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市场需求调研报告8篇

篇一:机电一体化专业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关于对机电(备品备件)市场的调研报告

  2014 年 3 月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备品备件采购市场动态,为采购价格 管控工作提供依据,最大程度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工 作效率,财务处组织相关人员通过现场走访、店铺调查、了 解供应商最新报价等方式开展市场调研活动。为更好的服务 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也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 据,现形成调研报告,仅供参考。

  一、通过本次调查,发现供应处在采购物资中,没有与 物资供应商或维修点建立良好的战略关系,在公司急用或抢 修时很难保证物资供应和维修时间节点按期推进。针对我公 司常用材料,建议制定采购目录,在目录中注明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销售代理商、品牌、价格等等信息便于掌握价格 变化情况。

  二、在本次调查中,目前公司的采购价格与自贡万福相 比,平均价格差距在%左右;与自贡江丰相比,平均价格差 距在%左右,与鑫飞达相比,平均价格差距在%左右。威远市 场的上级经销商主要有 3 个区域,分别为自贡、成都和厂家 直销,由于区域差别导致价格差别也很大,特别是与厂家代 理商有较大价差。(附报价对比表)

  三、加快年度物资采购招标工作,由于很久没有询价或

   进行招标,目前的市场价格与我公司收货价格有较大差距。

  应加强采购人员对市场价格的敏感度和责任感,为公司降本 增效工作贡献力量。

  针对以上采购物品价格走势,供应部门要随时关注了解 价动态,严把价格关,继续抓好降成本工作,力争做到阳光、 透明、高效、廉洁采购,做好公司的物资采购工作。

  报价对比表中部分数据仅供参考。

  ********公司

  

篇二:机电一体化专业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调研报告

  关于课程改革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 教学模式的改革;

  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3、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 教学模式的改革 由于机电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前的“一块黑板、一本教案”的教 学模式一不能适应教学要求。

  因为这种上课模式基本上是以理论教学 为主,对书空讲,学生看不到实物,更不要谈动手操作了;即使讲授 实践技能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的接受效果可想而知。鉴于此,为 了使学生切实掌握零部件工作原理以及维修技能, 我们采用了项目化 的理实一体教学;并根据学生差异,实行分层教学。

  1、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其实就是把大化小,由易到难,逐步掌握,但 是这个“小”并不是无目的的小,它要教师从实践维修过程当中找出 来。具体是这样的:我们改变了原来的先讲课(讲结构、讲原理)后 实习而是采用一看、二摸、三拆、四装、五才是为什么。把一个复杂 的汽车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核心部分(发动机、底盘、电器等部 分) 。围绕这些项目进行教学。新的知识只有在已经被掌握的知识的 构架上才能被轻松掌握。比如说把汽车作为一个大的概念时,项目就 只能是发动机、底盘、电器设备等具有组合性的,让学生对自己所学 专业有一个大概的整体的了解。这经历了第一个阶段,接下来可以以 发动机为大概念,点火系统、燃油喷射、油料供给又可以是其中的项 目。最后经历第三阶段:以点火系为大概念,点火控制模块、传感器

   又可以作为其子项目。所有的项目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这样 便于学生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和相互关系。

  2、理实一体化教学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说透了就是理论和实践在一起上。我们的 理解是:以前理论和实践是分开的,上完理论再上实践,但是我们忽 略了一点,即学生在学理论的时候对于所学知识是一片空白,因此接 受知识的速度和效果都不是太好;

  如果老师在讲理论的同时能够让学 生看到实物,并且可以现场看到老师操作甚至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 生就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那么学生对于老师讲的东西就从感 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这样学起来就可以事半功倍,而且不容易 遗忘。比如在学习“起动机控制电路故障排除”这部分内容时,我们 就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对照电路图、整车电路,图物联系,首先学 生学会了看电路图, 学生可以对照电路图上某段线路找到整车上相应 的电路;其次学生可以根据电路图查找故障,采用顺藤摸瓜找到相对 应的故障所在。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教学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根据学 校自身设备,结合市场调研报告,自编一套既能满足学校教学设备又 能符合企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校本教材,实施项目教学法,根据学生差 异,上课时实行目标分层教学,在课堂上改变以教师主讲,学生听的 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多媒体台架,实施理 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直观的看到,学生的理解

   也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三、 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改革 我校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积极推进课程结构改革,实行宽基础,活 模块的课程模式,打破传统科学体系,实行理实一体化。新一轮职业 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下发后,本专业主动开展社会调研,力主构件 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主体的专业课程实施专业课 程模块化、综合化、项目化需要,根据项目编写小本教材,并配合课 程改革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我校课程结构如下:

  文化课 1、基础平台 课 程 结 构 1、三个专门化方向 2、拓展平台

  A.机床加工 B.数控机床加工 C.焊工 D.设备维修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四、总结

  2、考证

  基于上面的研究和所达成的共识, 我校围绕机电专业课程改革开 展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初步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为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课题的研究和取得实质性的效

   果,让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具备企业抢手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加大 教学改革的力度,调整并加强了课题组的力量。

  2.重新调整并扩充了学校机电专业指导委员会,并邀请专家为 我们的专业建设进行广泛的调研,聆听专家的意见。在专家的指导下 修正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

  为我们的学生和教 师做讲座。用企业发展的技术现状来开拓我们的思路。

  3.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大力引进近年来高等学校的机 电专业的毕业生和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另 一方面对我们学校原来的机电专业教师进行再充电和再教育。

  使得我 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已初步具备实施项目教学的能 力。

  4.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实习基地和友好单位的科技活动。关注行 业技术发展的前沿,结合当前的工作,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上,作较为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对于在生产实践和教学活动中形成的 经验和感受,及时总结。形成可供团队共享的成果。

  5.在教材建设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寻找技术资料和自行编写和 学校实习实训设备相配套的校本教材。以提高教材和教师、设备、学 生的结合程度,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目前已经完成的校本教材有:

  6.为提高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效果,增加教学过程的信息量,增 加教学过程中的可调整性, 要求专业教师自行制作适合学生学习能力 并配套我们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课件。

  7.根据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和教师能力的条件,在实训中心和

   实习工厂中尝试项目教学。

  10.由于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强大的实验 平台的使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和 现代行业同步的实验设备的运用,不但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理论学 习和运用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虽然我们已经开始课题的研究和探索,并作了一定范围的尝试,但 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达到项目教学的预期目标,至少在以下几个 方面作出努力:

  1、续加强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建设和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利用各种资源,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多方面、多渠道发现 和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 聘请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 的专家作客座教授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提高我们的教师对新技术 的了解和掌握。继续执行教师的暑假工厂实践,提高教师对新技术、 新装备的使用能力,保证教师对项目教学法的驾御能力。

  2、续加强学校对专业实践的硬件平台的投入,努力建设实习工 厂。既可以用于教学实践,也可以引导教师从事研究活动。通过走产 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来壮大我们的机电专业,促进我们的教学。

  3、加强对专业课程的项目设立的合理化研究。我们现在进行的 项目,是根据现有的设施和教师的能力来确当的,并不十分适合企业 现场的要求。只能是初步的尝试,下一步我们的规划是在学校专业建 设指导委员会的帮助下, 科学、 规范地制订专业实用人才能力调查表, 尽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查和咨询。

  设立完全符合现代机电行业

   要求的能力训练的项目,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实现和企业现场的“0” 距离对接。

  4、加大教材改革和校本教材的建设工作力度。使我们的教材更 加适合于我们的培养目标,更加适合于我们的教学计划,更加适合于 我们的实验实训设备,更加适合于我们的课堂,更加适合于我们的学 生。为我们的项目教学法的顺利开展提供最有力的保证。

  

篇三:机电一体化专业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调研报告

  精心整理

  关于课程改革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1、教学模式的改革;2、教学方法和 教学手段的改革;3、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 教学模式的改革 由于机电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前的“一块黑板、一本教案”的教学模式一不能 适应教学要求。因为这种上课模式基本上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对书空讲,学生看不 到实物,更不要谈动手操作了;即使讲授实践技能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的接受 效果可想而知。鉴于此,为了使学生切实掌握零部件工作原理以及维修技能,我们 采用了项目化的理实一体教学;并根据学生差异,实行分层教学。

  1、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其实就是把大化小,由易到难,逐步掌握,但是这个“小” 并不是无目的的小,它要教师从实践维修过程当中找出来。具体是这样的:我们改 变了原来的先讲课(讲结构、讲原理)后实习而是采用一看、二摸、三拆、四装、 五才是为什么。把一个复杂的汽车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核心部分(发动机、底 盘、电器等部分)。围绕这些项目进行教学。新的知识只有在已经被掌握的知识的构 架上才能被轻松掌握。比如说把汽车作为一个大的概念时,项目就只能是发动机、 底盘、电器设备等具有组合性的,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大概的整体的了解。

  这经历了第一个阶段,接下来可以以发动机为大概念,点火系统、燃油喷射、油料 供给又可以是其中的项目。最后经历第三阶段:以点火系为大概念,点火控制模块、 传感器又可以作为其子项目。所有的项目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这样便于学 生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和相互关系。

  2、理实一体化教学

   精心整理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说透了就是理论和实践在一起上。我们的理解是:以前 理论和实践是分开的,上完理论再上实践,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即学生在学理论 的时候对于所学知识是一片空白,因此接受知识的速度和效果都不是太好;如果老 师在讲理论的同时能够让学生看到实物,并且可以现场看到老师操作甚至学生自己 动手操作,学生就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那么学生对于老师讲的东西就从感 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这样学起来就可以事半功倍,而且不容易遗忘。比如在 学习“起动机控制电路故障排除”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就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对 照电路图、整车电路,图物联系,首先学生学会了看电路图,学生可以对照电路图 上某段线路找到整车上相应的电路;其次学生可以根据电路图查找故障,采用顺藤 摸瓜找到相对应的故障所在。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教学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根据学校自身设备, 结合市场调研报告,自编一套既能满足学校教学设备又能符合企业人才培养要求的 校本教材,实施项目教学法,根据学生差异,上课时实行目标分层教学,在课堂上 改变以教师主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多媒体 台架,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直观的看到,学生的理解 也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三、 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改革 我校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积极推进课程结构改革,实行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 式,打破传统科学体系,实行理实一体化。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下发 后,本专业主动开展社会调研,力主构件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 主体的专业课程实施专业课程模块化、综合化、项目化需要,根据项目编写小本教 材,并配合课程改革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精心整理

  目前我校课程结构如下:

  文化课

  1、基础平台专业基础课

  课专业课

  程

  结 构

  1、三个专门化方向 2、拓展平台

  A.机床加工 B.数控机床加工 C.焊工 D.设备维修

  四、总结 基于上面的研究和所达成的共2、识考,证我校围绕机电专业课程改革开展了大量的前

  期准备工作,初步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为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课题的研究和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让我们学校

  的毕业生具备企业抢手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调整并加强

  了课题组的力量。

  2.重新调整并扩充了学校机电专业指导委员会,并邀请专家为我们的专业建设

  进行广泛的调研,聆听专家的意见。在专家的指导下修正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

  养目标及培养计划。为我们的学生和教师做讲座。用企业发展的技术现状来开拓我

  们的思路。

  3.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大力引进近年来高等学校的机电专业的毕业生

  和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对我们学校原来的机电

  专业教师进行再充电和再教育。使得我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已初步

  具备实施项目教学的能力。

   精心整理

  4.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实习基地和友好单位的科技活动。关注行业技术发展的前 沿,结合当前的工作,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上,作较为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对于在生产实践和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经验和感受,及时总结。形成可供团队共享的 成果。

  5.在教材建设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寻找技术资料和自行编写和学校实习实训设 备相配套的校本教材。以提高教材和教师、设备、学生的结合程度,获取最佳的教 学效果。目前已经完成的校本教材有:

  6.为提高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效果,增加教学过程的信息量,增加教学过程中的 可调整性,要求专业教师自行制作适合学生学习能力并配套我们学校实验实训设备 的课件。

  7.根据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和教师能力的条件,在实训中心和实习工厂中尝试 项目教学。

  10.由于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强大的实验平台的使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和现代行业同步的实验设备的 运用,不但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理论学习和运用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虽然我们已经开始课题的研究和探索,并作了一定范围的尝试,但需要做的工作 还很多。要达到项目教学的预期目标,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续加强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建设和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利用各种资源, 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多方面、多渠道发现和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 程技术人员、聘请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作客座教授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提高我们的教师对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继续执行教师的暑假工厂实践,提高教师 对新技术、新装备的使用能力,保证教师对项目教学法的驾御能力。

  2、续加强学校对专业实践的硬件平台的投入,努力建设实习工厂。既可以用于

   精心整理

  教学实践,也可以引导教师从事研究活动。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来壮大我们 的机电专业,促进我们的教学。

  3、加强对专业课程的项目设立的合理化研究。我们现在进行的项目,是根据现 有的设施和教师的能力来确当的,并不十分适合企业现场的要求。只能是初步的尝 试,下一步我们的规划是在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帮助下,科学、规范地制订 专业实用人才能力调查表,尽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查和咨询。设立完全符合 现代机电行业要求的能力训练的项目,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实现和企业现场的“0”距 离对接。

  4、加大教材改革和校本教材的建设工作力度。使我们的教材更加适合于我们的 培养目标,更加适合于我们的教学计划,更加适合于我们的实验实训设备,更加适 合于我们的课堂,更加适合于我们的学生。为我们的项目教学法的顺利开展提供最 有力的保证。

  

篇四:机电一体化专业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机电专业调研报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调研报告

  关于课程改革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1、教学模式的改革;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3、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 教学模式的改革 由于机电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前的“一块黑板、一本教案”的 教学模式一不能适应教学要求。因为这种上课模式基本上是以理论 教学为主,对书空讲,学生看不到实物,更不要谈动手操作了;即 使讲授实践技能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的接受效果可想而知。鉴 于此,为了使学生切实掌握零部件工作原理以及维修技能,我们采 用了项目化的理实一体教学;并根据学生差异,实行分层教学。

  1、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其实就是把大化小,由易到难,逐步掌握, 但是这个“小”并不是无目的的小,它要教师从实践维修过程当中 找出来。具体是这样的:我们改变了原来的先讲课(讲结构、讲原 理)后实习而是采用一看、二摸、三拆、四装、五才是为什么。把 一个复杂的汽车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核心部分(发动机、底 盘、电器等部分)。围绕这些项目进行教学。新的知识只有在已经 被掌握的知识的构架上才能被轻松掌握。比如说把汽车作为一个大 的概念时,项目就只能是发动机、底盘、电器设备等具有组合性 的,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大概的整体的了解。这经历了第 一个阶段,接下来可以以发动机为大概念,点火系统、燃油喷射、

   油料供给又可以是其中的项目。最后经历第三阶段:以点火系为大 概念,点火控制模块、传感器又可以作为其子项目。所有的项目之 间必须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和 相互关系。

  2、理实一体化教学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说透了就是理论和实践在一起上。我们 的理解是:以前理论和实践是分开的,上完理论再上实践,但是我 们忽略了一点,即学生在学理论的时候对于所学知识是一片空白, 因此接受知识的速度和效果都不是太好;如果老师在讲理论的同时 能够让学生看到实物,并且可以现场看到老师操作甚至学生自己动 手操作,学生就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那么学生对于老师讲 的东西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这样学起来就可以事半功 倍,而且不容易遗忘。比如在学习“起动机控制电路故障排除”这 部分内容时,我们就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对照电路图、整车电 路,图物联系,首先学生学会了看电路图,学生可以对照电路图上 某段线路找到整车上相应的电路;其次学生可以根据电路图查找故 障,采用顺藤摸瓜找到相对应的故障所在。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教学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根据 学校自身设备,结合市场调研报告,自编一套既能满足学校教学设 备又能符合企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校本教材,实施项目教学法,根据 学生差异,上课时实行目标分层教学,在课堂上改变以教师主讲,

   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多媒体台

  架,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直观的看

  到,学生的理解也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三、 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改革

  我校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积极推进课程结构改革,实行宽基础,

  活模块的课程模式,打破传统科学体系,实行理实一体化。新一轮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下发后,本专业主动开展社会调研,力

  主构件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主体的专业课程实

  施专业课程模块化、综合化、项目化需要,根据项目编写小本教

  材,并配合课程改革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我校课程结构如下:

  文化课

  1、基础平台专业基础课

  课专业课

  程

  结 构

  1、三个专门化方向 2、拓展平台

  A.机床加工 B.数控机床加工 C.焊工 D.设备维修

  四、总结 基于上面的研究和所达成的共2识、,考我证校围绕机电专业课程改革

  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初步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为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课题的研究和取得实质性的效 果,让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具备企业抢手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加 大教学改革的力度,调整并加强了课题组的力量。

  2.重新调整并扩充了学校机电专业指导委员会,并邀请专家为 我们的专业建设进行广泛的调研,聆听专家的意见。在专家的指导 下修正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为我们的学生 和教师做讲座。用企业发展的技术现状来开拓我们的思路。

  3.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大力引进近年来高等学校的机 电专业的毕业生和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另 一方面对我们学校原来的机电专业教师进行再充电和再教育。使得 我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已初步具备实施项目教学的 能力。

  4.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实习基地和友好单位的科技活动。关注行 业技术发展的前沿,结合当前的工作,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 革上,作较为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对于在生产实践和教学活动中形 成的经验和感受,及时总结。形成可供团队共享的成果。

  5.在教材建设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寻找技术资料和自行编写和 学校实习实训设备相配套的校本教材。以提高教材和教师、设备、 学生的结合程度,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目前已经完成的校本教材 有:

   6.为提高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效果,增加教学过程的信息量,增 加教学过程中的可调整性,要求专业教师自行制作适合学生学习能 力并配套我们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课件。

  7.根据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和教师能力的条件,在实训中心和 实习工厂中尝试项目教学。

  10.由于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强大的实 验平台的使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了较大的进展。特别 是和现代行业同步的实验设备的运用,不但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 理论学习和运用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虽然我们已经开始课题的研究和探索,并作了一定范围的尝试, 但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达到项目教学的预期目标,至少在以下 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续加强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建设和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利用各种资源,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多方面、多渠道发 现和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聘请行业中有一定知 名度的专家作客座教授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提高我们的教师对 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继续执行教师的暑假工厂实践,提高教师对 新技术、新装备的使用能力,保证教师对项目教学法的驾御能力。

  

篇五:机电一体化专业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宿城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社会调研报告

  机械加工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机械加工技术的应用 是提高现代化制造业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昀重要手段,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加 工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加工技术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将变得越来越广泛,在各行各业生 产,制造、运行、维修与其它环节中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 产业,而且新技术本身也要形成产业化。

  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围绕这一大趋势,XX 省在“十一五”计划中明确 规划:将把 XX 省建成国际制造业重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三沿”产业带的发展。

  这些新形势对技术技能犁。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等新型的机械加工技术型人才在数量与 质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劳动力市场存在新型、复合型机械加工技术人才的大量短缺 现象。

  近几年,随着整个现代的人才观和人的发展观逐步得到确立,产业结构与行业结构的调 整,我校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明显成绩。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我校的中等职业 教育良好的发展态势与目前长三角制造业飞速发展导致技能型人才的短缺有关。随着发展速 度的逐渐稳定、社会对毕业生要求的提高,省内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招生和就业竞 争必将加剧,这成为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对日 益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决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 相适应的关键问题,坚持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向, 改变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实践与理论相脱离和教学模式 落后的状况,使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向纵深发展,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有针对性 地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以增强其社会竞争力和社会生存能力。为了满 足本地区社会发展对机电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最近,我们深入十多家用人单 位,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一.调研活动情况 (一)调研概况 2009 年 11 月,我校组织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了凋研(主要调研企业情况见 一览表)。调研小组对现代企业的设备情况、技术力量、产品类型和质量、人才构成情况进行 了考察,并围绕在岗职校生的爱岗敬业,学习精神,知识应用能力、专业耩础知识.专业发 展趋势、动手能力,职校生在企业成才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与企业的人事负责人、企业老 总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诚恳听取了企业界对职业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建议。调查表如下:

   (单位) 先生∕女士: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对我们的支持和合作,我们是宿城职业教育中心机

  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课程开发小组。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中职机电一体化专

  业适合工作岗位和就业岗位所需能力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如何更好地培养企业(公

  司)的适用技术应用性人才。您的回答无所谓对错,只要反映您的真实看法。希望

  得到您的大力协助,调查可能要耽搁您一些时间,请您谅解!再次感谢您的协作。

  一、 您认为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

  (所选项打“√”,

  多项选择)

  ( )l 设备安装与调试

  ( )2.设备保养与维护

  ( )3 设备检测与维修

  ( )4.电气维修

  ( )5 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

  ( )6.现场管理

  ( )7 机械加工技术设备改造

  ( )8 普通机械加工设备操作

  ( )9 数控与自动化设备操作

  其它适用岗位:

  二、 您认为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合格的毕业生应具备哪些能力?(所选项打

  “√”,多项选择)(选择后请您再按重要程度排序)

  ( )1 爱岗敬业,文明礼貌,勤思肯钻,身心健康,乐于接受新东西。

  ( )2 能读图和识图

  ( )3 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合理使用技术资料

  ( )4 具备金属加工的基本能力

  ( )5 熟悉低压电器与其控制

  ( )6 熟悉通用设备的电气控制电路

  ( )7 安装调试与维护简单控制设备能力

  ( )8 常用油路与气路分析

  ( )9.计算机应用能力(包括 CAD)

  ( )lO 先进程序控制设备应用能力

  ( )11 常用机械加工技术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

  其它:

  附录:请问

  企业性质:

  企业职工人数: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1.调查企业 针对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本专业所覆盖就业岗位群的分布情况和合格毕业生需要

  具备的职业能力情况,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主渠道已经从国营企业转向用人机制 灵活、发展势头良好的民营,外资、私营企业,因此,调查把民营、外资、私营企业作为主 要调查对象,以求充分反映学生就业去向的变化。

  调研企业一览表

  企业情况

  可成科技(XX) XX 恒力电机集团股份

  企业性质

  外资 股份制

  企业 主要产品 类型 大型 铝镁合金与相关模具 中型 直流电动机、电机

  XX 常发集团 XX 精科互感器

  民营 私营

  中型 蒸发器、冷凝器 中型 精密件

  宿迁武田工业 XX 科固电器

  外资 民营

  大型 精密件 中型 精密件

  璨宇光学(XX)

  民营

  中型 精密件

  XX 华宝通讯

  民营

  中型 精密件

  XX 箭鹿集团

  国营

  大型 服装、纺织

  宿迁苏源铁塔

  国营

  中型 供电铁塔

  2、部分调研企业概况

  可成科技(XX):

  可成科技(XX)由 XX 可成 100%转投资,注册资金 3334 万美金,于 2001 年 4 月成立,2002

  年 8 月开始投产,同年 10 月取得 IS09000 认证.提供镁合金,铝合金,锌合金的压铸,可成

  科技拥有 125 吨到 500 吨镁合金压铸机,铝合金压铸机,锌合金压铸机,CNC 钻削中心,CNC

  车床,振动研磨设备,超音波清洗机,液态氮除毛边机,10 万级无尘室液体机械手臂喷漆线,

  10 万级吊挂式液体涂装线,粉体涂装线,丝网印刷机,移印机,组装测试线等.同时三次元

  测量仪,材料分光仪,盐雾测试机,金相显微镜,色差机,表面粗燥度机,膜厚测试机,光

  泽度机等检验设备。该公司于 2008 年 6 月与我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XX 常发集团:

  XX 常发集团是一个综合型产业集团,现有员工 5200 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500 余人,

  下属主要生产企业有:XX 常发制冷股份、XX 常发动力机械、XXXX 柴油机、XX 威格特农

  业装备、XX 常发置业等。集团主导产品有冰箱、空调用蒸发器、冷凝器和“常发”牌机械

  加工技术产品。2001 年被评为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同年“常发”牌商标被评为

  “XX 省著名商标”;柴油机产品被评为“XX 省名牌产品”;2002 年“常发”商标被国家商标

  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获得国家工商总局“中国首批 520 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农业部“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荣誉称号,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是确保到 2008 年实现销售 收入 80 亿元。

  宿迁武田工业:

  宿迁武田工业是中日合资企业,该公司生产设备十分先进,大部分机械设备都是从国外 进口,公司现有数控加工中心 10 台,数控铣床 25 台,各种机械设备总价值达 2600 多万元。

  该公司 2007 年 3 月与我校建立合作关系,成为我校校外实习基地,我校毕业生王昆已成为该 公司副总经理,不少学生已成为该公司技术骨干。

  XX 科固电器:

  XX 科固电器主要研发、生产、销售电机换向器,现已成为中国最具规模与实力的换向 器生产厂家之一。该公司于 2009 年 9 月与我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是我校数控、模具、电子 专业学生实习基地。

  宿迁苏源铁塔:

  宿迁苏源铁塔是隶属于泗阳供电局的公办企业,1999 年 2 月投产,总投资 2500 多万元, 生产主产品为供电铁塔。公司内拥有车床 20 台,磨床 5 台,刨床 3 台,线切割机 2 台,锻压 机 5 台,一条 BL2020 型数控型钢联合生产线等,可同时容纳 50 位学生实习,该公司是宿迁 市明星企业,年创产值 1.5 亿多元,是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基地。

  3、调查人员对象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形武主要以问卷调查和企业走访方式为主,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专业 教师专人访谈和请被调查者填表形式,主要调查对象是企业一线技术主管和人力资源部负责 人,这些管理者比较熟悉企业岗位人力的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以与录用人员的现实表现,对 企业用人素质要求比较明确,尤其是从事一线生产人员素质要求,反映的意见和评价有比较 充分的依据。在调查中我们为访谈准备了一些问题,如企业一线操作、维护和技术人员的组 成情况.本校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企业紧缺人才情况.企业的发展、企业对中职毕业生能 力欠缺方面的要求等。

  企业人才构成现状:

  (1)人才来源渠道:调研表明,企业现有机械加工技术人才中绝大部分直接从中职、高职 和大专院校学生中招收,从社会招聘的人员和企业自行培养的人员较少。

  (2)人才的学历组成:调研表明,企业人才学历主要包括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大专学 历、中职学历等,人员整体平均年龄低。一线操作人员大部分是中等职校生;一线管理人员 是高职学生、专科生与少量中职生;技术岗位和决策层人员主要由本科生、硕士生等高层次 精英人才组成。

  (3)企业对人才的总体要求:调研表明企业对中职毕业生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较高,要求 学生具有好的非智力素质(如正确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 度);具有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具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 基础技能;具有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与应变、创新能力。

  (4)企业短缺人才:调研表明,企业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高级技能的高层次人才明显不足, 企业急需这一类人才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对于高新技术含量高的设备的维护和维 修人员的需求将长期紧缺,企业急需这一类人才来维护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传统机械的熟

   练操作工人仍很短缺。

  (5)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所开放的岚位分布如

  下图所示。

  由岗位群分布图反映的情况可知,机械加工技术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

  要在生产一线操作、设备调试,维护与维修等工作,也有部分营销与售后服务和现场管理工 作。根据调查,企业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安排有一定的变动性,一般企业对新 进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设备的加工操作并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 l 到 2 年 后,其中有一部分换岗从事设备维修,包括机械和电气维修。随着机械加工技术一体化设备 的普与,电气维修岗位还将逐年增加。另外,规模较大的企业对毕业生基础知识和发展后劲 比较看重,而小型企业则普遍重视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能力。

  二,调查结果的启示

  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我们设计了如下表格(见表-1), 被调查企业反馈的意见可以看出,对毕业生的评价有。

  表 1 企业对毕业生评价调查(百分比)

  对近几年从高职院校毕业的职工的评价

  好

  较好

  一般

  差

  适应环境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敬业精神 安全和保护意识 技术资料的表达能力 设备操作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质量意识 外语知识 人文素质 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综合评价

  92.5% 83% 93% 95% 82% 87% 75% 87% 85% 90% 45% 82% 87% 85%

  5.4% 12% 10% 5% 11% 13% 15% 13% 15% 5% 10% 10% 7% 9%

  2.1%

  4%

  1%

  5%

  2%

  5%

  2%

  10%

  3%

  2%

  25%

  20%

  8%

  6%

  4%

  2%

  从表-1 来看,企业认为毕业生在本专业知识方面知识基本恰当,一般能基本满足工作需 要。但是对本专业来说,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是有待加深加强的。另一方面沟通协调以与团队

   合作精神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现代企业非常注重合作意识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在这方面有一

  定的欠缺。外语能力、人文素质、组织协调方面,我院学生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很多

  学生在校的培养和自我养成方面不够。此外,在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

  足,对于不断发展的现代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员工来说,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能力之一,所以在校期间需要加强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当前的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和

  完善。

  通过对企业的参观调研,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传统职业教育与企业实际生产存在着一定 的差距,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呈现,给我们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很 多机遇和挑战;大部分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满意度不高,如何使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相衔接, 使中职生能尽快适应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是我们在今后职业教育工作中等待研究和解决的 问题。职业学校必须看到自己的不足,加大改革力度,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现 把我们通过调研产生的一些思考报告如下:

  1.职业教育必须充满信心,有特色地坚定发展下去。从企业调研来看,职业学校的学生 与其它形式的人才相比,在就业上具有以下的优势:

  (1)由于职校学生通过职校的培养培训 后,就直接进入企业,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理念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易于接受 企业的理念和文化,相对于社会其它人才而言,容易管理,稳定性好,利于企业的人文发展。

  (2)职业学校学生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技能,但与企业直接接轨的岗位技能相对不成熟、不 定型,技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企业岗位专项技术和技能的培训上手快,通过企业的再培 养,短期内能涌现出一批优秀现场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能手,缩短了企业培养新人的成本和 周期,保证了企业发展后劲和创新能力。

  (3)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类型多、生源广,给予企 业挑选人才较大空间,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4)随着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不断 深入发展,也急需大量技术型、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这些都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存有较大的 发展空间,中等职业教育还是大有可为的。

  2.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技能型劳动者的培养。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模式,以社会需求目 标,坚持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第一线,推进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课程体系, 突出学生技能与理论的配套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企业 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进一步缩短了企业培养新人的周期。

  3.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与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与企业合作是加强职业教育专 业应用性的捷径,提高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度,加强专业的适用性,必须了解不断发 展的市场经济对于特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 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而企业最了 解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企业的参与使课堂教育能够随时反馈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 与时调整和更新内容,注重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按企业的“订单”安排学生到企业 零距离地进行职业岗位专项技能的实习培训。通过这样的模式,使学生在校学基础知识和技 能,在工厂练岗位技能,既可减少学校在高新设备上的盲目投入,又可真正实现人才与企业 的零距离对接。

   4.宽基础,活模块。作为大类专业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要求毕业生既能掌握机、电、 液(气)、控制的基础知识,又能具备各方向专门化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对于中职学生在 有限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以满足企业的工作要求为依据, 积极吸取企业的建议,考虑机械加工技术企业随时间推移产生的波动性,开展专业课程开发, 调整专业设置方向。采取“大专业小专门化”的形式组织专业课程,即专业设置要体现“宽” 的原则,而小专门化方向要体现先进性、前瞻性、实时性,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结 构中通用的部分构建能力平台,用模块式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习者和企业的要 求。发展和强化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设备维护和维修、装配和维修钳工,传统金工机械的熟 练操作等小专门化方向的建设,学校应在同一基础平台上根据就业市场变化和学生的需求选 择相应的专业方向。

  ,

  5、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出现二 级岗位上岗的情况很多,随着工作技术不断更新,传统的守业观、终身职业观向终身就业机 会观和创业观转变,职业学校必须坚持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教 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形成转岗、创业的基本素养。教学计划要以“必须够用,兼 顾发展’’为出发点安排文化基础课;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技能为目标, 调整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实验实习课的比例,加大技能培训的比例,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 体的模块化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优秀 的职业素养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加大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比例,改革德育课的内容,引 进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引进企业的环境,强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训练,尤其是就业观念、 职业素养、终身发展能力和观念的教育培养。

  6、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走出以培养教师单项工种操作高等级为培养方向的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误区,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从某一单项技术开始,培养 具有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真正搞好“工程师、教师”型的“双师型”师资 队伍建设。“走出去”即安排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企业高新设备的操作、工艺分析、设备故 障诊断和排除等知识和技能,使教师构建实实在在的 “四新”能力结构;“请进来”即把企 业一线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组织能力较强的工程师请到学校充实教师队伍,调整教师队伍结 构,以此把企业最新的技术、方法,知识、工艺带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从而确保职业学校 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确保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先进性。

  

篇六:机电一体化专业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机电专业企业调查报告

  做好专业与企业的调查,是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天, 以机电专业为例,为大家搜集资料了以下的机电专业企业,希望对 大家有一定帮助。

  机电技术产业的兴隆与否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决定一 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我国把机电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 产业大力扶持。在湖南有许多有名的大型重工企业,像中联重科、 三一重工、湘电集团等这样一些名优企业,这些企业都消费各种重 型机械,在这些机械制造完好后,公司都要对业主进展设备的安装 调试,因此需要许多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人才。因此这次下厂调研主 要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调研为主,理解企业从事该专业的员 工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学生应当学习哪些专业技术知识与技 能才能在毕业时与企业零间隔 的接轨;从而总结出学校应当开设什 么样的专业课程与技能训练才能让学生学有所成,毕业后能逐步的 胜任公司安排的工作。

  (一)、调研对象、时间与组织形式 1、调研对象:三一重工、长丰动力 2、调研人员:全体省级培训机电技术应用类学员及指导教师 3、调研时间:20 日上午 三一重工集团 20 日下午 长丰动力 4、调研主要方式 (1)、全体培训人员及指导教师由企业负责人员陪同在组装厂 房内参观消费组装全过程; (2)、学员在理解企业的一般消费情况后,由指导教师与企业负 责人员组织一次现场答疑。

   (二)、实地调研数据 1、泵送总装部装配车间技术人员分配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三一重工泵送总装部装配车间所需的工种有装配 钳工、装配电工、电焊工、数控机械加工、维修、售后等岗位。

  在泵送制造部泵车装配中心是一条现代化的整车消费线,现有 员工 402 人,泵车消费线分为部装、整车装配两部份,共分为 17 个 工段,消费线节拍时间为 90 分钟,年消费才能为 3600 台,对员工 技能要求如下:

  泵送制造部泵车装配中心员工技能安排:

  实习生:8 人;新员工:6 人;初级工:80 人;中级工:150; 高 级工:90 人;技 师:68 人;高级技师:0 人;合计:402 人。

  2、人 才及学历的调查 从招聘:40%; 企业自行培养:

  10% 从社会招聘:

  30%; 结合办学:

  20% 从本科以上毕业:

  10%; 本科:

  20% 从专科毕业 :

  20% ; 中专及以下:

  50% 3、人才的工作岗位分类 数控技术应用中等职业人才工作岗位分类 蓝领:60%;承担车床、铣床、磨床等机械加工; 灰领 :30%;承担机械管理及安装与维休; 金领:10%;企业一线的工艺员与技术员;

  

篇七:机电一体化专业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宿城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社会调研报告

  机械加工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机械加工技术的应用 是提高现代化制造业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昀重要手段,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加 工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加工技术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将变得越来越广泛,在各行各业生 产,制造、运行、维修及其它环节中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 产业,而且新技术本身也要形成产业化。

  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围绕这一大趋势,江苏省在“十一五”计划中明确 规划:将把江苏省建成国际制造业重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三沿”产业带的发展。

  这些新形势对技术技能犁。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等新型的机械加工技术型人才在数量与 质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劳动力市场存在新型、复合型机械加工技术人才的大量短缺 现象。

  近几年,随着整个现代的人才观和人的发展观逐步得到确立,产业结构与行业结构的调 整,我校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明显成绩。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我校的中等职业 教育良好的发展态势与目前长三角制造业飞速发展导致技能型人才的短缺有关。随着发展速 度的逐渐稳定、社会对毕业生要求的提高,省内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招生和就业竞 争必将加剧,这成为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对日 益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决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 相适应的关键问题,坚持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向, 改变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实践与理论相脱离和教学模式 落后的状况,使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向纵深发展,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有针对性 地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以增强其社会竞争力和社会生存能力。为了满 足本地区社会发展对机电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最近,我们深入十多家用人单 位,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一.调研活动情况 (一)调研概况 2009 年 11 月,我校组织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了凋研(主要调研企业情况见 一览表)。调研小组对现代企业的设备情况、技术力量、产品类型和质量、人才构成情况进行 了考察,并围绕在岗职校生的爱岗敬业,学习精神,知识应用能力、专业耩础知识.专业发 展趋势、动手能力,职校生在企业成才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与企业的人事负责人、企业老 总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诚恳听取了企业界对职业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建议。调查表如下:

  精选

   (单位) 先生∕女士: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对我们的支持和合作,我们是宿城职业教育中心机

  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课程开发小组。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中职机电一体化专

  业适合工作岗位和就业岗位所需能力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如何更好地培养企业(公

  司)的适用技术应用性人才。您的回答无所谓对错,只要反映您的真实看法。希望

  得到您的大力协助,调查可能要耽搁您一些时间,请您谅解!再次感谢您的协作。

  一、 您认为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

  (所选项打“√”,

  多项选择)

  ( )l 设备安装与调试

  ( )2.设备保养与维护

  ( )3 设备检测与维修

  ( )4.电气维修

  ( )5 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

  ( )6.现场管理

  ( )7 机械加工技术设备改造

  ( )8 普通机械加工设备操作

  ( )9 数控及自动化设备操作

  其它适用岗位:

  二、 您认为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合格的毕业生应具备哪些能力?(所选项打

  “√”,多项选择)(选择后请您再按重要程度排序)

  ( )1 爱岗敬业,文明礼貌,勤思肯钻,身心健康,乐于接受新东西。

  ( )2 能读图和识图

  ( )3 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合理使用技术资料

  ( )4 具备金属加工的基本能力

  ( )5 熟悉低压电器及其控制

  ( )6 熟悉通用设备的电气控制电路

  ( )7 安装调试及维护简单控制设备能力

  ( )8 常用油路及气路分析

  ( )9.计算机应用能力(包括 CAD)

  ( )lO 先进程序控制设备应用能力

  ( )11 常用机械加工技术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

  其它:

  附录:请问

  企业性质:

  企业职工人数:

  精选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1.调查企业 针对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本专业所覆盖就业岗位群的分布情况和合格毕业生需要

  具备的职业能力情况,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主渠道已经从国营企业转向用人机制 灵活、发展势头良好的民营,外资、私营企业,因此,调查把民营、外资、私营企业作为主 要调查对象,以求充分反映学生就业去向的变化。

  调研企业一览表

  企业情况

  企业性质

  可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外资

  江苏恒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制

  企业 主要产品 类型 大型 铝镁合金及相关模具 中型 直流电动机、电机

  江苏常发集团 江苏精科互感器有限公司

  民营 私营

  中型 蒸发器、冷凝器 中型 精密件

  宿迁武田工业有限公司 江苏科固电器有限公司

  外资 民营

  大型 精密件 中型 精密件

  璨宇光学(南京)有限公司

  民营

  中型 精密件

  南京华宝通讯有限公司

  民营

  中型 精密件

  江苏箭鹿集团

  国营

  大型 服装、纺织

  宿迁苏源铁塔有限公司

  国营

  中型 供电铁塔

  2、部分调研企业概况

  可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可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由台湾可成 100%转投资,注册资金 3334 万美金,于 2001 年 4

  月成立,2002 年 8 月开始投产,同年 10 月取得 IS09000 认证.提供镁合金,铝合金,锌合金

  的压铸,可成科技拥有 125 吨到 500 吨镁合金压铸机,铝合金压铸机,锌合金压铸机,CNC

  钻削中心,CNC 车床,振动研磨设备,超音波清洗机,液态氮除毛边机,10 万级无尘室液体

  机械手臂喷漆线,10 万级吊挂式液体涂装线,粉体涂装线,丝网印刷机,移印机,组装测试

  线等.同时三次元测量仪,材料分光仪,盐雾测试机,金相显微镜,色差机,表面粗燥度机,

  膜厚测试机,光泽度机等检验设备。该公司于 2008 年 6 月与我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江苏常发集团:

  江苏常发集团是一个综合型产业集团,现有员工 5200 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500 余人,

  下属主要生产企业有:江苏常发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常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常州朝阳

  柴油机有限公司、常州威格特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江苏常发置业有限公司等。集团主导产品

  有冰箱、空调用蒸发器、冷凝器和“常发”牌机械加工技术产品。2001 年被评为国家级“重

  合同、守信用”企业;同年“常发”牌商标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柴油机产品被评为“江

  苏省名牌产品”;2002 年“常发”商标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获得国家

  精选

   工商总局“中国首批 520 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农业部“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荣誉称 号,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是确保到 2008 年实现销售收入 80 亿元。

  宿迁武田工业有限公司:

  宿迁武田工业有限公司是中日合资企业,该公司生产设备十分先进,大部分机械设备都 是从国外进口,公司现有数控加工中心 10 台,数控铣床 25 台,各种机械设备总价值达 2600 多万元。该公司 2007 年 3 月与我校建立合作关系,成为我校校外实习基地,我校毕业生王昆 已成为该公司副总经理,不少学生已成为该公司技术骨干。

  江苏科固电器有限公司:

  江苏科固电器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销售电机换向器,现已成为中国最具规模与实 力的换向器生产厂家之一。该公司于 2009 年 9 月与我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是我校数控、模 具、电子专业学生实习基地。

  宿迁苏源铁塔有限公司:

  宿迁苏源铁塔有限公司是隶属于泗阳供电局的公办企业,1999 年 2 月投产,总投资 2500 多万元,生产主产品为供电铁塔。公司内拥有车床 20 台,磨床 5 台,刨床 3 台,线切割机 2 台,锻压机 5 台,一条 BL2020 型数控型钢联合生产线等,可同时容纳 50 位学生实习,该公 司是宿迁市明星企业,年创产值 1.5 亿多元,是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基地。

  3、调查人员对象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形武主要以问卷调查和企业走访方式为主,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专业 教师专人访谈和请被调查者填表形式,主要调查对象是企业一线技术主管和人力资源部负责 人,这些管理者比较熟悉企业岗位人力的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以及录用人员的现实表现,对 企业用人素质要求比较明确,尤其是从事一线生产人员素质要求,反映的意见和评价有比较 充分的依据。在调查中我们为访谈准备了一些问题,如企业一线操作、维护和技术人员的组 成情况.本校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企业紧缺人才情况.企业的发展、企业对中职毕业生能 力欠缺方面的要求等。

  企业人才构成现状:

  (1)人才来源渠道:调研表明,企业现有机械加工技术人才中绝大部分直接从中职、高职 和大专院校学生中招收,从社会招聘的人员和企业自行培养的人员较少。

  (2)人才的学历组成:调研表明,企业人才学历主要包括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大专学 历、中职学历等,人员整体平均年龄低。一线操作人员大部分是中等职校生;一线管理人员 是高职学生、专科生及少量中职生;技术岗位和决策层人员主要由本科生、硕士生等高层次 精英人才组成。

  (3)企业对人才的总体要求:调研表明企业对中职毕业生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较高,要求 学生具有好的非智力素质(如正确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 度);具有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具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 基础技能;具有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及应变、创新能力。

  (4)企业短缺人才:调研表明,企业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高级技能的高层次人才明显不足, 企业急需这一类人才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对于高新技术含量高的设备的维护和维 修人员的需求将长期紧缺,企业急需这一类人才来维护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传统机械的熟

  精选

   练操作工人仍很短缺。

  (5)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所开放的岚位分布如

  下图所示。

  由岗位群分布图反映的情况可知,机械加工技术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

  要在生产一线操作、设备调试,维护与维修等工作,也有部分营销及售后服务和现场管理工 作。根据调查,企业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安排有一定的变动性,一般企业对新 进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设备的加工操作并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 l 到 2 年 后,其中有一部分换岗从事设备维修,包括机械和电气维修。随着机械加工技术一体化设备 的普及,电气维修岗位还将逐年增加。另外,规模较大的企业对毕业生基础知识和发展后劲 比较看重,而小型企业则普遍重视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能力。

  二,调查结果的启示

  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我们设计了如下表格(见表-1), 被调查企业反馈的意见可以看出,对毕业生的评价有。

  表 1 企业对毕业生评价调查(百分比)

  对近几年从高职院校毕业的职工的评价

  好

  较好

  一般

  差

  适应环境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敬业精神 安全和保护意识 技术资料的表达能力 设备操作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质量意识 外语知识 人文素质 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综合评价

  92.5% 83% 93% 95% 82% 87% 75% 87% 85% 90% 45% 82% 87% 85%

  5.4% 12% 10% 5% 11% 13% 15% 13% 15% 5% 10% 10% 7% 9%

  2.1%

  4%

  1%

  5%

  2%

  5%

  2%

  10%

  3%

  2%

  25%

  20%

  8%

  6%

  4%

  2%

  从表-1 来看,企业认为毕业生在本专业知识方面知识基本恰当,一般能基本满足工作需 要。但是对本专业来说,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是有待加深加强的。另一方面沟通协调以及团队

  精选

   合作精神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现代企业非常注重合作意识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在这方面有一

  定的欠缺。外语能力、人文素质、组织协调方面,我院学生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很多

  学生在校的培养和自我养成方面不够。此外,在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

  足,对于不断发展的现代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员工来说,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能力之一,所以在校期间需要加强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当前的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和

  完善。

  通过对企业的参观调研,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传统职业教育与企业实际生产存在着一定 的差距,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呈现,给我们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很 多机遇和挑战;大部分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满意度不高,如何使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相衔接, 使中职生能尽快适应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是我们在今后职业教育工作中等待研究和解决的 问题。职业学校必须看到自己的不足,加大改革力度,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现 把我们通过调研产生的一些思考报告如下:

  1.职业教育必须充满信心,有特色地坚定发展下去。从企业调研来看,职业学校的学生 与其它形式的人才相比,在就业上具有以下的优势:

  (1)由于职校学生通过职校的培养培训 后,就直接进入企业,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理念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易于接受 企业的理念和文化,相对于社会其它人才而言,容易管理,稳定性好,利于企业的人文发展。

  (2)职业学校学生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技能,但与企业直接接轨的岗位技能相对不成熟、不 定型,技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企业岗位专项技术和技能的培训上手快,通过企业的再培 养,短期内能涌现出一批优秀现场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能手,缩短了企业培养新人的成本和 周期,保证了企业发展后劲和创新能力。

  (3)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类型多、生源广,给予企 业挑选人才较大空间,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4)随着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不断 深入发展,也急需大量技术型、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这些都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存有较大的 发展空间,中等职业教育还是大有可为的。

  2.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技能型劳动者的培养。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模式,以社会需求目 标,坚持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第一线,推进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课程体系, 突出学生技能与理论的配套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企业 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进一步缩短了企业培养新人的周期。

  3.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与企业合作是加强职业教育专 业应用性的捷径,提高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度,加强专业的适用性,必须了解不断发 展的市场经济对于特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 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而企业最了 解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企业的参与使课堂教育能够随时反馈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 及时调整和更新内容,注重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按企业的“订单”安排学生到企业 零距离地进行职业岗位专项技能的实习培训。通过这样的模式,使学生在校学基础知识和技 能,在工厂练岗位技能,既可减少学校在高新设备上的盲目投入,又可真正实现人才与企业 的零距离对接。

  精选

   4.宽基础,活模块。作为大类专业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要求毕业生既能掌握机、电、 液(气)、控制的基础知识,又能具备各方向专门化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对于中职学生在 有限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以满足企业的工作要求为依据, 积极吸取企业的建议,考虑机械加工技术企业随时间推移产生的波动性,开展专业课程开发, 调整专业设置方向。采取“大专业小专门化”的形式组织专业课程,即专业设置要体现“宽” 的原则,而小专门化方向要体现先进性、前瞻性、实时性,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结 构中通用的部分构建能力平台,用模块式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习者和企业的要 求。发展和强化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设备维护和维修、装配和维修钳工,传统金工机械的熟 练操作等小专门化方向的建设,学校应在同一基础平台上根据就业市场变化和学生的需求选 择相应的专业方向。

  ,

  5、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出现二 级岗位上岗的情况很多,随着工作技术不断更新,传统的守业观、终身职业观向终身就业机 会观和创业观转变,职业学校必须坚持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教 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形成转岗、创业的基本素养。教学计划要以“必须够用,兼 顾发展’’为出发点安排文化基础课;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技能为目标, 调整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实验实习课的比例,加大技能培训的比例,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 体的模块化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优秀 的职业素养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加大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比例,改革德育课的内容,引 进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引进企业的环境,强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训练,尤其是就业观念、 职业素养、终身发展能力和观念的教育培养。

  6、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走出以培养教师单项工种操作高等级为培养方向的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误区,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从某一单项技术开始,培养 具有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真正搞好“工程师、教师”型的“双师型”师资 队伍建设。“走出去”即安排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企业高新设备的操作、工艺分析、设备故 障诊断和排除等知识和技能,使教师构建实实在在的 “四新”能力结构;“请进来”即把企 业一线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组织能力较强的工程师请到学校充实教师队伍,调整教师队伍结 构,以此把企业最新的技术、方法,知识、工艺带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从而确保职业学校 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确保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先进性。

  精选

  

篇八:机电一体化专业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关于机电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机电专业市场调研报告怎么写?为了适应我省经济建设的高速

  发展,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等

  教育体制改革,为此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机电专业市场调研报告相关资

  料,欢迎阅读!

  机电专业市场调研报告篇一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简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 技

  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技术应用专

  业,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

  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

  运动的控制。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机电技术,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

  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当前,科

  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机电技术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它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

  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

  能化的技术。其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 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机电技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 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所以说,一件真正 意义上的机电技术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 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因而, 机电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机械设备向 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工业、农业、交通、 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 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 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技术产品的功能,除了 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 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 的机电技术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 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 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技术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 技术人员。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为江苏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天独厚的条件,连云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校机电类专业的建设

  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

  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

  尤其是机电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

  机电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

  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

  技术。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校

  领导带领有关专业老师调研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公司,还走访了一些很

  有发展前景的科研单位及兄弟职业学校,如南京巨森自动化设备有限

  公司、苏州生益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七一六研究所、连云港中远造

  船公司(集团)、连云港市富文实业有限公司、连云港千樱医疗设备有

  限公司、连云港北方变速器有限责任公司、连云港锻压机床制造公司、

  连云万通机械厂等企业,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

  发展微电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仪表、电子专用

  设备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

  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

  质高,具备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 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 年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 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 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

  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 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 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 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需求,我校对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为着眼 点,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 性、整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 电技术设备的使用、制造、维修、检测、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 进行机电产品的维修及设备的操作及维护等实际技术。它是我校对社 会需求做出的快速反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状况是同步的。

  这一措施适应了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适应了企、事业单位对人 才的需求,适应了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改后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4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课程的整合

  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

  明显的具有复合型人才特色。

  机电专业市场调研报告篇二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与发

  展趋势

  1. 机电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

  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

  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

  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

  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

  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

  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

  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2.我国急需机电技术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机电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前景一

  片光明。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对机电技术人员的需求将会是

  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加大对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迅速扩大在机电技术人才培养 市场的份额。

  3.江苏省以及连云港市需要大量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 近几年,苏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区和 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 机电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为例:广东省大中型 企业中,近几年引进许多国内外先进设备,但真正能使其发挥潜能的 机电技术人员还非常有限。目前,我省技术工人还紧缺,且年龄偏大, 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此,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为满足企业对机电人才的需求,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机电技 术应用性人才。

  4.机电设备维修行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近些年,各高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技术设备的设计、制造和 使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设备,访问非常缺少 维修人员。我省机电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技师水平的技术工人 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6

   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

  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

  辞的义务。

  5.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人才市场,

  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

  业生要到苏南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

  人才的需求量。21 世纪机电技术的新发展及随着我省中、北部

  崛起和战略政策的实施,先进技术的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迫切需要

  大量高素质的机电技术专业人才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一)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 21 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拥

  护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

  素质,面向机电制造行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装调与运行、

  管理营销等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社会需求

  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技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技术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 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不断更新、 变化,新旧工种的更替周期加快,职业流动愈加频繁。作为培养一线 生产和管理岗位人才的中等职业职业学校,更应关注职业需求的变化 趋势。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新的内涵,产品的加 工制造手段也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 以往的学科体系和过细的专业教学已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目前机械行业最缺的人才:一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即既懂技 术又懂管理,能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产品生产,把握企业方向的高级 人才;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三是既懂技术又懂营销,了 解市场行情,又能提出改进意见的人才;四是应用型的技术工人。通 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中等职业职业学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 生走人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后两种人才。

  从几个单位调研的产品中看出,产品科技含量愈来愈高,不但包 括机械、电子、微机、光电技术,还有激光、通信、各种新型传感器 等内容,这些单位的产品已不是某单一技术领域的产品。这些产品已 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用人 要求也随之而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改革和调整正是弥补了这种不足,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8

   并突出了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能适应企业与

  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需求。我们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

  研资料的汇总,发现用人单位急需以下岗位人才。

  机电专业市场调研报告篇三 专业特色

  1、专业历史

  连云港市大港职业教育中心已有十多年机电类专业办学历史,现

  已发展为包括“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电子技术”、“机电技

  术应用”等一系列专业群。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针对制造业对机电一

  体化人才的迫切需要,围绕机电应用技术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独

  立设置的机电类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和专业理论,掌握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现代化生产一线需要的专业

  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一支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的支撑下,多年来,

  积累了宝贵的专业办学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为我校进一步办好机电技术应用,培养高素质机电技术人才,打下了

  良好的基础。

  2.培养模式创新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

  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而产业、企业具有忠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中等职业教育的巨大可利用资源。我们已经认识到中职教育需要行业、 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积极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 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专 业设置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组成 由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 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 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 论证、审核;在此基础上,决定该专业设置与改革方向。

  3.开展产学合作 开展互动性的产学合作。学校、企业共同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这 种深层次的合作,是将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 合作完成,企业已经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主动参与企业 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 企双方资源的有效共享,创新产学合作思路。校、企双方认真梳理产 学合作要素,创造性地提出产学合作办学的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 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通过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 提供宣传窗口、提供订单教育等服务项目中,使企业通过主体专业的 合作项目来实施其“品牌战略” 。而企业因此也反哺学校专业建设,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0

   提供校外实习基地、为设置在校内的实训基地提供了部分仪器设备并

  提供教师挂职锻炼岗位、受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及其它合作项目;在

  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的过程中,企业还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

  能力、解决就业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因而产学合作使教育教学质量

  得以提高,毕业生充分就业。

  4. 双证书培养制度

  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修完教学

  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试、考查合格,按要求完成毕业实习,颁发毕

  业文凭。同时应取得教学计划要求的英语、计算机等级和相应的岗位

  资格证书。双证培养在我校早有实践,并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取

  得了很大成效,毕业生接受双证书培养的比例达到 100%,推动了毕

  业生的就业。

  制定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应根据社会对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实用型人

  才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

  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培养和造就为社会主义建设

  1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毕业后能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技术应用 型人才。

  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爱 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和应 用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和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具 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备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 和健全的体魄。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目标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以转变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争取用 3 年的时 间,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办成特色鲜明、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 求的、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省级示范专业。

  2、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校的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 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为重点,加强专 业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 的中职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把学生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2

   培养成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机电行业中各 种技术岗位群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3、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 要求基础够用、理论能力强、操作技能宽。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基础的理论知识,主 要包括数学知识、机械基础知识、电工电子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 一定的阅读本专业英语技术资料能力。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普通机床 的加工操作能力。

  (3)同时还具备设备安装、调试及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一般故障 的检修能力。

  1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推荐访问:市场需求 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