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案例反思小学数学教案及反思8篇

篇一: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案例反思小学数学教案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篇一)教学案例: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 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 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喜欢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 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当 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 “生”签,就不用死。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 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 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 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 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 探究新知

   1.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有 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 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请2个 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 么书?” (2)同桌交流。

  (3)汇报。(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 个小朋友。(出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 (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 同? (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

   4.游戏 (1)3人一组,模仿课本P100页的例3,分配好角色, 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2)请2个小组上来演示,指名学生说说推理方法。

  三 巩固新知 1、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1)让学生看P101页第4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下? (2)汇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如何推理的。

  四 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你们会了吗?这些就是数学中的简单推理 知识,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碰到这些问题,阿凡提希望我们今后遇到这 些问题时,能冷静地去推理判断,找出解决的方法。

  五 下课游戏:(全班分 3 组,按要求走出教室。)第一组不是最先出 去的,第二组跟在第三组的后面。哪组同学先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能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地表 达自己的推理过程。许多学生碰到问题大部分懂得怎样解决,但要他

   们有条理表达是较困难的。这教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 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推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 法。

  一 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学习过程较多关注“有趣.新奇”的事 物,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喜爱的伙伴它是伴着儿童成长。它能集 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在这教时中,我采用与教学内容有些 相关的故事来引入新课,从故事中不仅初步感知推理知识,而且重要 的是让学生从小树立对机智人物的喜爱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 中我设计把例题改变成让学生参与演示,小组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 临其境。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把一节比较单调的推理知识 变成生机勃勃,许多学生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推理方法。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个别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 弱,不能运用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进行推理表达。因此,在今后教学中 应注重让学生练习“说”的能力,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 数学语言能力。

  (篇二)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 38~39 页例 1、例 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画 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2、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什么? 2、小组活动:找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 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 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请几个学生 上台指)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 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 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学生 活动)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再一次请同学上台指)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 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 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三)小组合作,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有角吗? 生:没有。

  师:怎样才能折成一个角?(师生折角,生高举角展示) 师:这里面有好多小秘密,用这个尖尖的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 一摸两边,有什么感觉? 谁能给这尖尖的取个名字?谁能给这两条直直的取个名字? 师:像这样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的图形,就可以说它是一个角。

  谁能告诉大家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同桌互说:自己折的角的顶点、边在哪里? (四)动手操作,演示活动角 1、师:(出示活动角,两边重合)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师让活动角慢慢张开)

  

篇二: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案例反思小学数学教案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篇一:如何写好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如何写好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一、 教学案例的形成。

  全面了解教学内容之形成背景,及其有关理论。

  接着收集相关材料,分析材料。

  并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现结合,做到立意全新的程度,最后结合前期准备理 论及相关素材撰写案例,做到一气呵成,增删数次为妙。

  二、教学案例的具体撰写。

  明确或突出主题。

  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结合理论对揭示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细节进行科学的分析。

  三、教学案例写作中应注意得事项。

  1、主题紧扣案例。

  以案例为基础提炼主题,不能脱离案例随意而定。

  主题要有新意。

  确定的主题要新颖,但切记脱离实际而盲目地进行创新。

  主题应凸显时代感。

  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解决难点、热点问题。

  2、在实际案例分析时应该做到:紧紧围绕案例事实,提出问题,深入且细 致地进行分析,力求做到画龙点睛,把问题主题揭示给学生。

  讲求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

  案例分析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分析实在,要有针对性,把理论 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讲求具体实在的小道理,不要空洞无物的大道理。

  要有独到的见解。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

  在新理念的引导下,从错综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道出他人欲言而所不能言之的道理。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比较分数大小”案例分析〖案例〗师:比较分数的大小 时,常会遇到哪几种情形?大家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吗?生 1:同分母的分数相比

   较。

  如和。

  生 2: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

  如和。

  生 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

  如和。

  师:请大家分别说出这三种类型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生 4: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较大的分数大。

  如。

  生 5: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较小的分数大。

  如。

  生 6: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要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

  大小。

  如和,=,师:那么,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些方法的呢?生 7:分母相同的分

  数,分数单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包含分数单位的个数多,所以分子大的分数大。

  生 8: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少,那么其中一份

  表示的分数就大。

  (有部分学生呈似懂非懂态)生 8: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有同样多的一袋糖,平均分给 5 个人吃和平均分给 6 个人吃,当然是分给 5

  个人时每人得到的糖多。

  (先前似懂非懂的学生也点头微笑了)师:(表扬了生 8,并准备进行小结)

  生 9: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再比较,有时也可以 先约分,再比较。

  如和,=,因为;,所以;。

  生 10: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或约分再比较。

  如和,因为比单位“1”少,而比单位“1”少,因为;,所以;。

  (师和生共同为他鼓掌。

  )生 11:分母和分子不相同的数,还可以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

   如和,=,=,因为,所以;。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为之鼓掌)师:刚才三位同学提出了比较分母和分子都 不相同的分数的独特方法,你们觉得这些方法,哪种最简便?生 12:能约分的, 先约分再比较,显得简便。

  生 13:有些分数不能先约分再比较。

  我认为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显得简便。

  如和,化成和,比通分成和,数目显得小,因此来得简便。

  生 14:既然先化成同分子的显得简便,那么为什么课本上都讲先通分,再 比较呢???〖评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 综合的学习情境中被交流。

  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在自身的数学学习实践中都已积累了一 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合作与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对分数大小比较时积累的感性经验表述出来, 使同伴们具体、清晰地区分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类型和多种方法,尤其是有几位 学生还提出了与书本上介绍的方法不相同,却也十分科学、有效的方法。

  如课本中对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一般采用通分的方法,而 学生们经过讨论与交流,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分别提出了先约分再比较,先把分 子化相同再比较以及联系分数意义逆向思考来比较等等富有创造性的方法。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与大组汇报,把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进行了有序的梳理,通过分类、举例、转化、联系、深究??等活动,将课本中结 构严谨的规则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相适应的,便于学生长久储存和随时 提取的知识。

  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的各种类型、方法及其来源,不是堆砌而 成的“知识山”,而是形成井然有序的“知识链”。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互相提问,互相启发,互相商 讨,互相激励,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及评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32-33“认识物体和图形”。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是本册后继学习“分类”的奠基 内容。

  由于此内容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直观形象,学生生活中常见),所以在设 计理念上尽力去按新课标的理念去进行教学设计。

  在学习形式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发现和创造,学会归纳总结,尽力调动 其积极性,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学习内容上尽量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在评价方式上,尽量改变只有教师去评价学生的现象,给学生一个民主的地 位。

  评价方式的改变,转变了学生头脑中“师严”的看法,老师也可以是我们中 的一员。

  案例正文教学内容:教科书P32-P33 教学目的: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 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 这几种形状的物体;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 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 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6盒各种形状的实物;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瞧!谁来了?生:机器人! 师:对!机器人小叮铛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他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 想知道有些什么礼物吗?师:快打开盒子,看看吧!生:哇,这么多礼物!师:

  喜欢吗?生:喜欢!师:但是,小叮铛要考考我们,他说:“你能把形状相同的 物体在一起吗?”师强调: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合作分一分, 在分的过程中,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一些。

  动手吧![评: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熟悉的机器人—小叮铛)

  

篇三: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案例反思小学数学教案及反思

  

  

篇四: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案例反思小学数学教案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两篇

  第一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教学构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 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 育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 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 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 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 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 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 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 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联想: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 体的表面积 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 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 6 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

   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 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

  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

  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 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 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 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 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 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小结:正方体的 6 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 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 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 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 6 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 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

  如例 3。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 上面的面积)

  3.教学例 3(出示长方体模型,把它看成鱼缸的模型) ①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上面) ②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哪几对面有相同的两 个?哪个面只有一个?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5 个面,没有上面,左面= 宽*高 前面=长*高 底面=长*宽) ③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

   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这个事 例在生活中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 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都体现 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

  ④改变题目要求,使得长方体的宽和高长度相等,观察模型,你发现了什么 现象?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 1: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学生 2: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前、后、上、下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长方形。

  学生 3:这个长方体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 5 个面的面积,它的前面、后面、 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 说明:宽和高长度相等时,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鱼 缸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 3 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 的面积,就是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

  (点评:数学是很严谨的,所以在学生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语言。我在 教学的时候还注重评价,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 的学习和发展。第三位同学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扬了他在叙述数学问题时所 具有的严谨性,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在这方面要向他学习。) 4、练习 书 P42 页练习二的第一、二 题。

  (点评: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 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 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第二篇: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教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内容。

  知识目标:

   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迁移,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 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能力目标:

  在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中发展空间观念;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初步感知 等积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互相合作、交流、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作用,并培养学生的分 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方格纸、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直尺等。

  探索新知教学片段:

  1、比一比,估一估

  师:现在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花坛画到纸上,我们先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一样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一样长,它 们的面积哪个比较大?

  生:一样大。

  生:长方形比较大。

  生:平行四边形比较大。

  …… 师:大家都有不同的猜测,有很多同学都说一样大,那么,谁的想法正确呢?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四人小组讨论。

  生: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我先数出整块的,然后这些剩下的小块拼一拼, 还可以拼成整块的。

  师:那么用数方格的方法数数看。数一数,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 师:

  哦,你们数的结果是都是 72 平方米,说明……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师:也就是……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 72 平方米。

  师: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可以用公式来计算,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

  有计算公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问题。(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出猜想,再进行验证,在获得知

  识的同时能培养学生思考的深入性和严密性。也可制造悬念,进一步激发探究的 欲望。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 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探究学习并不是任由学 生发挥而不加引导的。学生往往在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某 些障碍。这就需要教师相机诱导,及时介入,以保证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 好的学习活动中去。]

  2、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比较大呢?…… 生:我用割一割,补一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象这样剪开,然后再把它补 到另一边去。

  师:非常好,有自己的方法。下面我们用割补法来看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 多大?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然后说说你的发现。

  师演示,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过程…… 3、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平行四边形割补完变成一个长方形了。

  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一样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一 样长。

  3、师:刚才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时,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什么 剪的?大家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 生: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的。

  师: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几条? 生:无数条。

   师:所以,我们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 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边说边演示平行四变形通过割补法转化成长方 形的过程。)

  4、师:观察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宽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能不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你觉得他的面积和什么有 关系? 生:我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下面的底有关。

  生:我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两条边的长度都有关。

  生:我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两条边的长度不完全有关系。因为老师黑 板上第一个平行四边形与第三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长度一样,但第一个的面积 明显比第三个大。

  生:我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与它的底和高有关系。

  5、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6、师:刚才应用了“转化”的思想,大家都值得表扬。

  7、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如果用 S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 a 表示平行四 边形的底,用 h 表示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怎样 表示呢? (师板书“S=a×h”)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 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为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打下基础。在 本环节中,学生体会到独立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变枯燥的说教为求知的动力。

  在教学中给学生留足了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在方法上恰当引导,最终达到学习的 目的,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8、师小结:面对着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我们利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

   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以后我们还要用这种思想 方法继续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

  9、实际运用。

  师: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方便地计算平行四边 形的面积了。

  (1)(出示例 1)请大家做一做。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师:通过这道题,请大家想一想,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必须知道哪 些条件?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只要知道其中一组底和高就 能求面积了。

  (2)有一块地近似平行四边形,底是 43 米,高 是 20.1 米。这块地的面积 约是多少平方米? (得数保留整数)

  [将学生带回到了生活中,练习由易到难,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大多数学生 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感觉没什么难处。学生就在运用所学知识给别人帮忙 的过程中着实体验了把成功的快乐,体会到“自己的学习是有用的,有价值的。” 笛卡儿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节课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为明线,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为暗线。两条主线相辅相成,让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 得成功和成长的场所。] 教学反思: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 为学生解决关键性问题——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奠定了数学思想方法的 基础。这一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接着鼓励学生用自已的思维方 式大胆地提出猜想,对于学生的猜想,教师均给予鼓励。因为创新思维的火花往 往在猜想的瞬间被点燃,不同的猜想结果又激发起学生进行验证的需要,需要同 学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指导者、合作者,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乐想、善思、敢说,他们可以自由地

   思考、猜想、实践、验证……

  

篇五: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案例反思小学数学教案及反思

  最后教学设计中充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精心设计反思性练习关注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完成课本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拓展性练习和实践性练习题目及时地将实现数学对生活的反哺将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构建了有效的练习情境不仅回答了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还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精选 8 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素材 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 然的联系。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自觉 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 型事例,会给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

  教师有事实可说,有道理可讲。教学实践涉及的领域宽,发生的事例 多,是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案例写作 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写案例事实, 二写案例分析。撰写教学案例,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教师对 事实比较熟悉。叙述的事实比较具体,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教师 写这样的记叙文不会感到困难。撰写案例分析当然需要进行论述。但 是,这里的论述是就事论理,是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 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难度不大。

  写作基础 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基础理论,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一定的教 学教研经验,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总之,教师具备写作教学案例的 基础。只要教师认真研究,都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只要认 真地运用教学理论深入分析教学案例,都有可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撰 写教学案例与撰写教学论文相比,写成的可能性,写好的可能性,获 奖的可能性,发表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精选 8 篇)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 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 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精选 8 篇),欢迎阅读,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1

  分数的意义是个古老的课题,当学生学习分数的产生时,教材说:

  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例如,用一个 计量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连续量几次以后,剩下的不够一个计量单 位,黑板的长度就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又例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 三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的苹果个数也不能用整数表示。在这种情况下, 能够把一个计量单位、一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 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也就是说,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用分数表 示;然而接下来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我们还能够把许多物体看作 一个整体,比如一堆桃子,一批玩具,一个班级的学生等在教学实践 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的分数中份数与具体个 数易混淆。所以,总有很多数学教师以此为题材,去商讨,去实践, 期望从中找出能让学生理解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近来,在学习了几位数学教师上的数学国标本第六册 P64P65 册 《认识分数》后,越来越感觉到数学教学中少不了追问,愿分享。

  片段一:

  出示:猴妈妈和四只小猴。

  师:猴妈妈给四只小猴分一个西瓜,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为什么? 生:因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 份。

  师:猴妈妈还给四只小猴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桃子,每只小猴 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打开袋子,有 8 只桃子。

  师:每只小猴可分得? 生:2 个。

  生:八分之二。

   就是没有听到教师预期的答案,一时之间,教师被学生弄得不知 所措。可是这能怪学生吗?早在第五册中,教材就是这样教的:把一 样物体平均分成八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八分之二。那么问题又出在 哪里呢?

  教师本来设计的目的十分明确,除了能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 份外,也能够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可是在最关键的地方教师没 有进一步的追问,以至于前功尽弃。如果教师在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可 分得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时,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连桃子的个 数都不明白,就明白每只小猴可分得四分之一呢?学生必须会说:因 为是平均分给四只小猴,这跟桃子的个数没有关系,所以是四分之一。

  如果学生能说到这一步的话,我相信即使之后有个别学生说八分之二, 2 个桃子等,也能在多数同学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得到统一意见。

  片段二:

  师:把 6 枝铅笔平均分给 2 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 3 枝。

  师:把 8 枝铅笔平均分给 2 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 4 枝。

  师: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 2 人,每人得多少? 生:每人 12。

  师:为什么不回答几枝铅笔呢? 生:因为不明白盒里一共有几枝铅笔。

  师:那么 6 枝铅笔,平均分成 2 份,还能够用什么数表示? 生:12。

  师:8 枝铅笔,平均分成 2 份呢? 生:也是 12。

  师:3 枝能够用 12 表示,4 枝也能够用 12 表示,为什么? 生:因为 3 枝是 6 枝的 12,而 4 枝是 8 枝的 12。

  师;对,要弄清楚 12 是谁的 12,整体不一样,12 所对应的量, 也就不一样。

  假如把 100 枝铅笔平均分成 2 份,每一份也能够用 12 表示吗?

   在那里,我们能够看到,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完全把知识内化。

  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师不经意的追问下,学生建 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追问有两种目的。第一种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 多的信息。追问的第二种目的是查明真伪。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似 懂非懂,更有很多学生是不懂的,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 织者的作用,利用追问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完全问明白,让那些不 懂的学生听明白。甚至有人说过:知识本身并不重要,经过数学教学, 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数学是理性的,教师是理性的引导者,不断追问着,学生理性的 学习者,不断追寻着!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2

  一、案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揭题)。刚才,朱 军向我请教一道题目,我想请同学们来一齐完成这道题:(出示错应用 题例)凤山中心小学六年级有 145 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余下的参 加其它兴趣小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教师鼓励学生解这道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大部分学生表现茫 然,坐着不动。) 师:同学们怎样不做啊 生 1:教师,这道题没法做啊。

  生 2:教师,你可能把这道题目记错了。

  生 3:可能是朱军把题目抄错了。

  生 4:教师教育我们做题时要细心,朱军怎样还把题目抄错呢真是 太粗心了。

  师:哦,原先是这样,难怪好多同学坐着不动,那这道题是没法 做了 生 1:有办法,只要加一个条件。

  生 2:这朱军太粗心了,浪费了我们的学习时间。

  生 3:这样也好,它能够提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细心一点才好。

   生 4:我想,可能是教师有意出这样的错题考我们的。

  师:(微笑)不管是谁的错,做事还是要细心的好,那么,这道题按 刚才生 1 说的,只要加一个条件就能够了,你们大家说行吗 生:(齐答)行。

  师: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生 1:只要加上一个“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就能够了。

  生 2:加上“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虽然能求出“参加其它兴趣 小组的有多少人”,但这不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生 3:如果明白“六年级有几个班,平均每班有几人”,就能经过 两步计算,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了。

  师:同学们,刚才两种方法都能解决问题,说明你们都善于思考, 但哪一种方法更贴合题目的要求呢 生 4:因为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我赞成生 3 的意见。

  师:你们认为所加条件的数据,我倒清楚,“六年级有 5 个班, 平均每班 63 人”。同学们,此刻你们觉得能够解答了吗如果能够,请 同学们思考一下,把这道题先补充完整,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学生认真思考,有的试着口头编题,有的同桌讨论,互相交流, 个个兴趣盎然。) 师:谁来把这道题补充完整 (学生陆陆续续举起手来,教师见生 1 欲举又止,并用鼓励的目光 看了看生 1,他鼓起勇气举起了手。) 生 1:凤山中心小学六年级 5 个班,平均每班 63 人。其中有 145 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余下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 的有多少人 师:生 1 把这道题补充得很完整,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学生鼓掌) 二、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资料应当是现实的、有意 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师要努力供给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信息材 料,让学生从被动理解知识向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转化。这则案例 对我有三点启发。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 浅的、被动的思维,仅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我需要问“为什么”、 “是什么”、“怎样办”的时候,这种思维才算是真正的启动。所以, 教师要经过多种途径努力创造问题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感到有疑 要问,有话要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创新和自主本事的发展,才 有利于学生养成想问、要说、好思的良好习惯。

  2.充分尊重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运用得当, 能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胆小的学生变得勇敢、自信;

  运用失当,将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 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并且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帮忙 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出现错误时,既 怕同学笑话,又怕教师批评,心理压力很大。这时,教师不能指责学 生,否则就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扼杀学生的自信心。教 师要学会宽容,给学生以面子,细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情感,帮忙他 们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加以引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 友。

  3.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说话本事。

  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应用题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精神,让 学生充当课堂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阐述自我 的思维过程,这是新时期课改的要求。首先,这节课上,教师一改传 统的教学模式,故意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错题中,发 现问题,进而主动思考,发表看法和想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教师供给的数学信息来自学生的生活(不完整题例),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并且易于解决。这样就巩固和提高了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本事, 并且学生在辨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容易品尝成功的喜悦;最终,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在计算、解答的过程中出现类似于以上错误题例 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抓住这种信息源,把日常见到的,并且 是学生易错的问题,经过题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在质疑、

   发问、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启动心灵,受到震动,得到教育。这样 不仅仅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且能融知识性和人文性于一 体,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为 学生搭建一个合作探究、互相交流的平台,营造一种民主的研讨氛围, 让学生的思想自由地驰骋,让学生创新的火花自然地喷发,要求学生 口述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即使学生出现错误,教师 也要宽容,真诚地帮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欢 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我的教 育行为是否贴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 生的学习状态。”昨日我和同学们一齐学习了《克和千克》的认识, 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感受“1 千克有多重”,经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 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 感性认识,帮忙学生构成质量观念。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参考了别人的教学设计,吸收了他人的精华, 煞费苦心设计了一些与众不一样的活动,作为这节课的亮点。其中有 一项是称一称班里最胖和最瘦的同学的体重,为这事,我带了家里的 台秤。上课了,我精神饱满的走进课堂,前半节课进展的很顺利,一 切都按照预设进行:

  (一)建立 1 千克=1000 克,关于克你明白什么?能举例子说明 吗?我手里的这块砖头大约有多重?猜一猜,验证,于是引导出 1000 克能够用一个更大的单位 1 千克来表示。

  (二)感受 1 千克有多重?先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 1 千克装的洗 衣粉,味精,大瓶的饮料,食盐,让学生掂一掂,初步感受 1 千克的 质量。紧之后让学生举例子说说身边哪些物品大约重 1 千克?

  (三)拓展延伸:对身边的物品的质量能做出估计。我说:近段 时间你们有称过体重的请举手?举手的仅有两个我在课前称过的同学。

  (幸亏称了两位同学的体重,要不今日的课就唱不下去了,我心里暗

   自庆幸)我们做一个猜体重的游戏。我先叫最瘦的闫泽同起来,让大 家猜一猜他的体重,每当一位同学说出一个数字时,闫泽同就做出相 应的反应:轻了,重了。直到大家猜到他是 26 千克为止,学生兴趣盎 然。我说:此刻请出我们班的重量级的`人物王宇同学,大家来猜一猜 他的体重。本来,我打算以班级最重和最轻同学为参照物,然后在最 终的环节让大家猜一猜自我的体重。谁知我的话音一落,教室里开始 了骚动,一位学生就坐在自我的位置就迫不及待说:“他那么胖,起 码有 50 千克。”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另一位就抢着说:“他胖得像头 猪,有 3 只狗那么重,有 80 多千克。”我看到了王宇面红耳赤,他愤 怒地喊:我胖,关你们屁事。底下的同学哄堂大笑,有的还幸灾乐祸 地说:快去减肥吧……你到底吃什么成这副德行的……此时学生的兴趣 转到了王宇的“胖”上,场面失控了。我的头一下子大了,于是我气 急败坏在讲台桌上用力用教棍一敲,“要笑,是吧。谁笑请谁上来, 让他笑个够。”学生见我大怒,藏起了脸上的笑容,心不在焉继续游 戏,可是,我和学生都没有开始时的兴趣,游戏草草收了场。这节课 以我充满信心开始,到我的勃然大怒落了帷幕。

  下了课,我进行了反思:本来安排游戏“猜体重”,目的让这节 课锦上添花,想不到弄巧成拙。原因在哪里?想起王宇愤怒的表情, 学生的哄堂大笑,自我的勃然大怒,我明白了教学应当更多关注每个 学生的情感。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能锻炼自我,发展自我。

  所以,有两点是我该好好反思的:

  1.预设不充分 课前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这个人人皆 知的道理被我抛到脑后了。只想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既能够调节气氛, 又让其他学生在预设好的范围里猜测自我的体重。可我忽略了平时有 些同学经常拿肥胖嘲笑王宇的,“肥胖”已成为他的“痛”。我的无 意正中他们的“有意”。如果我平时多了解学生,还会拿他做例子吗? 还会失败吗?课堂犹如战场,我作为一个每一天都要上战场的士兵, 不做好充分的准备怎能打赢战斗呢? 2.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我该想尽办法引回预设的轨道,还是将错

   就错? 有人说过: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

  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 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

  事后我想:既然他们兴趣已转移,何不顺水推舟呢。不防这样设 计:我故意深沉说:“是呀,一个人太胖或太瘦本来就不舒服,还招 来别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是嘲笑,这些是不是不道德的呢?我的弦外 之音应当让大部分同学明白自我的过错。这时,乘机说:其实一个人 的体重是标准的不多,想明白自我的体重是否标准吗?(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自然地把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

  我深深感到:在逐步推广“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今日, 课堂已不再是简单地背教案、跟着教师走,教师要蹲下来走进孩子的 心灵,了解孩子的爱好,知识基础、思维本事,预设各种可能性。因 为它会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教师 根据不一样的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从而也呈现出不一样的价值,一念 之间,灵感产生了,一个好方案瞬间诞生了,师生合奏一首活力彭湃 的乐曲。也可能是一地狼烟,留下无奈和遗憾。真是失之毫厘,差之 千里。

  所以,写下这个故事期望自我或我的同行从我的失败中吸取经验 教训,变遗憾为动力,在实践和反思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4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明白里面装什么东西吗? 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

   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 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ángduǎn 板书:长、短 [设计说明:经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样明白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经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 知识的构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 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一样,会得出不一样结论,只要有道理, 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 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 物体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本事。]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此刻,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能够自由 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我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 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 6 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 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 5 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 比的方法。

  [经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 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先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我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 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 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能够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全课小结 (略)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5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必须是它的 12 吗?”在学习 12 时, 这个问题搅起了课堂的波澜。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了自 我的意见,有的同意,有的不一样意,无形之中就构成了两大阵营。

  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开始。

  吴教师顺手递给一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一样意都要提 出问题,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

  这张纸能够折,能够撕。下面的同学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

   讨论过后,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讲台前,吴教师对座位上的学生 说:“我们请正方和反方的代表发表自我的意见,能够吗?我们静静 的听,然后还能够发表自我的意见,看那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 言。”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不是 12 既 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教师画勾?”大有先声夺人之势。

  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圆是不是两部分?” 正方:“是。” 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 12 吗?” 正方:“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 份都必须是 12 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

  正方仍然不服气:“我们怎样就得到 12 呢?” 坐着的同学开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个说:“这个圆能够 折成 12,也能够不折成 12。”真是一语中的。

  另一个说:“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 12,但那里说分 成两份,怎样分都行。”他在“分成两份”上特别加重了语气。理越 辩越明,几个回合下来,大家就达成了共识:这句话错就错在“必须” 上,如果必须是 12 的话,前面应当加上“平均”这个词。这是对分数 本质意义的认识。

  点评:数学是其他自然学科的皇后,良好的数学素养离不开周密、 严谨的思维。当然,这种严谨的思维习惯,不是靠教师的严厉逼出来 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中、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慢慢养成。

  教师所能做的职能是引导。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6 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 1:我喜欢足球。

  生 2:篮球。

  生 3:乒乓球。

  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那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 你们看怎样样?

   生:好。

  吴:那我们以那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

  第一件事,先给自我的队起一个自我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 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 赛怎样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 “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吴正队”) 吴:吴正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必须能赢。

  吴: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样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

  预备,开始!20 秒后,吴教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 “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胜利队”服不服 气? “胜利队”:不服气! 吴: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当每队再选几个。

  吴:我提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教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吴: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是 多少,报数。

  生;118,124. 吴:此刻胜利者是“吴正队”,能够吗? 生:不能够。

  (这时,吴教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吴:别急,虽然此刻咱们落后,但吴教师决定加入“胜利队”, 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吴:此刻把吴教师拍的 22 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140 个。

  吴;下面我宣布,今日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一样意! 吴: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 5 次拍球机会,我们仅有 4 次,不公平。

  吴;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 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 体的拍球水平呢? (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最终有一个声音出现了: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能够先求平均 数。) 吴:怎样求平均数呀? 生;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

  点评:排球是孩子喜欢的游戏,吴教师把游戏引进课堂的时候, 在许多环节上都进行了改造:让学生自拟队名、自定比赛规则,是要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选择加 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知 识学习的需要。实际上,几乎每个环节都自然的指向对平均数的理解。

  一个原生态的生活情境,是难以有如此明显而丰富的教学意义的。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7 说说你经过昨日的预习,明白关于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 2、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能够装 1 升水 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 面? 倒满水。倒入 1 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 1 升。

  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 1 升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 1 升大的容器放在一齐比一比。

  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样明白它的容量是 1 升?

   指出: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 1 升。

  (2)取出大于 1 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 几升。

  可结合 2.5 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 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 教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 升多 一点) 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 呢? 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 2 个这么高,那它的容 量就可能是 2 升多。

  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

  2 升) 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 (10 升)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8.9 升)这桶水 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 1 到 1.5 升水,孩子要喝 1 升水,那你 明白 1 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分别取几个大小不一样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一天的水喝够了么? 4、练习,完成(3)和(4) 全课总结 说说今日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布置实践作业: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别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 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8 一、回顾再现,以旧引新 1.课前师生进行“说话接龙”游戏。教师说出一个物体名称,要

   求学生说出长度(或厚度)要短(或薄)的物品,引出“测量”概念。

  2.师生回顾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米、厘米),学生说出所知的

  其他长度单位(毫米、千米)。

  二、参与活动,学习新知 第一部分:认识毫米 1.认识毫米 师:估一估这个回形针有多长?(学生估数)把你估的数记在心

  里,怎样才能知道我们估得对不对?用厘米做单位实际测量。

  (巡视时进行测量方法指导:要用直尺的 0 刻度线对准测量物体

  的一端,然后对齐直尺读出另一端的刻度是多少。) 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测量结果是在 2~3 厘米之间。) 师:曲别针比 2 厘米长一些,比 3 厘米短一些,也就是说不能用

  整厘米来表示,怎么办呢?这就产生了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课件演示:厘米尺)这是一把厘米尺,为了便于大家看清楚,把这 一段直尺放大了。你能找到 1 厘米吗?

  生 1:0 到 1 之间就 1 厘米。

  师:还有吗? 生 2:4 到 5 之间也是 1 厘米。

  生 3:2 到 3 之间也是 1 厘米。

  师:观察刻度线 0~1 之间,你看到了什么? 生 4:有短的竖线。

  生 5:还有长一点的竖线。

  生 6:有格子。

  师:格子的大小怎样? 生(齐):差不多一样吧,一样大,一样宽。

  师:一格一格地指一指。这些刻度线把 1 厘米的长度平均分成了 这样的小格,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格? 生(指着课件一起数):10 个小格。

  师:其中这一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课件演示:认识 1 毫米)

   (师与生问答:两小格是多长?5 小格呢?7 毫米有几小格?10 毫 米是哪到哪?18 毫米呢?)

  2.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拿出自己的直尺,找到 1 厘米,用铅笔尖指着数一数,看 1 厘米里有几个 1 毫米? 生 1:都是 10 小格,就是 10 毫米。

  生 2:我知道了 6—7 之间也是 10 毫米。

  生 3:1 厘米中有 10 个小格。

  生 4:20 个小格就是 2 厘米。

  生 5:50 毫米就是 5 厘米。

  师:从大家汇报的结果来看,无论哪一段 1 厘米里都有 10 个 1 毫 米,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 1:10 毫米就是 1 厘米。

  生 2:1 厘米是 1 毫米的 10 倍。(师板书:1 厘米=10 毫米) 3.感知毫米 教师先后让学生用手势比划 1 毫米,用 1 毫米的视线范围观察四 周,找 1 毫米的物体。

  师(出示 1 毫米实物标本):在同学们的眼里,有这么多物体和 1 毫米接近,说明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现在, 你想对 1 毫米说些什么? 生 1:1 毫米呀 1 毫米,你怎么这么小! 生 2:你可太难比划啦。

  生 3:你可真小呀! 生 4:你就像一条小缝。

  师: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生 1:大米。

  生 2:缝衣针。

  师:同学们都选择了一些相对较小的物体,某一地区降水量的大 小就是用“毫米”作单位表示的。其实用“毫米”作单位不仅仅要考 虑物体本身的长短、粗细等,还与测量的要求有关。

   3.测量实践(略)。

  第二部分:认识分米 1.认识分米 师:同桌合作,用直尺来测量课桌到底有多长? (提出合作要求:一个同学用直尺量,另一个同学帮助数。巡视 时进行测量方法指导。)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生:…… 师(小结):可以用 15 厘米为一段去测量,可以用 18 厘米为一 段去测量,还可以用 10 厘米为一段去测量。看来,测量课桌的长度, 需要一个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为了便于推算,规定 10 厘 米长的线段为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1 分米=10 厘米) 2.认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画出 1 分米长的线段,说一说你的画法。

  生:…… 3.感知分米 用手势比划 1 分米 师:用手势比划出 1 分米,放到直尺上量一量是 1 分米吗?(引 导利用直尺上去比划;反复比划 1 分米,逐步递增 1 分米的表象) 找生活中 1 分米的物体(略) 4.认识分米和米的关系 师:拿出软尺,估计有多长?大概几分米?数一数有几分米?你 知道了什么? 生:…… 三、梳理知识,解决问题 1.完善板书,进行总结 2.基础性练习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完成课本练习题) 3.拓展性练习:这是四个同学测量纸箱的长度后交流的情况,说 说你的想法。

  4.实践性练习:选一样教室里的物品,先估一估再测量,并把测

   量方法和结果找人交流。

  四、课外延伸,联系生活 推荐课后任务单(丁丁的数学日记、实物标本、选择实物进行测

  量、多少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 五、评课 长度与面积、重量、体积等一样,是用于刻划物体属性的基本尺

  度之一。小学阶段测量往往是和长度联系在一起的。认识毫米、分米 是在学生认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学生在学习厘米和米的 时候,已经体会到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所以本节课学生体验性 学习的目标在于揭示“毫米、分米”知识发生的过程,即厘米和米在 “精细”刻划物体的长度时的不足。设计者通过“说话接龙”的游戏 方式,让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体验性学习,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体会到 毫米、分米知识发生的必要性,同时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可 谓匠心独运。

  接着,设计者“深入”地通过学生的估测、实测等方法的运用, 让学生充分感受“长一些”、“短一些”,自然而贴切地引出“毫米” 的知识,并及时地结合刻度尺,让学生比划、数小格、寻找生活中的 1 毫米等途径,引导和帮助学生揭示出厘米和毫米的关系。同时,设计 者又“浅出”地通过测量课桌的长度来引出“分米”的学习,在学生 经历认识毫米的活动基础上,增加了让学生画一画的环节,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与生活之间建立了必然的有机联系。

  这样的处理,不论从教学时间的安排,还是教学活动地设计,学生的 体验是充分的,知识的产生是自然的,教学的实效是明显的。

  从整体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深感设计者对“合作探究学习”得心应 手的运用。首先合作的问题是有价值的,主题与任务是明确的;其次, 活动的开展在过程性评价与反思中既有预设的,也有生成的,既是关 注过程的,也是关注结果的;第三,活动的开展不是放任的,教师在 巡视中注重对学生测量的方法、思维的关键点的及时掌控、引导和启 发。

  最后,教学设计中充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精心设计反

   思性练习,关注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完成课本练习的基 础上,设计了拓展性练习和实践性练习题目,及时地将实现数学对生 活的反哺,将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构建了有效的练习情 境,不仅回答了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还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学 生不仅学到了解释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探究性的知识。

  

篇六: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案例反思小学数学教案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小学数教学案例

  -------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 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 状态。我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老师表扬了我, 可我一点也不高兴。”原来,他是班里的差生,平时上课常常不会做题。

  这天,他在课堂上能独立回答对问题了。老师对他说:“你经过努力,由 一个差生变成了优等生,真不错!”老师是表扬了,但是我想“差生”脸 上不会有一丝的笑容。教师的做法无形中带给学生伤害。自然会影响孩子 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 习活动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 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性。教育 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 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 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对一个学生的教育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 神需要。教师忽视尊重学生人格。

  是啊!我们真的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让他们 发挥内在的潜力,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案例描述:

  我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 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1:25 某 3.2+7.8 +6.5+2.2+1.5 某(40.5)2:1006348+3917 某 40 比赛的结果当然是 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

   的意见,“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整数口算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的一样顺畅,但是“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 日仍然不能平静:2 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 心的哭了,而 2 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脸上没 有一丝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 事者追求的境界吗?于是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 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说道:“对不起,老师在出题时只考 虑到差生,要帮助差生,给差生机会,建立他们的信心,而没有考虑你们 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 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则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 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 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 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的学习氛围 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 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 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 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 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

   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 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作为促进 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 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 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 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的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使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网友讲 到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 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 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 你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的教学行为,是值提我们反思的,正如 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差生更多的阳光, 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 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

  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 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 过国外 293 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 127 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 大的挫折。“自古英雄我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 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是儿童成长 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回想前一教学片断,老师对自已忽

   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

  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 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 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 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 够从容不迫仅用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能超越挫折。因 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 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 磨练的机会。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课堂上当老师用真情走 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用情感去赢得情感时,学生就会 以十二分的热情回报你,喜欢你,接受你所教的知识,喜欢数学学习。

  

篇七: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案例反思小学数学教案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篇一)教学案例: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10 0〜10 1 页。

  [ 教学过程 ] (一) 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 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 “死”签的故事。

  (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 老百姓。所以,

  大家很喜欢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 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当时,这

  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

  “死”签,

  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 2 个字都写成“死”

  ,有人把这

  件事告诉阿凡提。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

  “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

  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

  “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 果是‘死',那我 的是‘生' 。)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 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

  来解决问题。

  二 探究新知

  1 . 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 是黄色的),

  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

  ,那你们知道他拿的

  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

  2 . 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 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

  (请 2 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 学书,一个拿 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 (1 )XX 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 ( 2 )同桌交流。

  ( 3 )汇报。(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

  3 .师:阿凡提带来 3 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 3 个小朋友。

  0 1 页第 3 题,并帮 3 个小朋友取名字)

  (出示 P1

   (1) 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 (2) 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 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 4 .游戏

  (1 )3 人一组,模仿课本 P10 0 页的例 3,分配好角色,

  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2 )请 2 个小组上来演示,指名学生说说推理方法。

  三 巩固新知

  1 、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1 )让学生看 P10 1 页第 4 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下? (2)汇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如何推理的。

  四 小结

  同学们, 今天学习的知识, 你们会了吗?这些就是数学中的简单推理知识, 生活中我们会常 常碰到这些问题,

  阿凡提希望我们今后遇到这些问题时, 能冷静地去推理判断, 找出解决的 方法。

  五 下课游戏:(全班分 3 组,按要求走出教室。

  )第一组不是最先出去的,第二组跟在第三 组的后面。哪组

  同学先走出教室?

  [ 课后反思 ]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能用清晰的语言,

  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

  许

  多学生碰到问题大部分懂得怎样解决, 但要他们有条理表达是较困难的。

  这教时重点是让学 生通过观察、思

  考, 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推理的方法。因此, 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 法。

  一 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学习过程较多关注“有趣 . 新奇”的事物,故事

  是儿童成长 过程中最喜爱的伙伴它是伴着儿童成长。

  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

  在这教时中, 我

  采用与教学内容有些相关的故事来引入新课, 从故事中不仅初步感知推理知识, 而且重要 的是让学生从小树立

  对机智人物的喜爱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我设计把例题改变成 让学生参与演示,

  小组游戏的方式, 让学生亲临其境。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 把一 节比较单调的推理知识变成生机勃

   勃,许多学生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推理方法。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那就是个别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不能运用有条理 的数学语言进

  行推理表达。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练习“说”的能力,多让学生 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数学 语言能力。

  (篇二)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第 38〜39 页例 1、例 2。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2、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1 、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什么? 2、小组活动:找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 在我们身边, 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 你能找到吗? 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请几个学生上台指)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

   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 ,这是 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 整地 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再一次请同学上台指)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 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 形(出示现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 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 示范)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三)小组合作,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有角吗? 生:没有。

  师:怎样才能折成一个角?(师生折角,生高举角展示) 师:这里面有好多小秘密, 用这个尖尖的扎扎手, 有什么感觉, 再摸一摸两边, 有什么感觉? 谁能给这尖 尖的取个名字?谁能给这两条直直的取个名字? 师:像这样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的图形, 就可以说它是 一个角。

  谁能告诉大家一个角有 几个顶点?几条边? 同桌互说:自己折的角的顶点、边在哪里? (四)动手操作,演示活动角 1、师:(出示活动角,两边重合)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师让活动角慢慢张开)

  

篇八: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案例反思小学数学教案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篇一:如何写好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如何写好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的形成。

  全面了解教学内容之形成背景,及其有关理论。接着收集相关材料,分析材料。并能 够做到理论与实际现结合, 做到立意全新的程度, 最后结合前期准备理论及相关素材撰写案 例,做到一气呵成,增删数次为妙。

  二、教学案例的具体撰写。

  明确或突出主题。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结合理论 对揭示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细节进行科学的分析。

  三、教学案例写作中应注意得事项。

  1、主题紧扣案例。以案例为基础提炼主题,不能脱离案例随意而定。主题要有新意。

  确定的主题要新颖,但切记脱离实际而盲目地进行创新。主题应凸显时代感。能够做到与时 俱进,解决难点、热点问题。

  2、在实际案例分析时应该做到:

  紧紧围绕案例事实,提出问题,深入且细致地进行分析,力求做到画龙点睛,把问题 主题揭示给学生。讲求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案例分析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分 析实在,要有针对性,把理论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讲求具体实在的小道理,不要空 洞无物的大道理。要有独到的见解。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在新理念的引导下, 从错综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道出他人欲言而所不能言之的道 理。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比较分数大小”案例分析 〖案例〗 师: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常会遇到哪几种情形?大家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吗? 生 1:同 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生 2: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生 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师:请大家分别说出这三种类型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生 4: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较大的分数大。如。

  生 5: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较小的分数大。如。

  生 6: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要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如 和,=, 师:那么,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些方法的呢? 生 7: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包含分数单位的个数多,所以 分子大的分数大。

  生 8: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少,那么其中一份表示的分 数就大。

  (有部分学生呈似懂非懂态) 生 8: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有同样多的一袋糖,平均分给 5 个人吃和平均分给 6 个人

   吃,当然是分给 5 个人时每人得到的糖多。

  (先前似懂非懂的学生也点头微笑了) 师:

  (表扬了生 8,并准备进行小结) 生 9: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再比较,有时也可以先约 分,再比较。如和,=,因为;,所以;。

  生 10: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或约分再比较。如和,因 为比 单位“1”少,而比单位“1”少,因为;,所以;。

  (师和生共同为他鼓掌。

  ) 生 11:分母和分子不相同的数,还可以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如和,=,=,因为, 所以;。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为之鼓掌) 师:刚才三位同学提出了比较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的独特方法,你们觉得这些 方法,哪种最简便? 生 12:能约分的,先约分再比较,显得简便。

  生 13:有些分数不能先约分再比较。我认为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显得简便。

  如和,化成和,比通分成和,数目显得小,因此来得简便。

  生 14:

  既然先化成同分子的显得简便, 那么为什么课本上都讲先通分, 再比较呢? ?? 〖评析〗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 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境中被交流。

  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 学生在自身的数学学习实践中都已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 验,在合作与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对分数 大小比较时积累的感性经验表述出来, 使同伴们具体、 清晰地区分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类型 和多种方法,尤其是有几位学生还提出了与书本上介绍的方法不相同,却也十分科学、有效 的方法。如课本中对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一般采用通分的方法,而学生们 经过讨论与交流, 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分别提出了先约分再比较, 先把分子化相同再比较以 及联系分数意义逆向思考来比较等等富有创造性的方法。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与大组汇报,把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进行了有 序的梳理,通过分类、举例、转化、联系、深究??等活动,将课本中结构严谨的规则转化成 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相适应的,便于学生长久储存和随时提取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学生 对分数大小比较的各种类型、方法及其来源,不是堆砌而成的“知识山”,而是形成井然有序 的“知识链”。

  在合作与交流中, 学生思维活跃, 思路开阔, 互相提问, 互相启发, 互相商讨, 互相激励,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与合作者。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及评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 册)P32-P33“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是本册后继学 习“分类”的奠基内容。由于此内容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直观形象,学生生活中常见) ,所 以在设计理念上尽力去按新课标的理念去进行教学设计。在学习形式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 习”,以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学会交流, 学会发现和创造, 学会归纳总结, 尽力调动其积极性, 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学习内容上尽量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觉得数学就 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在评价方式上,尽量改变只有教师去评价学 生的现象,给学生一个民主的地位。评价方式的改变,转变了学生头脑中“师严”的看法,老 师也可以是我们中的一员。

  案例正文 教学内容:教科书P32-P33 教学目的: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 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6盒各种形状的实物;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瞧!谁来了? 生:机器人! 师:对!机器人小叮铛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他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 知道有些什么礼物吗? 师:快打开盒子,看看吧! 生:哇,这么多礼物! 师:喜欢吗? 生:喜欢! 师:但是,小叮铛要考考我们,他说:“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在一起吗?” 师强调:

  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请小朋友合作分一分, 在分的过程中, 比一比, 哪个小组合作得好一些。动手吧! [评: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 (学生熟悉的机器人—小叮铛)引入新知,依据 了学生的起点,切入点把握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去。

  ]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 (1) 、小组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进去) (2) 、汇报 师:这个组小朋友已经分好了,而且从得非常端正。

  问: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

  我们组把肥皂、药盒、牛奶盒、小积木放在一起的;把魔方、骰子、化妆品盒子放在 一起;我们把茶叶盒、易拉罐、小木棒放在一起;我们还把乒乓、皮球、玻璃珠放在一起。

   师:这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们把相同的合在一起!其他小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生:一 样。

  师:我们来看看小叮铛是怎样分的, (课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样吗? [评:

  这是大胆地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认为的标准分一分, 而且在学生分好的基础上, 提出质疑,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对这几种形状的物体的外观有了初步的认识。调 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到了数学。

  ] 2、揭示概念(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为了能区别它们,谁来给它们取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呢? 师出示问:起个什么名字? 生:长方体。

  师:为什么这么取名?(边问边板书) 学生说明。

  师依次出示让学生为其取名,教师板书。

  师拿起一球,问:这是什么? 生:球! 师:

  (1) 、请从桌上拿一个球(放进盒里) ;

  (2) 、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

  (3) 、请你拿起一个圆柱;

  (4) 、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

  3、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大家都拿对了, 注意, 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手中的长方体, 再摸一摸, 把你看到的、 摸到的长方体的样子给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 师:谁来大声地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生: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师:你是怎样摸的?摸给大家看一看。

  引导:请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平平的面?谁来数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数 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体的样子,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圆柱和球, 把你感觉到的给小组朋友说一说。

  (生边摸边说) 生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正方体的样子? 生:正方体正正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正方体也有6个平平的面——我是数出来的。

  我还发现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这个孩子观察得真仔细) 。

  师:长方体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吗?(教师拿起一个长方体)

   生:不一样 师小结:对!只有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师创设一个小情境:圆柱气嘟嘟地说,大家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样子了,谁知道 我的样子呢?(师悄悄问:小朋友,圆柱生气了,谁来说一说它的样子) (出示课件) 生:圆柱的身子直直的,圆溜溜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有平平的圆形的面。

  师:球呢? 生:圆乎乎的,圆溜溜的。

  师引导:球没有平平的面(这个小朋友真聪明,竖起大拇指,学生掌声响起来)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想让你们轻松地玩一玩,想玩吗?请听好,请从盒子里 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他们分别推一下,请停 下!请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

  师小结:哦,原来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还有什么会滚动呢? 生:球! 师:

  对! 我们来看球是怎样滚动的呢?——它和圆柱滚动的一样吗? (出示课件) 生:

  不一样 师:不错!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滚动。它和圆柱滚动的不一样,其中的秘密,只要我 们认真学习,长大了就知道了。

  [评:在教学方式,教者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的程度。通过动手分,动嘴说,教师质疑等形式,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 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使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 喜悦。

  ] 4、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 衣,你们还认识吗?请看我把牛奶盒的花外衣去掉是什么?(长方体)魔方的花外衣去掉又 是什么?(正方体)茶叶盒的花外衣去掉呢?(圆柱)皮球的 花外衣去掉呢?(球) 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

  (出示课件)老师边讲边出示 课件,并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评: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由生活中的具体物品,通过课件形象、生动地抽象为数 学中的几何图形。过程自然,水到渠成。] 三、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四种形状的物体 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谁来说一说 (1) 、形状是长方体的有哪些物体? 生:文具盒,砖?? 师:哦!太多了,你们真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2)正方体又有哪些? 生:魔方,骰子?? (3) 、圆柱的有哪些?

   生:灯管。茶叶盒?? (4) 、乒乓球、玻璃球?? 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呀!把你知道的回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四、活动 (1) 、游戏 ①抽生上来摸大袋子里的物体, 把摸出来的感觉说给大家听, 下边的小朋友猜是什么, 猜对了有奖励。

  ②由老师当学生,下面的学生出题目让老师来摸。

  (2)数一数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告诉你们关于小叮铛的一个秘密——其实小叮铛是我们 人制造的,它身上有我们今天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请同学们找一找,数一数 它们都有几个?(出示课件) (3) 、搭一搭(小叮铛背景音乐) 小朋友, 小叮铛就要走了, 你们想送礼物给他吗?请小朋友将自己小组的物体搭一搭, 搭什么?怎样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搭好后学生汇报,评出最好的给予奖励) [评:多种形式,富于变化的练习设计,教者运用了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法和 竞赛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比”中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用 生活中的问题验证程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 五、学生整理学具盒 师:请把桌上的东西放进盒子里,把它们整理好。

  六、总结 师:小朋友们学会了认识哪几种物体和它们的图形? 篇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 教研活动案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 《年 月 日》 石坡中心校 侯翠芳 设计理念: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抽象的时间单位概念具体化,用有型 的“年历”来解决。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分析: 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 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

  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 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国日、 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 植树节、 儿童节等,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思考认识时间单位年、 月、日,了解他们时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理解有一定困难的。但学生 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

   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 间观念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理解并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2、懂得大月、小月的意义,掌握一年中的大、小月。初步认识闰年与平年。

  3、准确计算一年、半年以及季度的天数。

  4、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 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大月、小月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 2 (1)汇报 :

  ①一年有 12 个月。

  ②每月有 31 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③每月有 30 天的是:四、六、九、十一月。

  ④二月份有的是 28 天,有的是 29 天。

  ⑤一年有 365 天或 366 天。

  (2)完成学案卡精要交流(附页 3) 。

  2、讲述:通过观察讨论,大家都知道 ,一年有 12 个月,每月有 31 天或 30 天,二月 有 28 天或 29 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 31 的月份叫做大月,30 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3、学习大月小月的记忆法。

  你能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么?用什么方法记忆的?(让学生说说,学生知道 让学生来介绍。

  ) ①拳头记忆法。

  凸起的地方每月是 31 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 30 天(二月除外)一边指一边读:一 月大,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二月不是小月,我们为了方便记住它比别的月份都少几 天,我们读二月少) ,七月大,八月大??(七月完是八月,这 2 个连着的月份都是大月)?? ②用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

  (腊是十二月,这是帮助记忆大月的歌诀。

  ) 4、小结大小月记忆法。

  (补充歌谣:“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 ①这么多记忆的方法,现在考考大家,老师说一个月,看看你们能不能 很快说出这个月的天数?(最后问到二月,有人说 28 有人说 29) 5、简介:二月份 28 天的年叫做平年,二月份 29 天的年叫做闰年。

  6、 简介季度知识;一年有 4 个季度, 每个季度 3 个月。

  第一季度包括 1 月、 2 月、 3 月, 第二季度包括 4 月、5 月、6 月,第三季度包括 7 月、8 月、9 月,第四季度包括 10 月、11 月、12 月。

  7.请同学们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汇报并比较多少。

   3 四.巩固练习。

  1.完成学案卡达标检测。

  2.检查检测完成情况。

  现在同学们对什么问题还有疑问?引导学生提出(1、到底什么时候是 28 天,什么时 候是 29 天呢?2、为什么要有时 28 天有时 29 天呢?) 下一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特殊的二月。

  五. 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汇报) 2、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马上就要下课了啊,时间过得真快。那我们这节课不仅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还学到了要 珍惜时间! 老师摘录了一些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和大家共勉。

  四: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一年有 12 个月 一年有 365 天 31×7+30×4+28=365 天 每月有 31 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大月)每月有 30 天的十:四、 六、九、十一月。

  (小月) 二月份:28 天 平年 29 天 闰年 4 篇三:数学教学案例的写法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案例是对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数学教学某些内在规律或 某些数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数学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和分析。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特征 1、素材真实性 案例所反映的应该是一个真实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 激发起大家的思考。

  2、选材典型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叙述的是一个数学教学的典型事例,这个事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 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集中在数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 生的数学思维上的冲突。

  3、情节具体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要能够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生 动地描述出来。

  例如, 反映某一个数学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数 学教学内容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说明,而应是对 双边活动的具体情节展示叙述,做到翔实、有趣。

  4、时空广延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情事件发 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目标全面性 小学数学数学案例对行为等的叙述,要能反映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特性,涵盖教学目 标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数学认知的思维活动,对教学的态度、情感,学习数 学的动机、需要等。

  6、灵活性。

  数学教学案例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

  三、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功能 小学数学教师写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记录功能——案例写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学经历的机会。案例 写作实际上是对教师职业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等的记录。

  2、 导向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使小学数学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和 难点。能够成为案例的事实,往往是小学数学教师工作中魂牵梦绕的难题,或者是刻骨铭心 的事件。如果你对案例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式,那么随着案例材料的增多, 你就会逐渐发现你自身工作的难点在哪里,今后 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3、反思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 专业水平。

  如果把反思当成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不是一时冲动或岁末特有的行 为,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

  4、传播功能——案例为教师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工作 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体化劳动过程, 平时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

  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 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

  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 使个人 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同时,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 复杂性,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并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的知识提升出来, 把自己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不证自明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判性分析从 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四、案例的格式和基本结构。

  案例的格式主要有两种:实录式和条例式。

  实录式即把实际发生的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在最后提出一系列供参考、讨论的 问题。

  条例式即把案例涉及到的材料,按背景、问题、解决方法等部分排列起来。

  形式可以 是一题一例、一个片段,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教学工作中的一件事等。

  教育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

  一个规范的案例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主题与背景——案例要有主题,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 什么;

  案例要交代案例的条件和背景, 如教师、 学生的基本情况、 教学条件、 教学环境等等。

  2、情境描述——案例要有情节,有过程,要具体完整,真实感人。

  3、问题讨论——案例要有分析,对提出的问题做科学分析。

  4、 诠释与研究。

   五、案例的形式:

  根据研究问题的大小,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主要有:

  片段性案例研究、 专题性案例研究、 综合性案例研究三种形式。

  六、教育教学案例的形成过程:

  1、首先要选取活生生的材料。

  2、选取材料后要进行分析。

  3、有了材料,初步做了分析,才可动手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撰写案例的步骤是:撰写草稿——批判性评论——修改——编辑——尝试使用——再修 改。

  七、案例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过去时态。不能是现在,更不能是将来时态。

  2、情节要按一定结构。

  3、事实反映要充分,要原原本本,绝对不能杜撰。

  4、必要时要列出采取的决策。

  5、可用表格阐述有关材料。

  6、注明引用材料的出处。

  7、核对有关数据。

  8、可另加附表和附录。

  示例:

  案 例 分 析 案例: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 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 100 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 10 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 10 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 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分析:

  [参考答案]: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 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 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 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 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 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 10 倍的错误问题 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 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 还能通过 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小 括 号 刚刚认识了小挂号可以改变原有运算顺序的规则后,突然有一位同学提出:“我认为小 括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它的存在,照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一边说一边走到黑板前 把“12×(4+3)”式子改写成了“12×4+12×3”,一脸不喜欢的样子:“反正我不喜欢小括号。” 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小括号的作用, 这节课岂不白上了?吴老师思考着如何把这节课引向深处。

  突然,他看到了讲台上摆放的同学们为灾区捐的书,灵机一动,一个教学思路产生了。他不

   慌不忙地提出一个问题:

  “王红同学积极支援灾区, 她有 92 本课外读物, 自己留下 32 本后, 把剩下的送给 5 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得到几本?请列综合算术解答。”吴正宪特意请 那位同学板演并讲解。过了一会儿,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算式中画了一个小括号, 表示先求 92 与 32 的差,最后再除以 5。”吴正宪故意问:“这个小括号有什么了不起,不写 它不是也可以解决问题吗?”“这个小括号非写不可,不然就得先算 32÷5 这一步了,不符合 题目要求。”那位同学着急地说。一位同学抢过话头:“你现在是不是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小括 号了?”“小括号挺好的。”那位同学感慨地说。

  点评: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到小 括号的作用。

  

  

推荐访问:反思 小学数学 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