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十五讲》读后感5篇

篇一:《马克思主义十五讲》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五观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五观心得体会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 展“观”,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 马克思主义五观心得体 会,欢迎借鉴 “五观”、“三史”、“四个认同”教育心得体会 今年,我校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为进一步 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改革开放好、民 族团结好、人民军队好“六好”主旋律,使共产党好、祖国大 家庭好、社会主义好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全面加强和积 极引导教师、学生毫不动摇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和各民族大团结,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和 展示我校教育新风尚,开创我校民族团结和教育的新局面, 对于提高全体师生维护祖国统

  一、维护民族团结、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政治觉悟, 不断增强全体师生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向心力和凝 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观”、“四个认同”、“三史”使全体师生懂得了中国 是一个有众多人口和多民族的国家,是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 组成的大家庭,是强有力的聚合体,山河相依、唇齿相联、 骨肉相溶、思想相通,是共同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是 共同缔造了强盛的多民族国家,是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在世 界民族之林的英雄形象。

  但是,也有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往往以宗教为幌

   子,利用非法宗教活动来掩盖和保护分裂破坏活动。

  挑拨民族关系,妄图把新疆从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分裂

  出去。

  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应该参加任何宗教、迷信活

  动,要尊重民族同学的习惯,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不 利于团结的事,禁止任何民族歧视和压迫。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 任。

  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使破坏民族团结的极少数人无处藏身。

  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在民族团结教育月期间,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了马克思主 义“五观”、“三史”、“四个认同”引导教师进一步认清民族分 裂主义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使广大教师 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 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 坚定性。

  通过学习,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 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有责任大力宣 传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成就,切实把热爱祖国,振兴 中华同热爱新疆的山山水水,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起来。

   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信念;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各教师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 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祖 国统一的坏人坏事做斗争的决心和勇气;进一步增强教师关 心家乡建设与发展,爱岗敬业、勇于拼搏的精神;进一步深 化马克思主义“五观”、“三史”、“四个认同”的思想。

  通过本次教育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学校的稳定快速发 展为民族团结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通过一系列长期性的活动开展,使我校民族团结蔚然成 风,民汉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全体师生水乳交融,融为一家,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育 教学工作。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 ①享乐主义人生观。

  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 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 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

  ②厌世主义人生观。

  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 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

  ③禁欲主义人生观。

  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

   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

  ④幸福主义人生观。

  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 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 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 在。

  ⑤乐观主义人生观。

  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 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 态度。

  ⑥共产主义人生观。

  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

  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 程 ,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 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 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 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 度。

  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

  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

   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 步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各种人生观都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产物。

  由于各个时代的各个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 历和境遇不同,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同,人生观也就 必然不同。

  评价一种人生观是进步的、革命的,还是落后的、反动 的,根本标准就是在于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资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个人主义,一切从自我出发, 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把剥削他人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视为 人生的根本目的。

  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 表,它代表着广大被压迫被剥削者的利益,担负着建设社会 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因此,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是革命的、科学的人生观,它 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根本对立。

  无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集体主义,一切为了无产阶级 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把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实现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理想视为人生最高的目标。

  人生观,是人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

   世的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

  谚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对人生的见解亦各

  异。

  譬如说,有人认为人生快乐,有人认为人生痛苦。

  有人积极进取,有人消极悲观。

  这些,究竟孰是孰非呢我们是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呢还

  是悲观厌世,追求解脱我们是努力进取,发奋创造呢还是凭 天由命,得过且过再进一步说,生命由何而来,往何而去生 命的价值何在,意义又何在难道说一个人竟是无缘无故的生 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绝,一切断灭吗 生命如果当真如此,则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如果仅只为了 享受,或终生充满痛苦,则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关于这些,多 少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个答案,然而众说 纷纭,莫衷一是,并且都没有说出它的究竟来。

  

篇二:《马克思主义十五讲》读后感

  心得体会:读《马克思主义十五讲》有感

  1871 年 3 月 18 日巴黎公社成立,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然仅维持 72 天便失败了;1922 年 12 月 30 日苏联成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最大践行者,历时 69 年仍以解体告终。环看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屈指可数, 马克思主义在被奉为信仰的同时又面临践行上的匮乏。但是,在中国,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发展却如火如荼。它成为我国实践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列入宪法, 并成功指导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通过“三大改造” 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经过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框架内逐渐走向世 界强国。国外尝试的诸多失败与我国发展的繁荣昌盛形成强烈的鲜明对比,不禁 令人疑惑,马克思主义理论何以在我国得以成功实践,陈先达教授的《马克思主 义十五讲》或许能带给我们些许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是指导我国取得成功的关键 信仰是一个组织的灵魂,是组织成员为之奋斗的精神依托。宗教信仰为信众 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异世界,毕生的努力皆为死后的美好生活,归根到底还是

   为了自身利益,从空间维度给大家予以希望;共产主义社会却是从时间维度为共 产主义者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只要大家努力,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都可 以得到解放,其是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努力。陈先达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救世 的,是改造社会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说;而宗教是救心的,宗教信仰 是自救自赎的”。由此,就利他与利己而言,马克思主义者更为高尚;就时空角 度而谈,跨越时间比跨越空间更易实现,毕竟时间一直在流淌,终归会走到那一 刻,故马克思主义理论更科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实践得出的真理,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内容体系完整。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永恒的,故 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这一特征让其在我国实践的阶段性成 功和不断发展成为必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 学发展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等均是其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重 要理论成果,并成功指导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社 会。由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在我国得以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的构建与我国儒家思想理念相吻合

   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描述了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 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 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 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如此全民公有制的美好社会恰与马克思所 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相一致,而儒家学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学 说,已经渗透到每一位国人的思想之中。因此,当共产主义社会理念传入我国, 二者相得益彰,易被国人接受,特别是为中国共产党人坚信,也因此成为我国的 指导思想,并得以成功实践。

  三、中国共产主义者的不懈奋斗最终铸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成功实 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成功实践除了理论上的渊源,更离不开我国自近代社 会以来共产主义者们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他们将信仰刻入生命,用自身的鲜 血与智慧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实践,并成功指导我国由积贫积弱的旧中 国发展为如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巅的新中国。共产主义者是一个光荣的“名

   字”,一代一代的共产主义者们的努力将推动我国不断向共产主义社会奋进,成 功铸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最终实践。

  信仰的真理性,理论的契合度,加之共产主义者的奋斗,最终成就了马克思 主义理论在我国的成功实践。

  

篇三:《马克思主义十五讲》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读后感 通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我对马克思主义 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 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 受益颇深, 马克 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新的历 史条件下, 如何学习和 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如何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如 何继续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等一直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 它扩大了哲学 工作者的哲学活动领域。

  以往的哲学活 动,由于它的任务是寻找一种对世界的合理 的或合乎逻辑的解 释,而不是指向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因而,就成为一种纯粹的理 论 研究工作。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作为其 理论核心和研究的中 心, 涉及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 并不只局 限在理论研究领域,因而导致哲学活动范 围就扩大了。

  其次,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 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以发展着的马 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 论武装头脑, 并善于运用 其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观察、分析社会生活和工作 实践 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把握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 本质和内在联 系,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概括地讲, 一是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对于我 们来说就是要与所在单位和具 体工作实践相结合,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是要 领导和群众 相结合。做到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积极发挥群 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从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善于发现和总结 事物的内在联 系和发展变化规律, 并加以理论概括, 不断发展马 克思主义。

  最后, 学习 借鉴和独立自主相结合。

  要积极学习包括外国在 内的一切先进理 论成果, 并认真结合具体实践, 做到在扬弃中吸 收消化, 灵活借鉴和运用他人的有益 经验和方法, 并在具体实践 中接受检验和加以理论概括。要继续解放思想,实现理论 创新。

  事物的发展永无止境,从而决定我们认识事物的实践也永无止 境。

  这就要求 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 反复循环过程,不断升华认识,实 现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要努力 培树探索精神,特别是在**难题上解放思想、积极探

   索、敢于 实践,不断发现新事物,做到边探索、边总结、边提高,以实践 的检验效果 进一步分析和掌握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并加以理 论概括和创新。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潜移 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帮 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运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 点和方法去分析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

  在看待各 种现象 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 事物客观真实 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应该 遵循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 辩 证法、 认识论和历史观来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基本思想渗 透在生活的每 一件事上, 为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奠定坚 实的基础。

  董海斌

  

篇四:《马克思主义十五讲》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心得体会范文

  在正确把握的基础上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理论,如何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继续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等一直是 我们关心的问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学习理解和体会,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和看法, 有不对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要在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上下功夫。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内容包 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主体部分既具有相对 的独立性,又具有紧密的相互联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 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核心和落脚点。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它用辩证唯物史观考察自然和社会,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给人们提供研究和解决 问题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要记住它的词句,而是要正确理解和 把握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理论体系的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并运用它来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其次,要在具体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 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并善于运用其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观察、分 析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把握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本 质和内在联系,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概括地讲,一是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与所在单位和具体工作实践相结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要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做到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积极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 性和创造性,从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善于发现和总结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并加 以理论概括,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三是学习借鉴和独立自主相结合。要积极学习包括外 国在内的一切先进理论成果,并认真结合具体实践,做到在扬弃中吸收消化,灵活借鉴和 运用他人的有益经验和方法,并在具体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加以理论概括。

  第三,要继续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事物的发展永无止境,从而决定我们认识事 物的实践也永无止境。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循 环过程,不断升华认识,实现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要努力培树探索精神,特别是在**难 题上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敢于实践,不断发现新事物,做到边探索、边总结、边提高, 以实践的检验效果进一步分析和掌握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并加以理论概括和创新。

  根据 ** 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安排,我学习了 XX 下发的《马克思主义哲 学十讲》一书,并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出发,谈 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这本书用了十个章节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 本原理,其中第八讲专题讲解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党的群众路线,凸显出群众路线在我党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上的重要地位。我对第八讲进行了着重学习,体会最深刻的是马克思 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为群众路线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回答了"为什么要走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是群众 史观,它认可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与某些倡导 英雄史观,认为个人英雄创造了历史的哲学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1939 年,毛泽东**在 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 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为群众谋利益写在党的旗帜上,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 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回顾我们党 90 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 断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历史,群众路线就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可以 说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没有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回顾往昔,解放 战争期间,数以百万的老百姓推着数十万辆小推车为解放军战士运送物资,踊跃参军,夹 道迎着解放军的部队进城,可以说是四万万的中国人民选择了我们中国动产党;新中国成 立后,面对物资极度困乏的窘境,亿万百姓选择了跟着党走,勒紧裤腰带,为国家工业化 建设添砖加瓦。

  新时代、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时代赋予了群众事业新的特征,随着社会 多元化的发展,个人利益诉求的多样性日益明显,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和激化,部分党员干 部逐渐脱离了广大群众。脱离群众的危险日益加剧,它直接关系着我们党是否能够继续保 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qqqqq 否能够继续获得群众的支持。

  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践群众路线?

  第一,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动摇。要始终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始终站在 人民群众的角度,重视民生、研究民生、改善民生,以群众的感知体谅群众,把好事办好、 实事办实,对党交给我们的工作和职责保持崇高的使命感,带着深厚感情做好群众工作, 进一步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奉献群众,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XX 部门虽然不是窗口部门,与群众直接接触的机会比较少,但 是我们要牢固树立 XXXX 的理念,守住 XXXX 风险底线,努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风 险,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是我们每一个 XX 的职责。

  第二、要重视调查研究的作用。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格局调整和各 种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要走群众路线必须先搞清楚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有什么困难。持 续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到 XX 基层和企业生产经营一线,把握经济发展脉搏, 了解银行业经营的新动向,及时发现各类潜在的风险点,通过调查研究挖掘广大金融消费

  

篇五:《马克思主义十五讲》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我对马克思主 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受益颇深。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19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 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 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 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国际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创立 后,广为传播。马克思为捍卫、发展、宣传自己的学说进行了毕 生的努力。后来,以列宁、毛泽东等为首的各个历史时期、各个 地区的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结合本国实际应用马克思主义的 过程中,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关键 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 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贯彻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 基础上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 人的活动,是一种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人正是在实践活动 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深入全面地认识人自身以及客 观物质对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了哲学以新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 践作为其哲学的核心,实践过程本身是具有哲学意义的活动。而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现实的 人类社会是具有哲学意义的。它不仅指导生活,而其本身就是根 植现实生活的。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帮 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 点和方法去分析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在看待各种现象 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 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作为一名党员,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 身的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等诸多问题, 都需要我们去深入思 考和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 们都应该遵循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 观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 本思想渗透在工作、生活的每一件事上,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 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 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 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 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

   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 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 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简单说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含 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不断提出新的观点、 新的 思想,就是理论创新。但是并不是任何新的观点、新的思想都是 对的, 并不是任何 “创新” 都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

  “我 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切否定和放 弃马克思主义的言行都是错误的,都必须坚决反对。但是,坚持 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采取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的态度, 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

  学哲学、 用哲学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把握好实事求是这一精髓。

  《十讲》对实事求是这一精髓作 了深刻阐述,强调实事求是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主观与客观、理 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强调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这一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 作中的生动体现,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强调实 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 个最基本的原则。要把围绕经济中心、服务发展大局作为基本职 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

   顺势而为;要加强调查研究,适应外部环境、社会条件、工作对 象的新变化,增强问题意识,及时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积 极解决问题;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有效性;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工作的规律,不断适应新形 势新任务,不断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总之, 《十讲》改变了以往哲学教科书仅以理论逻辑建构体 系的做法,始终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改革开放实际和党 员干部思想实际展开阐述,为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份思想方法、工 作方法清单,使抽象的理论具体而鲜活,是推动全党深入贯彻落 实十八大精神, 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部 理论力作。

  

推荐访问: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 十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