化方面,考虑更新现有专利制度,调整专利管理一刀切的传统做法, 平衡好专利技术权益与创新推广、传播应用之间的收益关系,采取差 异化管理方式,调整形成适应数字经济融通创新需求的技术专利体 系。在创新协同方面,支持产学研金跨组织管理协作,畅通企业向高 校及科研机构获取数字技术支持途径,充分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 及金融机构作用,确保创新供应链的有效性与稳定性,扩大数字技术 创新研发溢出效应,塑造数字经济创新合作生态圈。在税收激励方面, 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及中小企业进行适度倾斜,对相关领域技术研究人 员给予工资税收减免以及研发税收免抵扣等,降低创新成本,提升企 业及个人开展数字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研发投入方面,加大涉及数 字技术的公共研发预算,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研发投入上的强大支持 作用。增加公共研发项目投入,协助突破企业及个人研发技术模式的 局限性。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许多私营企业的突破性创新研发均受益 于政府的支持。其中,应注重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激励扶持,可考虑设 立资助性项目,助推中小企业数字创新研究和技术转移项目。通过营 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提升全社会利用数字技术参与创新型经济建 设的能力水平。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作用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