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7篇

篇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 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 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 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 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 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 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 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 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 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 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 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 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 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 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 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 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 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 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 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 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 行学分制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 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 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 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6.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 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 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 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

  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8.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 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 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9.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 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 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 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 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 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 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 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12.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 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 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 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 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13.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

   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 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 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 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 准。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 量,降低价格。

  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 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 用教材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六、课程评价

  1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 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 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 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 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15.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 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 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 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七、课程管理

  16.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 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 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 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 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 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八、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17.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 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 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九、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18.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 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应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 用,加快实验区的滚动发展,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 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 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 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教育部 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 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

  20.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 费。

  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 支持。对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二及答案(2009 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二及答案(2009 年)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

  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

  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 。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

  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 )

  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 )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

  是指(B )

  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 .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 )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 )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 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 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 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 质。( √ ) 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 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 )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 求了。(× ) 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 极地举手回答。(×) 四、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 习活动的主体(3 分)。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 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 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3 分)。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 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2 分);培养学生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 合作的能力(2 分)。

  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要点: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 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2 分)。第二,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 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3 分)。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 同时,更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 与学的效果(3)。第三,结合教学实践(2 分)。

  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点:第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 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2 分)。第二,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 础性的识记性内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固不可少,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 也不可完全取消(2 分);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 性学习,开展小组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获取多种信 息,并以小作业或长课题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 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6 分)。

  五、论述题(15 分) 29、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 异”的理解。

  要点:(1)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被教育界广泛接 受,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2 分)。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除了 被广泛认同的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这两种智能以外,人们实际上存在着 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思智能等多种智能,只不 过这些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得不完全一样,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长和个 体差异(3 分)。(2)学生个性特长不同是客观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 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5 分)。(3)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客 观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发现其差异,正确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创造条件培养 其特长,同时对学生相对薄弱的方面加强指导和锻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及答案 作者:suzhonglaoyang 日期:2011-6-8 14:47: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8 分)

  1.在西方,最早使用“课程”这个词的是( C )A.赫尔巴

  特 B.亚里士多德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2.实施新课程改革,多一门或少一门课程并不重要,关键是课

  程的( D )

  A.内容要充实 B.方法要现代 C.对象要明确 D.结

  构要合理

   3.“课程标准应有准确的界定,用每一个儿童在完成一个特定

  年级或教育阶段后所必须达到的学习能力来加以描述”。这句话阐述

  的是课程标准的( B )

  A.可评估性 B.可理解性 C.可完成性 D.可伸缩

  性

  4.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合作学习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能否

  (A)

  A.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 B.把该讲的知识讲深讲透 C.把

  学生真正调动起来 D.真正实行启发式的教学

  5.不由外部事规定,而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来

  提出相应的目标。这样的课 程目标叫做( B )

  A.行为目标 B.展开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验

  证性目标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各科的课程标准实验颁

  发于( C )

  A.1999 年

  B.2000 年

  C.2001 年

  D.2002 年

  7.在新课改中,研究性学习一般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

  一直开设到( B )

  A.小学六年级 B.初中三年级 C.高中二年级

  D.高中毕业

  8.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起源于 20 世纪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然而,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课堂并逐渐风行于欧美的时间,则是在(

  B)

  A.50 年代初 B.70 年代初 C.80 年代初 D.9

  0 年代初

  9.按照日本学者广冈亮的说法,适用于熟练性地解决问题,学

  习过程是“计划――习得―― 练习”的教材,叫做( D )

  A.生活教材 B.知性教材

  C.表达教材 D.技术

  教材

  10.学习方式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策略和( D )

  A.学习目标 B.学习方法 C.学习计划 D.学习

  倾向性

  11.以发展学生的自然能力为原则的教材是( D )

  A.知识中心式教材 B.社会中心式教材 C.生活中心式

  教材 D.人本中心式教材

  12.在校本教研的几个核心要素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

  式是( A )

  A.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B.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C.专

  业人员的专业引领 D.申请获得的教育科研项目

  13.教育测量对表现性评价产生兴趣并加以研究,其时间是在 2

  0 世纪的( A )

  A.40 年代 B.50 年代 C.60 年代 D.70 年代

  14.“教学中,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

   谐的课堂心理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句话阐 述了学生发展的( D )

  A.基础目标 B.提高目标 C.加强目标 D.体验 目标

  15.理想的国家课程在学校一级的体现,我们把它叫做( B )

  A.校本课程 B.学校课程 C.地方课程 D.学科课程 16.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师范生,经历着所学理论与实践的“磨 合期”。此时,他正处教 师专业发展的( B ) A.虚拟关注期 B.求生关注期 C.任务关注期 D.自 我更新关注期 17.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第三步骤是( A ) A.资源评估 B.需求分析 C.明确理念 D.优势 评价 18.传统的学习方式最大的缺陷就是,过分地突出和强调了( C) A.传授学习 B.发现学习 C.他主性学习 D.机械 性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 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19.根据《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观点,课程的各个组成成 分包括了( ABCDE )

   A.对学生和社会的假设 B.宗旨与目标 C.内容及其

  选择 D.执行的模式 E.评价

  20.教材编制的基本原理包括( ABCDE )

  A.社会发展原理

  B.面向全体学生原理 C.教材心

  理化原理 D.统整性原理 E.衔接性原理

  21.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性学习。而与自主性学习相对的,则是

  ( ADE )

  A.被动学习 B.接受学习 C.强迫学习 D.机械学

  习 E.他主性学习

  22.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校本研究”中,研究的主体

  是( BC )

  A.上级教研部门 B.校长 C.教师 D.学生

  E.学生家长

  23.有的学者按照课程的类型来分类,将校本课程所开发的

  内容分成了哪几类( ABC )

  A.学科类校本课程 B.活动类校本课程 C.探究类课

  程 D.知识类校本课程 E.能力类校本课程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4.广义的课程

  答: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

  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

  25.学习方式

   答:人们在学习时所具备的中所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一贯 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26.课程的统整性 答: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以防 止学生的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的发生。

  27.表现性评价 答: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完成特定的外部行为表现来评价 学生的评价方法。它是针对传统的纸笔测验而出现的,相对于传统的 测验方式,表现性评价需要学生自己创造出问题的答案或用自己的行 为表现出来展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从规定好的选项中选择出自 己 的答案。

  28.课程内容 答: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 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29.课程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起什么作用 答: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3、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30.“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方面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

   答: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探究问题的兴趣,获得亲身参 与探究活动的体验。

  2、学会观察与发现,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鉴别、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交往,增强合作意识,学会分享经验与信息。

  5、形成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勤于钻研的积极科学态 度。

  6、形成以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的现代人文意识。

  31.本次新课程改革所使用的新教材具有怎样的内容特征 答:1、完全面向全体学生 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当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 3、加强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 4、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5、新教材为教学开创自由的空间 6、新教材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 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 32.为什么说实施新课程标准以后,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深刻 变化 答:

  1、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 领导者;

  2、新课程要求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不是无所不能者;

   3、新课程中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居高 临下的包办者;

  4、新课程中的教师是合作者,而不是孤立者;

  5、新课程中的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 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3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校本研究”,为此需要我 们为它提供哪些保障 答:1、树立以校为本开展教学研究的思想 2、在学校内部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决策机制 3、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发展团队的合作精神 4、专业人员的支持 5、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 6、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五.论述题(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11 分,共 22 分) 34.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体系。

  答: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一.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为了便于操作,学校对学生 的要求应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来表述。学校制定的学习 目标应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对于学科学习 目标,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目标为 例,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来展示课程

   标准对学生学习提出的要求;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学会学习的 技能、扩充并整合知识及沟通技能、思考和推理技能、合作技能及个 人与社会责任等方面。

  二.设计评价工具。大多数情况下,评价工具通常是以 评价表的形式出现的。不仅要反映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表,还要反映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评价表。

  三.对反映学习情况的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这是全面 评价学生的关键任务之一。

  (1)搜集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常用的方法有:

  标准化考试、水平测试、学生工作样例、对学生表现的观察、调查和 访谈等。

  (2)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以形成对学生学习情 况的分析报告,客观地描述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要注意分析尽可能 全面,要明确学生的成就、优势及不足,分析的结果要简洁明了、清 楚。

  四.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根据学生学习状况 的报告,需要确定改进学生学习的要点,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术 语表述出来,并清楚描述对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期望。

  35.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哪些方面的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实 际,分析如何开发这些课程资源。

  答: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的课程资源有:

  一.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

   施和实践基地。

  二.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

  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

  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也可以按资源开发的途径:

  一.开发有限设施我多种功能。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

  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

  二.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用具、器材。

  三.利用各地的自然状况、风土人情。如利用空气,可

  进行有氧运动,利用水,可以开展游泳运动,利用山地,可以开展登 山运动,广阔的自然界更是生物教学的天然“实验室”。

  四.借助发达的信息载体。

  

篇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 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应发挥 各方面的作用,积极实施德育教育。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实施德育教育较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现就几个方面谈一谈。

  1、班主任要努力造就较高的师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 有赖于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在思想、仪表、操行等方面都能显示出较为完美的形象,那么学生和思想也 会为之潜移默化。

  2、注重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是完成智能 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如在进行《詹天佑》一课的教学时,我们要在理解课 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为国作贡献的伟大与自豪。

  3、开好主题班队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围绕德育教育开展的主题班队会是必须的。我认为,开好 德育主题班队会的关键除了选择好主题内容外,选择好方式方法也是非常关键的,比如交流讨论、演讲、 故事会等。

  4、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班主任实施的德育工作和家长的配合教育是十分 重要的,因为除了学校,家庭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

  5、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我坚信,不懂关爱学生的班主任,不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有了对学生的 爱,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就有可能。

  当然,任何工作都是有困难的,实施德育工作也一样。德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有:1、经费的 来源问题。

  我们县是贫困县, 学校的活动经费一直是大缺口, 对德育方面的投入可想而知更是少之又少。

  2、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包括来自社会上的,更多是来自家庭的,有的家长为了生计忙于劳作奔波无暇管教孩 子,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艰难。3、班主任老师的自身职业道德问题。有些班主任不重视自 身的师德修养,难以胜任班主任工作。

  困难固然是难免的,但我认为,只要我们勇于面对,讲究方法,积极创新,循序渐进地进行实施, 那困难将是过眼云烟,德育工作一定能顺利开展,并发挥其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篇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策略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周期。应当始终贯彻“积极进取、稳妥推 进、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实行地方责任制。在改革条件尚 不具备的地区,仍应执行现行课程方案。教育部将组织力量修订现行教学大纲、教材,积极推进教 学改革,为过渡到新课程体系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育部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作为国家级课程改革的常设组织机构,并组成由 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育专家以及教育实践工作者共同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为 课程改革的国家决策提供研究咨询意见,负责新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新课程实验的指导。

  教育部在部分师范大学建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承担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 部门委托的课程改革任务,开展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验,进行课程研究人员及实验教师的培训,提 供课程研究信息和咨询服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当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开展新课程的实验。实验区将分层 推进,滚动发展,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确保 2000-2010 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并运行起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三、教育部在《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已经列出专项 经费用于支持本指导纲要的实施,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承担起课程改革的领导、组织和协 调的职责,比照国家级专项,相应划拨地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四、为了保证新课程体系的实验与推进,必须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对与课程改 革实验有关的中小学校长、教师、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干部和教育科研人员的培训。

  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必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相互配合和衔接, 在培养适应新课程的合 格师资方面,任务更加艰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已经启动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应按照课 程改革的精神,同课程指导纲要的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培养“一专多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中 小学教师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

  通过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职务聘任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并拓宽 教师来源渠道,吸收非师范专业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从教,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各级教研机构今后 10 年的中心工作,要把研究、指导、推进课程改 革作为主要职能,参与制定课程改革方案,开发课程资源,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加强对学校实施课 程的指导,做好相应的调查与评估工作,提供多方面的咨询报告和总结报告。

  省级教研部门要与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专家工作组保持密切联系,并与师范大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建立相应的合作关系。

  发挥其它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我国课程研究的专业队伍。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原则,建立教育部门、教师、学生、 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有效机制。要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扩大社会各界讨论的机会, 引导公众关心和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进一步健全家长委员会和社区共同参与学校课程改

   革的机制。

  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还应当积极参考和借鉴近年来世界各国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有益经验, 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八、继续实施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对于贯彻本指导纲要的课程改革杰出成果,以 及其他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优秀教学成果,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定期组织奖励并加以推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1 年 6 月 7 日) 教基[2001]17 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 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中发[1999]9 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 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 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 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 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 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 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 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 3.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 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 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 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 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 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 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 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6.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 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 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 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 7.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 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 学和评价建议。

  8.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9. 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 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 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 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1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 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 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 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1.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 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 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12. 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 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 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 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13. 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 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 过后,方可编写。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 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 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

  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 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量,降低价格。

   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 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 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用教材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

  六、课程评价

  14.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 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 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 调整课程内容、 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15. 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 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 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 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 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 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 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七、课程管理 16.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 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 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 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 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 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八、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17. 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 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九、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18. 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工作。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应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加快实验区的滚动发展,为过渡到新课程做 好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 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 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教育部

   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 持课程改革。

  20. 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

  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支持。对参加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篇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 一、单选(20 题 20 分) 1、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 ( A.现代教育 B.减负 C ) D.科技教育 )

  C.素质教育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B A.教育政策 C.教育法规

  B.“三个面向” “三个代表” D.素质教育 ) D.活

  3、在课程划分上,与实有课程相对的是( A A.空无课程 动课程 B.隐性课程 C. 分科课程

  4、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通过两种基本途径实施:一是通过 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 A.开设活动课程 术教育 C.边缘学科的开设 D.开设计算机教育课程 B ) B.在其他学科中浸透信息技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性质的是( D ) A.可评估性 可参与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是 ( A ) B.可伸缩性 C.可完成性 D.家长

  A.组织复习,认真考试

  B.问题牵引,有问

   必答

  C.整体规划,系统设计 研究

  D.选取课题,开展

  7、课程标准中,要明确各门学科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 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部分是( D )

  A.前言部分 部分

  B.内容部分 C.评价部分 D.课程目标

  8、下面不是教学大纲弊端的是(

  D )

  A.教学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

  B.评价以考试为主,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C.不利于教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

  D.教学以掌握技能为目的

  9、与自主性学习类似的说法是(

  B )

   A.被动学习 B.主动学习 学习

  C.机械学习

  D.他主性

  10、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C )

  A. 激发学习动机 水平

  B.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

  C.要便于家长课后辅导 D.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索问 题

  11、教材管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 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二者的重合交叉便构成教材管理的 ( B )

  A.范围 质

  B.范围和性质

  C.性质

  D.范围或性

  12、关于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不正确的表述是(

  B )

  A.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

  B.客体取向的课程评

   价

  C.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 价

  D.过程取向的课程评

  13、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 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的课程是( C )

  A.国家课程 课程

  B.学校课程

  C.地方课程

  D.校本

  14、学生档案袋最具代表和教育意义的类型是(

  B )

  A.展示型

  B.理想型

  C.评价型

  D.课堂型

  1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内涵的是 ( D )

  A.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

  B.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 习资源

   C.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D.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础性课程的是( D

  )

  A.语文 操

  B.数学

  C.政治

  D.体

  17、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

  A )

  A.内容

  B.手段

  C.方法

  D.程序

  18、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首次以官 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的文件是( A )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教师培训》

  C.《学校质量》

  D.《今日之教师》

  19、下列说法不符和新课程对教师定位的是(

  D

  )

   A.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的首席” 果的消费者 C.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B.教师是“平等中 D.教师是研究成

  20、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 ” ,而是反省、思考、探索 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是 指( A )

  A.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助

  B.教师集体的同伴互

  C.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

  D.教师培训

  二、多选题(5 题 10 分)

  2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取原则是(

  ABCD )

  A.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与学生的经验联系

  B.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

   C.鼓励动手,重视学生与现代科学发展相联系

  D.注重综合,注意各科知识相联系 E.便于考试得高分

  22、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包括(ABE )

  A.国家 E.学校

  B.地方

  C.农村

  D.城市

  23 、 课 程 实 施 中 学 习 方 式 存 在 问 题 的 原 因 包 括 (ABCDE )

  A.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深入 的原因

  B.通识教育培训方面

  C.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能和技巧

  D.教师对自己在学习方式上角色定位困惑

  E.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的标准

   24、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特征有( ABC

  )

  A.自主 E.死记

  B.探究

  C.合作

  D.默写

  25、 “以校为本” 教研制度的具体实施包括(

  BCDE )

  A.为实践者的知识保密

  B.收集资料和理清情境

  C.形成行动策略 D.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 E.寻找研究的 起点

  三、判断改错题(4 题 24 分)

  26、课程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对)

  27、 学习方式改革的目标包括倡导学生的学习由自主学习 转向他主学习。

  (错)

  改为:

  学习方式改革的目标包括倡导学生的学习由他主学 习转向自主学习。

   28、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 身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对)

  29、学校和家长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

  (错)

  改为:学校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

  四、简答题(3 题 30 分)

  30、简述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p5-6)

  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

  (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 的蓝图;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3)合理的课 程设置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 依据和标准。

  31、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p73-75) 或:怎样认识学生是影响课程标准编制的重要理论基础?

  (1)学生是个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 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4)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32、简述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p158-159)

  (1)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 评价中学会合作(2)以质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价(3)强调 评价问题的真实性与情景性(4)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 结论,而且重视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五、论述题(16 分)

  33、我国对教材管理政策做了哪些改革?(p148-152)

  针对教材管理制度,我国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改革编审制度

  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 ,对教材编 写的资格和条件、教材编写的立项和核准、教材的初审与试验、 教材的审定作出明确规定。

  国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 团体和个人编写符合中小学教学 改革需要的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特别是适合农村地区和少数 民族地区使用的教材。

   2、改革教材出版发行制度

  教材出版和发行将采取公开竞标,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建 立规范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招标投标机制。改革中小学教材 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 实现教材出版发行渠道 的多元化。

  3、加强对教辅材料的管理

  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 ,提 出禁止将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编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 。

  4、降低教材价格

  5、教材版本多样化

  6、国家规定印刷质量标准

  7、贫困地区将免费使用教科书

   一、填空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 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 ” 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 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 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科 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 、 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 于动手)。

  6、 对于学生, 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 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 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 。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 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 、 变革。

  二、选择题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 )

  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注个体差异

  B. 尊重学生人格,关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

   课程

  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初中阶段设置(C )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合课程补充

  D. 分科课程为主, 综

  3、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C )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差分班教学

  B. 将学生分按优、中、

  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的尖子生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生成绩

  B. 更好地提高学

   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的教学水平

  D. 提高每一位教师

  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 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 )

  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 值有机地结合

  C .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利益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

  6、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 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8、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 )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

  三、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 理体系外,还有(ABCD )

  A.改变课程功能 D.改进教学方式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2、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BC)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4、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5、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6.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 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BD )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

  四、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 ×)

  1、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 ) (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 (

  3、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

   课程为主。

  × ) (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 ,形成了教 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 标准。

  (×)

  5、 《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 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趣。

  ×) (

  6、 《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 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 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 ) (

  7、 《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 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 ) (

  8、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 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 )

  9、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

   过程。

  (√)

  10、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 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11、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12、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 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

  13、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 趋势。

  (√)

  五、简答题

  1、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 ,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 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 分) 。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 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 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 学生发展(3 分) 。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

   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2 分)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 分) 。

  2、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 教师角色的理解。

  要点: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 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2 分) 。第二, 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 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 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 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3 分) 。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 时,更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 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 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3) 。第三,结合教 学实践(2 分) 。

  3、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点:第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2 分) 。

  第二,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础性的识记性内容进行必要的记忆

   训练固不可少, 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也不可完全取消 (2 分) ;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 习,开展小组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 获取多种信息, 并以小作业或长课题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 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 的转变(6 分) 。

  4、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位 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

  (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

  (2)倡导全人教育;

  (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5、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 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 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 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 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6、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朱 者赤,近墨者黑” ,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 ,学生 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 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 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 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 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 存在一个“落差” ,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 “落差”非常重要。

  六、论述题

  1、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 关注个体差异”的理解。

  要点:

  (1)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被 教育界广泛接受,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2 分) 。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除了被广泛认同的语言言语智能、数理 逻辑智能这两种智能以外,人们实际上存在着视觉空间智能、音 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思智能等多种智能,只不过 这些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得不完全一样, 这就形成了不同的 个性特长和个体差异(3 分)(2)学生个性特长不同是客观的 。

   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 特长,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 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5 分)(3)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客观存 。

  在,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发现其差异,正确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创 造条件培养其特长,同时对学生相对薄弱的方面加强指导和锻 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5 分) 。

  2、 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 “以学为本” 的设计思想?

  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 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 、 “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

  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 、学习主题”“目 、 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 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 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 “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 ,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 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 和教学平台的支撑。

  

篇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 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 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 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 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 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 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 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 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 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 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 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 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 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 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 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 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 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 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 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 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 行学分制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 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 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 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6.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 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 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 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

  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8.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 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 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9.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 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 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 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 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 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 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 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12.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 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 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 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 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13.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

   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 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 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 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 准。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 量,降低价格。

  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 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 用教材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六、课程评价

  1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 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 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 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 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15.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 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 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

  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 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 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七、课程管理

  16.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 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 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 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 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 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八、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17.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 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 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九、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18.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 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应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 用,加快实验区的滚动发展,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 科学决策的原则, 积极鼓励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的专家、 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 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 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教育部 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 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

  20.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 费。

  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 支持。对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二及答案(2009 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二及答案(2009 年)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 的现状加以改变,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 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 。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 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二、 选择题 (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 ) 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是指(B ) 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 .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分,共 20 分)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 2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

  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 )

  15、 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 )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 18、 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 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 ) ( 19、 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 形成了教材编写、 出版、 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20、 《纲要》 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 只能在语文、 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21、 《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 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 质。( √ ) 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 养目标, 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 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 ) ( 23、 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 求了。(× ) 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 极地举手回答。(×) 四、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 习活动的主体(3 分)。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 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 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3 分)。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 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2 分);培养学生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 合作的能力(2 分)。

  27、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 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要点: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 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2 分)。第二,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 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3 分)。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 同时, 更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 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 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 与学的效果(3)。第三,结合教学实践(2 分)。

  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点:第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 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2 分)。第二,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 础性的识记性内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固不可少, 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 也不可完全取消(2 分);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 性学习, 开展小组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获取多种信 息, 并以小作业或长课题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 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6 分)。

  五、论述题(15 分) 29、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 异”的理解。

  要点:(1)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被教育界广泛接 受,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2 分)。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除了 被广泛认同的语言言语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这两种智能以外,人们实际上存在着 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思智能等多种智能,只不 过这些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得不完全一样, 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长和个 体差异(3 分)。(2)学生个性特长不同是客观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 生不同的个性特点,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5 分)。(3)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客 观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发现其差异,正确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创造条件培养 其特长, 同时对学生相对薄弱的方面加强指导和锻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及答案 作者:suzhonglaoyang 日期:2011-6-8 14:47: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8 分) 1.在西方,最早使用“课程”这个词的是( C )A.赫尔巴 特 B.亚里士多德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2.实施新课程改革,多一门或少一门课程并不重要,关键是课 程的( D ) A.内容要充实 构要合理 B.方法要现代 C.对象要明确 D.结

   3.“课程标准应有准确的界定,用每一个儿童在完成一个特定 年级或教育阶段后所必须达到的学习能力来加以描述”。这句话阐述 的是课程标准的( B ) A.可评估性 性 4.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合作学习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能否 ( A ) A. 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 学生真正调动起来 B. 把该讲的知识讲深讲透 C. 把 B.可理解性 C.可完成性 D.可伸缩

  D.真正实行启发式的教学

  5.不由外部事规定,而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来 提出相应的目标。这样的课 程目标叫做( B A. 行为目标 证性目标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各科的课程标准实验颁 发于( C ) A.1999 年 D.2002 年 7.在新课改中,研究性学习一般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 一直开设到( B ) A.小学六年级 D.高中毕业 8.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起源于 20 世纪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B.初中三年级 C.高中二年级 B.2000 年 C.2001 年 B. 展开性目标 ) D. 验

  C. 表现性目标

   然而,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课堂并逐渐风行于欧美的时间,则是在( B ) A.50 年代初 0 年代初 9.按照日本学者广冈亮的说法,适用于熟练性地解决问题,学 习过程是“计划――习得―― 练习”的教材,叫做( D ) A.生活教材 教材 10.学习方式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策略和( A.学习目标 倾向性 11.以发展学生的自然能力为原则的教材是( D ) A.知识中心式教材 教材 B.社会中心式教材 C.生活中心式 B.学习方法 C.学习计划 D ) B.知性教材 C.表达教材 D.技术 B.70 年代初 C.80 年代初 D.9

  D.学习

  D.人本中心式教材

  12.在校本教研的几个核心要素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 式是( A ) A.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业人员的专业引领 B. 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C. 专

  D.申请获得的教育科研项目

  13.教育测量对表现性评价产生兴趣并加以研究,其时间是在 2 0 世纪的( A A.40 年代 ) B.50 年代 C.60 年代 D.70 年代

  14.“教学中,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

   谐的课堂心理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句话阐 述了学生发展的( D ) A.基础目标 目标 15.理想的国家课程在学校一级的体现,我们把它叫做( ) A.校本课程 B.学校课程 C.地方课程 D.学科课程 B B.提高目标 C.加强目标 D.体验

  16. 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师范生, 经历着所学理论与实践的 “磨 合期”。此时,他正处教 师专业发展的( B A. 虚拟关注期 我更新关注期 17.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第三步骤是( A ) A.资源评估 评价 18.传统的学习方式最大的缺陷就是,过分地突出和强调了( C ) A.传授学习 性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 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19.根据《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观点,课程的各个组成成 分包括了( ABCDE ) B.发现学习 C.他主性学习 D.机械 B.需求分析 C.明确理念 D.优势 B. 求生关注期 ) D. 自

  C. 任务关注期

   A.对学生和社会的假设 选择 D.执行的模式

  B.宗旨与目标 E.评价 ABCDE )

  C.内容及其

  20.教材编制的基本原理包括( A.社会发展原理 理化原理

  B.面向全体学生原理

  C.教材心

  D.统整性原理 E.衔接性原理

  21.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性学习。而与自主性学习相对的,则是 ( ADE ) B.接受学习 C.强迫学习 D.机械学

  A.被动学习 习

  E.他主性学习 22.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校本研究”中,研究的主体

  是( BC

  ) B.校长 C.教师 D.学生

  A.上级教研部门 E.学生家长

  23.有的学者按照课程的类型来分类,将校本课程所开发的 内容分成了哪几类?( ABC ) A.学科类校本课程 程 D.知识类校本课程 B.活动类校本课程 E.能力类校本课程 C.探究类课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4.广义的课程 答: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 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

  25.学习方式

   答:人们在学习时所具备的中所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一贯 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26.课程的统整性 答: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以防 止学生的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的发生。

  27.表现性评价 答: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完成特定的外部行为表现来评价 学生的评价方法。它是针对传统的纸笔测验而出现的,相对于传统的 测验方式, 表现性评价需要学生自己创造出问题的答案或用自己的行 为表现出来展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从规定好的选项中选择出自 己 的答案。

  28.课程内容 答: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 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29.课程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起什么作用? 答: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3、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30.“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方面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

   答: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探究问题的兴趣,获得亲身参 与探究活动的体验。

  2、学会观察与发现,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鉴别、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交往,增强合作意识,学会分享经验与信息。

  5、形成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勤于钻研的积极科学态 度。

  6、形成以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的现代人文意识。

  31.本次新课程改革所使用的新教材具有怎样的内容特征? 答:1、完全面向全体学生 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当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 3、加强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 4、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5、新教材为教学开创自由的空间 6、新教材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 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 32.为什么说实施新课程标准以后,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深刻 变化? 答:

  1、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 领导者;

  2、新课程要求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不是无所不能者;

   3、新课程中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居高 临下的包办者;

  4、新课程中的教师是合作者,而不是孤立者;

  5、新课程中的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 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3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校本研究”,为此需要我 们为它提供哪些保障? 答:1、树立以校为本开展教学研究的思想 2、在学校内部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决策机制 3、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发展团队的合作精神 4、专业人员的支持 5、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 6、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五.论述题(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11 分,共 22 分) 34.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体系。

  答: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一.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为了便于操作,学校对学生 的要求应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来表述。学校制定的学习 目标应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

  对于学科学习 目标,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目标为 例,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来展示课程

   标准对学生学习提出的要求;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学会学习的 技能、扩充并整合知识及沟通技能、思考和推理技能、合作技能及个 人与社会责任等方面。

  二.设计评价工具。大多数情况下,评价工具通常是以 评价表的形式出现的。不仅要反映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表,还要反映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评价表。

  三.对反映学习情况的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这是全面 评价学生的关键任务之一。

  (1)搜集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常用的方法有:

  标准化考试、水平测试、学生工作样例、对学生表现的观察、调查和 访谈等。

  (2)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以形成对学生学习情 况的分析报告,客观地描述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要注意分析尽可能 全面,要明确学生的成就、优势及不足,分析的结果要简洁明了、清 楚。

  四.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根据学生学习状况 的报告,需要确定改进学生学习的要点,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术 语表述出来,并清楚描述对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期望。

  35.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哪些方面的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实 际,分析如何开发这些课程资源。

  答: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的课程资源有:

  一.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

   施和实践基地。

  二.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 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 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也可以按资源开发的途径:

  一.开发有限设施我多种功能。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 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

  二.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用具、器材。

  三.利用各地的自然状况、风土人情。如利用空气,可 进行有氧运动,利用水,可以开展游泳运动,利用山地,可以开展登 山运动,广阔的自然界更是生物教学的天然“实验室”。

  四.借助发达的信息载体。

  

篇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原则、 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宗旨和实施 朱筱新

  六、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采用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种形式。

  可以分为周评、月评、学期总评三种方式。

  评价的汇总,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按 7:3 权重分配。

  实施发展性评价,不论他评还是自评,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有对发展者的详细了解与全面观察。

  发展是主体的积极变化过程,任何变化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能立即完成,所以应审慎了解,全面分析, 会有许多繁琐、反复的测量、观察要求,即使是数量的变化,也需多次同质测量,才能科学判断变化趋势, 因而发展性评价比较麻烦,操作起来工作量较大。第二,对评价者的素质与水平要求较高。作为主观性评 价,作为以定性分析为主的评价,它要求评价者,一能出以公心,不虚美,不隐恶;二能区别现象与本质, 区别一时的失误与本质的发展缺陷,甚至要有本领抓住某些萌芽中的或好或坏的发展因素,对评价者的学 识水平、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也会有大量的工作做来不易。第三,要依靠社会的高 度诚信水平,至少要依靠评价者的社会公信力。一个人自己与自己比,自己对自己评价,不论对错或是否 全面,都是个人的事,不会影响社会大局。由一个机构、一批专家对若干个学生做出发展性评价,甚至进 而以评价结果来甄选人才,那就不仅取决于这些机构、专家自身的水平与修养,更取决于社会对他们的信 任程度,取决于这些机构或人群的公信力。当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尚待完善,当一些机构或人群的公信力尚 待考验时,高利害的发展性评价就很难操作。君不见在高考中确立了百分之五的特招制度以后,社会关注 的焦点全集中在防止滥用特招权力吗?它并不证明特招不好,只说明社会大众对行使特招权力的人或机构 缺乏信任。

  从功能来分,我们把教育评价分为三类:发展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主要特征 从功能来分,我们把教育评价分为三类:发展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这里的“发展”,已 经有了具体含义,有了评价的发展功能(即综合功能)中的含义和“面对的是教育领域”、“目的不是为了淘 汰”、“功利效应是低利害的”等其他类型的评价未必具有的含义。发展性评价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理论依据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 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 分的发展。”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001 年 6 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指出,评价 改革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 能”为目的,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六、评价的方法 目前,各地在进行学生发展性评价中采用的评价方法,既有沿袭传统的评价方法,但赋予新的内涵;

  也有新研制和创新的评价方法,以及正在实验,尚待实践检验的评价方法。

  其中,已被比较广泛应用的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法,主要有表现型评价、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课 堂即时评价、案例评价、阶段性评价、客观性评价、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差异性评价等。

  教育体制改革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一场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先导而带动起来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全面 整体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评价改革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 学实践的功能”为目的,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发展性评价的定义 发展性评价是评价的一种类型,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 最新理念。是在系统地搜集相关评价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教学活动 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

  1999 年 6 月 1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改革现行价出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 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全面启动。

  2001 年 6 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指出,评价 改革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 能”为目的,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科学的发展历程,是人们对教育规律的不断认识的过程,反映了教育科学进步的足迹,教 育评价科学的发展基本是沿着“从关注评价者得主观需要出发”向“关注被评价者的素质发展”的方向前进。

  下边通过这些价值取向来说明发展性评价的特点。在实施发展性评价时,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是以上的“过 程取向”和“主体取向”。

  五、评价的内容

   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制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依据。

  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 实践活动等 6 个方面,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 教育部 2001 年 7 月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 灌输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传统的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状况, 人为地割裂了各种知识的联系, 不利于学生综合 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新一轮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 高度重视课程内容的优化和完善, 其目的在于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 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活科联系发展的, 关注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行研究表明:

  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儿童原有的基础上的没有儿童的主动参与和原有经验的 建构,任何脱离儿童经验的灌输都是低效的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的文盲”P53 建构主义来源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人类的认 知发展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 因此, 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阐述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 律,即能较好地解释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 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评好课 P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科恩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

  基。

  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 他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 称为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儿童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涉 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 过 。

  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 (破立)的循环中得到不断丰富、 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心理学家马洛斯需要层次 评好课 P 美国罗杰斯于 20 世纪六十年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论。罗杰斯认知 灌输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传统的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状况, 人为地割裂了各种知识的联系, 不利于学生综合 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新一轮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 高度重视课程内容的优化和完善, 其目的在于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 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活科联系发展的, 关注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

  江泽民于 1998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一百周年》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 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当今世界、、创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创新开放性 、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一、美国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最有影响日内瓦学派维果斯基 三、后现代主义理论 四、 加德纳“儿童” • 美国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P4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及心理学专家霍华德*加德纳于 1983 年提出 的。加德纳于 1983 年提出,人类至少存在…空间智能以及他后来补充的自然观察技能。受 遗传(内因)和环境(外因)的影响,…有差异的,有的发展早,有的发展晚;智力结构组 合也不同…从关系上讲:智能在相当程度上是独立存在的。智能的独立性…从重要性上讲, “ ” 智能重要,不一定评价 …P52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 元智能理论, 迄今为止已有近年的历史, 已经逐渐成为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 一。多元智能理论人类的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及心理学专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于 1983 年提 出的。

  罗定市 一定 埃得加*富尔《学会生》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后现代主义理论 • • •

  评好课 P7 理念源于哲学

  建构主义理论 后现代主义理论 哲学引论 P317 后现代主义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 潮,…从整体上看,后现代主义反传统思潮,不是偶然。

  哲学引论 P318 许多哲学家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兴起是以利奥塔于 1983 年发表《后现 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为标志的。

  P6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教育评价专家比贝、斯塔克:后现代主义提倡价值 多元,全面参与,共同建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五彩缤纷的 世界应包容每一名学生的奇思妙想。

  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里,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创新开放性 当今世界、、创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创新开放性 、 时代特征 可持续过程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心理学家马洛斯需要层次 美国罗杰斯于 20 世纪六十年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论

   心路历程 马洛斯需要层次 马文厂需要空间 行动决定于思想 改造世界 趋利弊害向善性本善

  我发现:需要不光有层次,还有所侧重;这就使得需要有了空间定位;再加上建构与意识

  流和有效学习;人的心路历程就成了时粗时细,时弯时曲的时空蛇道。主观在天之灵塔斯社 克己奉公

  学习的过程,是不断适应的过程;是开发潜能的过程。

  可持续的,建构的,建设性的才有效,才是有效的学习 理念先进 P 行动决定于思想指南

  

篇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第一部分 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 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1、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 现代化 4、倡导建构的学习 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 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 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 课程结构 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 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 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 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 3、建立 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 3、跨越认知 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 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 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 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 2、信息素养 3、创新与开放思维 4、价值观与道德 教育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 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3、 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 课程结构 4 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 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 课程 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 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 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 2、各 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 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 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 3、构建完善 优化课程内容。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整体、实践、开放、生成、自主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2、面向学 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生活并学以致用 3、推进自我、自然、社会之间联系的整体认识 与体验,谋求三者的和谐发展。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与经验 2、形成自我、社会、自然的整体认识, 发展责任感 3、获得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态度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 力 5、养成合作分享的个性品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遵循的原则: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 2、体现学校的特色 3、 反映这所学校在社区的特色 4、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遵循的原则:1、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2、处 理学校统筹规划与过程展开后生成性目标的关系 3、课内与课外时间的集合使用 4、整合校内外课程 5、 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三大指定领域 6、把信息技术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过程整合起来。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理念:1、整体观 2、多元化 3、过程性。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研究 一、国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1、课题研究的研究性 2、实际应用的设计性 3、社会参观的体验 性 4、社会参与的实践性 5、自我建构性的反思性。

   7 研究性学习价值与反思 一、研究性价值的定位:1、保持探究的兴趣 2、丰富学习的体验 3、养成合作共享的个性品质 4、培 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6、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研究性学习现实价值取向的反思:1、防止成人化 2、功能的过分窄化 3、防止学科化。

  三、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会分享与合作 4、培养科学的态度与科学道德 5、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6、激活各科学习中 的知识储存尝试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研究性学习的内容:1、开放性 2、问题性 3、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 4、层次的差异性。

  五、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1、开展科普讲座 2、帮助选题 3、确定课题与计划 4、开展课题研究 5、 处理结果,撰写报告 6、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1、主体多元化 2、内容方法丰富性、灵活性 3、手段方法多样化。

  七、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1、贯穿整个过程 2、关注学生学习结果 3、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4、方 案的多样化。

   9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1、服务社区 2、走进社会 3、珍惜环境 4、善待自己 5、关爱他 人。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1、亲历性 2、自主性 3、协同性 4、整合性。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评价建议:1、有所侧重 2、贯穿过程 3、学生参与 4、激励功能 1、自评他评 2、定性定量 3、日常观察与成果展示 4、教师家长有关人员结合。

  第三部分 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 10 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框架分析 一、课程标准的界定:1、是对学生进行一阶段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 2、是规定的某一学段的基本要求 3、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可达到的 4、是教材的开发者 5、涉及到三维目标。

  二、框架的具体内容: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术语解释。

  三、课程技术的陈述技术:1、必须是分层次陈述的 2、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结果性、体验性) 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4、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 是教师 5、行为动词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 6、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7、具体的表现程度。

  

推荐访问: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