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6篇

篇一: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

  精品范文模板,值得参考借鉴!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 8 篇

  第1页/共40页

   精品范文模板,值得参考借鉴!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 8 篇

  细则又称实施细则,是有关机关或部门为使所属机关或人员更 好地贯彻执行某一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的详细、 具体的解释和补充。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作业管理优化 实施细则的文章 8 篇 ,欢迎品鉴!

  第 1 篇: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 一、整体构想。

  以市教研室工作规划和学校工作意见为辅导,以提升教学教

  学质量为核心,规范教学行为,创建和谐课堂,优化教研方式, 提升教师团队,深入课堂,服务师生,促进师生全面、可持续成 长。

  二、主要工作。

  深化课程建设,规范教学行为。

  1.严格执行五三一规定,规范学校和教师教学行为。每个老 师都不能占领其他学科,也不能占领学生的休息时间。中午自习、 大课间、阳光体育等不能用于讲课、作业等,要引导学生自学, 认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实施教育,齐 全。进一步实行校园巡逻制度。教师无正当理由,不得随意调课。

  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坐在课堂上或课堂上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在 操场和专用教室上课的学科,中途的纪律也成为巡逻内容之一。

  第2页/共40页

   精品范文模板,值得参考借鉴!

  严格处理体罚和变相体罚或自流现象。

  3.加强小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研究,除定期开展校内

  教育研究活动外,逐渐扩展联片教育研究,提高小学科教育质量。

  4.加强教学评估改革和教学质量监测。本学期重视各学科的

  个别调查和多学科的综合调查,构种评价方式。

  5.进一步优化校本课程建设。教学所、教学研究组、图书室

  等应充分配合校本课程管理者的工作,创造具有彩虹文化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

  加强有效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1.继续做六个认真的工作。本学期将全面试用电子课程。⑴ 设立电子备课领导小组。期初个人提出电子课程准备申请,一学 期后考试准备不符合要求的,恢复手写课程准备。⑶上课时打印 准备课程,把电脑带到教室,有一定一定的教育经验,可以把教 育过程等记录在教材上,作为参考。⑶每周五下午将下周的准备 课程上传到 FTP 相应的文件夹进行准备。在课堂上听课的教师印 刷教案开始上课。

  2.继续实施分工合作式集体准备课,范围仍为教研组长所在 年级。本学期与课堂观察紧密结合,提高课堂准备的有效性。

  3.开展有效课堂主题研究。根据教育局的安排,学校级别的 活动主要是从 8 月到 10 月。认真学习有效课堂学习资料,每个教 师都要写心得。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名师展示课、骨干研讨课、 青年教师报告课等,教师参加的方法是课堂观察、专题研讨和专

  第3页/共40页

   精品范文模板,值得参考借鉴!

  题报告。30 日教研组活动时,各组将活动方案传达给所有老师, 组织有效教室的集中学习和交流。

  4.加强有效作业和有效命题研究。本学期,我们放弃了练习 和测试,也不提供练习样本。如何确保学生的训练量和阶段性检 查效果,是我们老师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我们要以命题反省教 育,分析教育质量,形成改善教育行为的习惯。

  5.继续开展和谐课堂实践研究。有效课程是和谐课程的前提, 因此,本学期和谐课程的研究推进,必须与有效课程的评价紧密 结合,整合资源,提高实效。二是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研究课题, 执行行动。三要加强研讨,尤其是对外汇报,寻求专家指导。

  优化教研方式,提高教研实效。

  1、推广开课活动。除了上课之外,我们还将逐步推进开放 课,规定某一天的所有学科或某一时间的部分学科作为开放课, 任何老师都可以上任何班级。

  2.加强课堂观察的使用。鼓励所有老师参加课堂观察。课堂 观察的主题可以由开课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既可以是自己教 育中的困惑和问题,也可以是尝试和亮点,也可以由教研组根据 研究需要进行商量决定。观察记录填写在《课堂观察笔记》中。

  3.建立 QQ 教学研究组。教研活动、课堂观察结束后,各组 成员可以根据活动心得或整理观察收入,书面交流资料,上传到 各组 QQ 组。可以不定期在 QQ 自由讨论。

  加强教师建设,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

  第4页/共40页

   精品范文模板,值得参考借鉴!

  1.优化教研活动。确定时间,确定人员,规划,过程,系列 化,主题化。根据市教研室的要求,语文、英语、思维品的活动 时间统一为星期二上午,体育、艺术等统一为星期三上午,数学、 综合实践等统一为星期四上午。

  2.继续开展掌握学科能力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是教育设 计、讲义、教育基本工作(例如三字一语、绘图能力、实验操作、 科学技能等)。

  3.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3 年、5 年以内的教师,不仅可 以和中坚教师学习教育能力,还可以和老教师结对,学习普通、 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干劲,24 小时 365 天跟踪学习 1 周或 1 个月。

  4.合理开展师生赛事活动,力争学科间赛事活动均衡化。

  第 2 篇: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 为全面贯彻落实《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 作业管理的指 导意见》、《XX 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 县中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 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精神,进一步规范 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 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 提高学校 作业管理能力,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 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 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5页/共40页

   精品范文模板,值得参考借鉴!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作业的科学规范管理,明确作业规范要求,形成得力 高效的运行措施, 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作业监管与考核机制,从而 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作业管理体 系,助推我县良好教育生态的构 建。

  三、规范要求 1. 作业设计与布置 (1 1 )总量控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 置书面课外作业。可结合教学内容 布置 20 分钟以内的与学生学 习、生活相联系的听说型、活动型作业。三至六年 级书面课外作 业控制在每天 1 小时以内。除语文、数学、英语当天可布置适量 的 书面课外作业外,其他学科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

  (2 2 )精选精编。作业选择与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 关注学科核心素 养和学科思维,体现学科性质。要精选精编具有 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 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 巩固所学、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反对布置 死记硬背、机械 重复的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页成册布置作业。

  (3 3 )分层设计。作业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 的需求,实施分 层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书面 作业层级一般分基础层和提高层 两类,基础一般的学生可只做基 础层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只做提高层作业, 使各层次学生都 有收获。

  2 (4 4 )形式多样。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应设置如课外阅读、

  

篇二: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 指导意见》、《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 实施办法(试行)》 精神,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 展,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以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 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提高学校作业管理能 力, 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促进 学生健康成长。

  二、 工作目 标

  通过对作业的科学规范管理, 明确作业规范要求, 形成得力高效的运行措施, 建立 健全可操作的作业监管与考核机制, 从而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作业管理体系, 助推我 县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

  三、 规范要求

  1. 作业设计与布置

  (1 1 ) 总量控制。

  一、 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

  可结合教学内容布置 20 分钟以内的与学生学习、 生活相联系的听说型、 活动型作业。

  三至六年级书面课 外作业控制在每天 1 小时以内。

  除语文、 数学、 英语当天可布置适量的书面课外作 业外,其他学科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

  (2 2 ) 精选精编。

  作业选择与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 教材, 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和 学科思维, 体现学科性质。

  要精选精编具有针对性、 代表性、 典型性和启发性的习 题, 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 激活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反对布置死记硬 背、 机械重复的作业, 杜绝不加选择地成页成册布置作业。

  (3 3 ) 分层设计。

  作业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满足学生的需求, 实施分层设 计, 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

  书面作业层级一般分基础层和提高层两类, 基础一般的学生可只做基础层作业, 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只做提高层作业, 使各层次学 生都有收获。

  2(4 4 ) 形式多样。

  除了 书面作业外, 还应设置如课外阅读、 对话、 观察、 访

   谈、 操作、 实验等阶段性、 探究性、 实践性的“软性” 作业。

  作业形式应根据学科特 点、 学生学习水平、 年龄特征和兴趣等有所选择、 有所侧重。

  既要有长作业, 又要 有短作业;既要有个性化作业, 又要有小组合作型作业;

  既要考虑前置性作业, 又 要设置课堂作业、 课外作业。

  (5 5 ) 教师下水。

  设置的作业, 教师必须先做一遍, 在充分掌握作业的完成思 路、 所需时间、 难易程度、 容易出错的地方及适宜的学生群体基础上, 做到数量适 中、 难度合理、 科学有效、 针对性强。

  (6 6 ) 规范完成。

  布置的作业, 要求学生做到页面整洁、 格式规范、 字迹工整、 按时完成、 及时订正。

  一、 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年级逐步过渡到用圆珠笔或水笔 书写, 四至六年级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

  作图用铅笔, 并借助作图工具。

  要求学生 认真完成阶段性、 探究性、 实践性等“软性” 作业, 要以适当的形式呈现“软性” 作业 的过程与结果。

  2. 作业批改与评价

  (1 1 ) 及时规范。

  按要求设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 无漏批、 错批现象;

  批改一律 用红笔, 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

  对后进生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

  订正后的作业要及 时进行二次批改;

  一般作业(除作文外) 的批改要求当天完成。

  (2 2 ) 记录典型。

  及时做好学生作业的批改记录, 记录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记录典型错例, 作为辅导与讲评的依据。

  (3 3 ) 定性评价 。

  各学科所有作业实行“等级+评语” 的评价方法, 不仅要有客观公 正的等级评价, 还要有实事求是的鼓励性评语, 肯定成绩, 委婉指出存在的不足, 帮助学生找到纠错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作业评价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 向。

  (4 4 ) 等级双评。

  书面作业要全面实行等级双评制度, 一评作业的正确率, 可分 “A(优秀) 、 B(良好) 、 C(合格) 、 D(待合格) ”四个等级;

  二评作业的态度与习惯, 含 书写端正、 页面整洁、 按时完成等, 可分为☆☆☆、 ☆☆、 ☆三个等级,促使学生养 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 作业辅导与反馈

  (1 1 ) 全程辅导。

  辅导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包括课前、 课中、课后。

  辅导要耐 心细致, 既要弥补知识的缺漏, 又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2 2 ) 个别辅导。

  对作业中的个性问题应个别辅导, 特别要重视对后 20 %学生作 业的辅导, 做到有措施、 有实施、 有总结。

  对具有创新思维、 能力的学生也要重点 指导培养。

  (3 3 ) 设计讲评。及时讲评作业情况。

  共性问题集体讲评, 要对问题的成因进行详 细分析, 提出改进意见与应对策略措施, 突显问题解决的过程, 形成作业讲评设计 写入备课本。

  个别问题单独交流, 注重正面评价、 适时鼓励。

  (4 4 ) 作业展评。

  学生作业中独创的方法要及时推广, 成果共享, 对作业特别好 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 定期进行作业展评, 通过相互欣赏比较, 发 挥榜样的激励引领作用。4. 作业改进与创新 (1) 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校本作业、 设计“软性” 作业。

  (2) 鼓励学校创新作业管理制度, 积极开展“软性” 作业研究。

  四、 运行措施 1. 专题学习宣传, 提高对作业意义的认识。

  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研读《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 见》、《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 行)》 等文件, 加大学习宣传力度, 提高对作业的功能、 意义的认识, 促使教师更 加关注作业的针对性、 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制定项目 方案, 规范教师学生作业行为。

  学校要根据《平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 结合本校实 际, 制定作业常规管理优化方案, 明确工作目标、 规范要求、 运行措施、 工作流 程, 确保作业规范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3. 建立协商制度, 控制协调各科作业总量。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布置协商机制, 按班级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工作, 由专人负 责协调、 控制班级课外作业量, 并有一周作业布置计划, 且按计划认真实施, 确保 每天课外作业学科平衡、总量合理。

  4. 建立报备制度, 把握作业源头的量与质。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报备制度, 把握作业的量与质。

  书面作业一周报备一次, 由教师 报教研组长审核、 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实践性等“软性” 作业一学期报备一次, 教

   师在期初制订实施方案, 报教研组长审核、 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5. 完善检查制度, 加强作业实施过程监控。

  学校要建立并优化作业监管与检查制度, 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 查, 突出对作业设置、 评改、 反馈等环节的全程监控。

  6. 健全考评制度, 强化作业质量监管奖惩。

  学校要对作业考评进行专题研究, 健全作业考核制度。

  在对书面作业进行量化考核的 同时, 要突出阶段性、 探究性、 实践性等“软性” 作业的考评, 做到定性定量相结 合, 过程结果相结合。

  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主要依据。

  7. 加强研究指导, 解决作业实施过程问题。

  学校要开展以作业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 指导帮助教师掌握作业设计、 批改、 分 析、 讲评等技术, 提高运用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

  要加强作业研究, 特别 是阶段性、 探究性、 实践性等“软性” 作业的设计、 实施、 评价研究, 及时解决在作 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要总结和推广作业研究成果、 作业改革典型经验, 着力引导教师从作业改革切入, 改进教学方法, 向作业要质量。

  8. 做好整合文章, 融于教学常规全程管理。

  学校要将作业管理纳入教学常规整体进行管理, 一是与备课管理相结合:

  设置的课内 外作业要在备课中体现, 典型错误分析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

  二是与上课管理相结 合:

  在课堂教学中, 要切实保证课内作业时间与质量;

  三是与评价管理相结合:

  将 作业设计研究融入命题研修, 要以命题的要求设计作业;

  四是与研修管理相结合:作 业研究要纳入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

  五是与资源建设相结合:优秀作业设计应收录于 学校教学资源库, 实现作业研究成果资源共享;

  六是与课程建设相结合:“软性”作业 研究要纳入校本课程、拓展性课程开发工程, 提高作业常规实施质量, 助力核心素养 培养, 促使作业管理功效最大化。

  

篇三: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

  最新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

  为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 导意见》、《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平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 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提高学校 作业管理能力,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 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作业的科学规范管理,明确作业规范要求,形成得力高效的运行措施, 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作业监管与考核机制,从而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作业管理体 系,助推我县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

  三、规范要求 1. 作业设计与布置 (1 1 )总量控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可结合教学内容 布置 20 分钟以内的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听说型、活动型作业。三至六年 级书面课外作业控制在每天 1 小时以内。除语文、数学、英语当天可布置适量的 书面课外作业外,其他学科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

  (2 2 )精选精编。作业选择与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关注学科核心素 养和学科思维,体现学科性质。要精选精编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 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反对布置 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页成册布置作业。

  (3 3 )分层设计。作业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实施分 层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书面作业层级一般分基础层和提高层 两类,基础一般的学生可只做基础层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只做提高层作业, 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

  2 (4 4 )形式多样。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应设置如课外阅读、对话、观察、访 谈、操作、实验等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的“软性”作业。作业形式应根据学 科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等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既要有长作业,

   又要有短作业;既要有个性化作业,又要有小组合作型作业;既要考虑前置性作 业,又要设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

  (5 5 )教师下水。设置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在充分掌握作业的完成 思路、所需时间、难易程度、容易出错的地方及适宜的学生群体基础上,做到数 量适中、难度合理、科学有效、针对性强。

  (6 6 )规范完成。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做到页面整洁、格式规范、字迹工 整、按时完成、及时订正。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年级逐步过渡到用圆珠笔 或水笔书写,四至六年级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作图用铅笔,并借助作图工具。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要以适当的形式呈 现“软性”作业的过程与结果。

  2. 作业批改与评价 (1 1 )及时规范。按要求设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无漏批、错批现象;批改 一律用红笔,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对后进生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订正后的作 业要及时进行二次批改;一般作业(除作文外)的批改要求当天完成。

  (2 2 )记录典型。及时做好学生作业的批改记录,记录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方 法,记录典型错例,作为辅导与讲评的依据。

  (3 3 ) 定性评价 。各学科所有作业实行“等级+评语”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有 客观公正的等级评价,还要有实事求是的鼓励性评语,肯定成绩,委婉指出存在 的不足,帮助学生找到纠错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作业评价语找到自 己前进的方向。

  (4 4 )等级双评。书面作业要全面实行等级双评制度,一评作业的正确率, 可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二评作业的态度与 习惯,含书写端正、页面整洁、按时完成等,可分为☆☆☆、☆☆、☆三个等级,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 作业辅导与反馈 (1 1 )全程辅导。辅导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辅导 要耐心细致,既要弥补知识的缺漏,又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 (2 2 )个别辅导。对作业中的个性问题应个别辅导,特别要重视对后 20 %学 生作业的辅导,做到有措施、有实施、有总结。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也 要重点指导培养。

  (3 3 )设计讲评。及时讲评作业情况。共性问题集体讲评,要对问题的成因

   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与应对策略措施,突显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作业 讲评设计写入备课本。个别问题单独交流,注重正面评价、适时鼓励。

  (4 4 )作业展评。学生作业中独创的方法要及时推广,成果共享,对作业特 别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定期进行作业展评,通过相互欣赏比 较,发挥榜样的激励引领作用。

  4. 作业改进与创新 (1)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校本作业、设计“软性”作业。

  (2)鼓励学校创新作业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软性”作业研究。

  四、运行措施 1. 专题学习宣传,提高对作业意义的认识。

  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研读《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 管理的指导意见》、《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平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 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对作业的功 能、意义的认识,促使教师更加关注作业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制定项目方案,规范教师学生作业行为。

  学校要根据《平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结 合本校实际,制定作业常规管理优化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规范要求、运行措施、 工作流程,确保作业规范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3. 建立协商制度,控制协调各科作业总量。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布置协商机制,按班级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工作, 由专人负责协调、控制班级课外作业量,并有一周作业布置计划,且按计划认真 实施,确保每天课外作业学科平衡、总量合理。

  4. 建立报备制度,把握作业源头的量与质。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报备制度,把握作业的量与质。书面作业一周报备一次, 由教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实践性等“软性”作业一学期报 备一次,教师在期初制订实施方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4 5. 完善检查制度,加强作业实施过程监控。

  学校要建立并优化作业监管与检查制度,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不 定期抽查,突出对作业设置、评改、反馈等环节的全程监控。

  6. 健全考评制度,强化作业质量监管奖惩。

  学校要对作业考评进行专题研究,健全作业考核制度。在对书面作业进行量

  

篇四: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 见》、《XX 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 (试行)》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 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 能,提高学校作业管理能力,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提 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通过对作业的科学规范管理,明确作业规范要求,形成得力高 效的运行措施,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作业监管与考核机制,从而形成一套完善有效 的作业管理体系,助推我县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

  三、规范要求 1.作业设计与布置(11)总量控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 书面课外作业。可结合教学内容布置 20 分钟以内的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听 说型、活动型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课外作业控制在每天 1 小时以内。除语文、 数学、英语当天可布置适量的书面课外作业外,其他学科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 作业。

  (22)精选精编。作业选择与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关注学科核心素 养和学科思维,体现学科性质。要精选精编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 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反对布置 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页成册布置作业。

  (33)分层设计。作业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实施分 层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书面作业层级一般分基础层和提高层 两类,基础一般的学生可只做基础层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只做提高层作业, 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

  2(44)形式多样。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应设置如课外阅读、对话、观察、访 谈、操作、实验等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的“软性”作业。作业形式应根据学 科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等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既要有长作业, 又要有短作业;

  既要有个性化作业,又要有小组合作型作业;

  既要考虑前置性作业,又要设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

   (55)教师下水。设置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在充分掌握作业的完成 思路、所需时间、难易程度、容易出错的地方及适宜的学生群体基础上,做到数 量适中、难度合理、科学有效、针对性强。

  (66)规范完成。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做到页面整洁、格式规范、字迹工 整、按时完成、及时订正。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年级逐步过渡到用圆珠笔 或水笔书写,四至六年级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作图用铅笔,并借助作图工具。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要以适当的形 式呈现“软性”作业的过程与结果。

  2.作业批改与评价(11)及时规范。按要求设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无漏批、 错批现象;

  批改一律用红笔,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

  对后进生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

  订正后的作业要及时进行二次批改;

  一般作业(除作文外)的批改要求当天完成。

  (22)记录典型。及时做好学生作业的批改记录,记录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方 法,记录典型错例,作为辅导与讲评的依据。

  (33) 定性评价。各学科所有作业实行“等级+评语”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有客观公 正的等级评价,还要有实事求是的鼓励性评语,肯定成绩,委婉指出存在的不足, 帮助学生找到纠错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作业评价语找到自己前进的 方向。

  (44)等级双评。书面作业要全面实行等级双评制度,一评作业的正确率, 可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

  二评作业的态度与习惯,含书写端正、页面整洁、按时完成等,可分为☆☆ ☆、☆☆、☆三个等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作业辅导与反馈(11)全程辅导。辅导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 课中、课后。辅导要耐心细致,既要弥补知识的缺漏,又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 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22)个别辅导。对作业中的个性问题应个别辅导,特别要重视对后 20%学

   生作业的辅导,做到有措施、有实施、有总结。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也 要重点指导培养。

  (33)设计讲评。及时讲评作业情况。共性问题集体讲评,要对问题的成因 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与应对策略措施,突显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作业 讲评设计写入备课本。个别问题单独交流,注重正面评价、适时鼓励。

  (44)作业展评。学生作业中独创的方法要及时推广,成果共享,对作业特 别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定期进行作业展评,通过相互欣赏比 较,发挥榜样的激励引领作用。

  4.作业改进与创新(1)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校本作业、设计“软性”作业。

  (2)鼓励学校创新作业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软性”作业研究。

  四、运行措施 1.专题学习宣传,提高对作业意义的认识。

  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研读《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 管理的指导意见》、《XX 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 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对作业的功能、意义的 认识,促使教师更加关注作业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制定项目方案,规范教师学生作业行为。

  学校要根据《XX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结合本 校实际,制定作业常规管理优化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规范要求、运行措施、工 作流程,确保作业规范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3.建立协商制度,控制协调各科作业总量。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布置协商机制,按班级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工作, 由专人负责协调、控制班级课外作业量,并有一周作业布置计划,且按计划认真 实施,确保每天课外作业学科平衡、总量合理。

  4.建立报备制度,把握作业源头的量与质。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报备制度,把握作业的量与质。书面作业一周报备一次, 由教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实践性等“软性”作业一学期报备一次,教师在期初制订实施方案,报教研 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45.完善检查制度,加强作业实施过程监控。

   学校要建立并优化作业监管与检查制度,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不 定期抽查,突出对作业设置、评改、反馈等环节的全程监控。

  6.健全考评制度,强化作业质量监管奖惩。

  学校要对作业考评进行专题研究,健全作业考核制度。在对书面作业进行量 化考核的同时,要突出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考评,做到定 性定量相结合,过程结果相结合。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主要依据。

  7.加强研究指导,解决作业实施过程问题。

  学校要开展以作业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指导帮助教师掌握作业设计、批 改、分析、讲评等技术,提高运用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要加强作业研 究,特别是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设计、实施、评价研究, 及时解决在作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要总结和推广作业研究成果、作业 改革典型经验,着力引导教师从作业改革切入,改进教学方法,向作业要质量。

  8.做好整合文章,融于教学常规全程管理。

  学校要将作业管理纳入教学常规整体进行管理,一是与备课管理相结合:设 置的课内外作业要在备课中体现,典型错误分析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

  二是与上课管理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保证课内作业时间与质量;

  三是与评价管理相结合:将作业设计研究融入命题研修,要以命题的要求设 计作业;

  四是与研修管理相结合:作业研究要纳入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

  五是与资源建设相结合:

  优秀作业设计应收录于学校教学资源库,实现作业研究成果资源共享;

  六是与课程建设相结合:“软性”作业研究要纳入校本课程、拓展性课程开发 工程,提高作业常规实施质量,助力核心素养培养,促使作业管理功效最大化。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 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作业设置:

  学生作业要针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的实际,科学设置。

  1、语文:

  一年级设拼音本(上学期)、田字格、四线田格。二年级设横格本、田字格、

   四线田格,另外设写话本。

  三~六年级设语文作业、大作文、小作文、蓓蕾读书成长记录卡。(本学期在

  写字课堂作业方面,因各年级都配有“未来星”写字本,一二年级的田格本作为 学生写字练习用,三至六年级蓓蕾读书成长记录卡上的“每周一贴”作为写字练 习用,老师批改放在“未来星”写字本上。“每周一贴”可让学生互评。)

  2、数学:

  一~六年级都设数学作业。

  3、英语:

  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设置英语书面作业。三年级上学期可灵活设置口语、听 力等类型的作业。

  4、品德与社会、科学:三—六年级设置实践性作业 5、美术:用配套材料和美术本。

  二、作业布置 1、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 固、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业既要注意深度,又要注意广度。如教学中既要有专项基础训练的作业,又要 有灵活综合性作业。避免机械重复、单调乏味的作业。

  2、作业布置要紧扣教学重点,份量要适量,尽量当堂完成。要针对学生的差 异提出不同的要求。

  3、教师可设置一些图文并茂,具有一定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的作业。也 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教师加以指导,对有创意的作业进行表扬和奖励。

  4、除书面作业外,各学科可根据需要设计阅读、背诵、操作、实验、实践等 方面的作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另外还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 小学各年级家庭作业的时间,设计、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和实践作 业)。

  5、各科具体要求如下:

  (1)语文:低年级主要是字、词、句方面的内容,中高年级主要是词、句、段 方面的内容。每一课和积累与运用要有一次书面作业(略读课文除外)。每次作业 量低年级一般不少于 2 题,中高年级一般不少于 3 题。写字每学期不少于 16 次,

   大作文要严格按积累与运用上的训练要求,每学期不少于 8 次,小作文 可结合课文进行仿写、补写、续写等形式的训练,每学期不少于 8 次。日记

  鼓励学生每周至少 2 篇,养成习惯。读书笔记可以摘抄优美词句和片断,写读后 感,图文并茂,每学期不少于 20 次。

  各年级都要重视口语交际,在课堂、家庭、社会创设交际情境,布置学生自 觉在这些情境中实践、在口语交际课中加以规范、指导和体验。

  (2)数学:每星期 4 次左右,个别内容可在基础训练或配套练习上体现。

  (3)英语: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增强 作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避免随意性。听力、口头、笔头作业的布置要兼顾到所 学知识的巩固与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设计作业时还应兼顾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可适当增加一些录音作业、配画作业、英文歌曲演唱与诗歌 朗诵等趣味性较强的作业。严禁惩罚性作业。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要求每单元 至少 2 次作业,每次约 3-5 行;五年级和六年级要求每单元至少 4 次作业,每次 约 5-8 行。另外,六年级可尝试着设置一些看图写话等类型的小短文写作,以提 高他们的语言输出能力。在设置作业时,力求作业量适中,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 生的标准、规范地书写习惯。

  三、作业要求 1、 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六年级一律用钢笔书写。

  2、对学生作业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作业的习惯:姿势要端正, 做到“三个一”;格式要整齐,书写要认真,按时完成,认真检查、按时收交,有 错就改,不懂就问。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认真分析原因, 耐心教育,促其完成。

  3、簿本要整洁。作业封面在学期初由教师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统一填写。做作 业时,写错的字、词,低年级可用斜线划去,高年级可用删改符号删除,不准涂 黑,不准使用涂改液和改字纸。严禁学生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一题或一页中改 动多处时,应注明作废,重新抄写,不准随便撕作业纸,不允许在老师写批语的 格上书写作业。上次做错的题要在下次做作业前,在上次作业批语的下面写上“订 正”两字,并及时订正完毕。

   4、格式要正确 (1)语文作业及其他小科作业的书写,作业开始,在第一行中间写清课题或某 练习,题号靠左,上下对齐成一纵列,写清题目要求。

  (2)作文书写:题目写在正中,作文正文每段开头空两格,一字占一格(前后 引号各占半格,省略号、破折号均占两格),每行开头,除引号、书名号、括号(均 为前半)和破折号外,不能出现其他标点符号。

  (3)数学作业的书写:做作业时,要在每页中间分开,先用左边再用右边。作 业开头,在第一行正中写明“练习 x”,每题题号靠左,各题题号对齐成一纵列, 低年级一步计算题,每行做一小题,上下题要对齐。脱式计算题每算一步占 一行且等号对齐,应用题作答独占一行,标点符号要写正确。作图要求正确 美观。教师要统一规定图形的位置、大小、标写字母的顺序等。

  阿拉伯数字与外文字母一律用手写体,每个数字、字母各占半字位置。运算 符号、大于号、小于号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冒号、比号、删节号(三个点)均占一 数字位置,小数点置于前后两数字间中下部。

  (4)英语作业的书写:每次作业要求用英语写上课题,课题写在每次作业第一 行的正中,右边写上作业日期(英文格式);书写采用教科书上的手写体字型;字 母书写时要求按字母的笔顺和在四线格中应占的位置书写;单词书写时词与词之 间要求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一个字母的宽度为宜);句子书写时要求大小写及标点 符号要规范。

  四、作业批改:

  (1)教师批改一律用红笔批改。

  (2)教师批改要认真、及时,评价要恰当,提倡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 批语,批语、等次必须写正楷字,发现一个潦草字,视为批改不合格。

  (3)作业批改要使用等级评价或用带有激励性质的标志(如小红花等)进行评 价。

  (4)作业批改要及时反馈(在作业批改手册上做好记录),对作业特别好或有进 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对作业有错的同学要指导他们认真改错,并定期 进行作业展评,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大家的赞扬和榜样的激励下养成良好的作业习 惯。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设 1 本语文作业批改记录,三至六年级语文老师设一本

   作文批改记录。数学、英语各设批改记录。包班的老师、带双班数学或两门大科 的老师和代多年级多班英语的老师可设一本综合性批改记录。

  (5)对学困生的作业要有计划地“面批”、“面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组织 优等生帮助学困生。

  (6)关于作文的批改与讲评:①批改:对超过 45 人的班级(含 45 人,以检查 时的本数为准,每个学生都要有作业),大作文的批改可以采用精批和略批相结合 的办法,精批每次数量的二分之一;低于 45 人的班级全部精批。精批习作须做到:

  改出习作中的错别字及病句,力求使学生习作文从字顺,同时对学生遣词造句、 布局谋篇、选择材料、表现中心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每篇精批的习作要有眉批、 旁批和总批,且旁批不少于 3 条。批语要因人因文而异,具有针对性、指导性、 激励性。略批每次数量的二分之一,要求改出习作中的错别字及病句,力求使学 生习作文从字顺,适当给 1——2 处旁批。精批和略批轮换进行,可以对学生进行 分类,如把全班同学的作业根据习作水平分成 A

  1、A2,B 1、B2,C 1、C2 三个等级六个小组,第一次可精批 A 1、B 1、C1 三个组,略批其他小组;第二次可精批 A 2、B 2、C2 三个组,略批其他小组。依次循环,让学生得到精辟的机会均等,而 且每次都涉及到优良差不同层面的学生。在精批中选准佳篇,在略批中择取共性 问题,以供评讲。小作文的批改,教师可每次抽改数量的三分之一,抽改时要注 意每次都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其余在教师的指导下互批互评,(可参照以上分 组轮换的方法,把学生分成三等九组,保证机会均等。)教师要教给 学生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如:发现错字,在其下面打一个“x”;发现别字, 在别字处加“口”,然后在旁批栏内画一个“冂”;发现病句,在病句下划一条“一 一”;发现错用词语,在错用词语处打一个“?”;发现妙词佳句,可在其下面加上 “。。。。。。”。②讲评:教师,在讲评课上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师和学生的批改内 容,有疑问的地方,可允许学生咨询;同时教师要对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

   加以指导。

  (7)英语作业批改要求:

  教师批改作业的书写要具有示范作用。作业批改的等第用 A、B、C、D 来表示,

  写在作业下一行的右下方。对书写好的或有进步的作业还可以给予“Good!”、 “Verygood!”、“Excellent!”等表扬用语以示鼓励。批改后要求用英文写出批改 日期。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应进行及时、认真地批改,错题或不规范之处应督促学 生订正,教师在作业左下方写上“Correct!”,必要时进行面批。对作业中出现频 率较高的错误,教师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在课上讲评。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工作的 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科学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 就进一步加强我校作业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作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 养的重要方式,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成效,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优化学习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每位教师要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 能,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 学的能力,通过精心组织并有效实施作业,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 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业领导小组:

  组长:杜某某 副组长:李娜郭某某 组员:王某某李敏杜某某 刘某某杜某某赵某某 二、细化要求,确保作业管理的有效落实 1.作业的布置与实施 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 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切实减少简单

   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

  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配置要有梯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 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学校要求各备课组团 队自主编写作业,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和重在合作体 验的项目性作业;鼓励音乐、美术、体育及科技等学科布置适量的实践性作业。

  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 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但不得要求学生家长自行打印作业,不 得通过手机微信和 QQ 群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共同 完成的非实践性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

  2.作业的批改和讲评 (1)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教师应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批改采用 A、 B、C、D 等级制,及时、逐词、逐句、逐题批改作业,批改要用统一的批改符号, 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2)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某某,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应该督促学生订 正,并做好复批工作。同时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

  (3)加强作业讲评的针对性。提倡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教师应及时向学 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予以个别辅导。

  作业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加强拓展和延伸,突出作业中难点的处理, 疑点的解惑,关键点的拓展。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 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

  3.作业的控制与审核 加强作业质量监督。学校学科备课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难易程度 和配置梯度,形成每日备案。教导处定期统计和分析各年级作业布置和完成的质 量及批改情况,定期开展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问 卷调查的分析报告要存档备查。

  加强作业总量监控。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与统筹协调本班 作业总量。做好班级每日作业总量汇总,及时提交学校教导处备案。一、二年级 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 1 小时以内。

   三、加强监管,优化作业管理的保障措施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校本特色的作业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规范要 求,从制度上规范教师和学生作业的行为,建立作业审查每日备案制度、常规检 查制度、批改讲评制度等,从作业的数量、针对性、批改反馈等方面进行制度化 规范。形成以班主任为总协调人的班级各学科作业协商机制,确保学生每天的作 业能做到学科平衡、总量控制、合理分配,并注重学生对作业的反馈。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作业质量、作业批改、作业负担等情况作为 考核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效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主动接受学生家 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作业工作不规范的教师及时督促整改;对在作业设计、 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予以表扬,对工作不力,弄虚 作假,甚至继续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教师,将在校内进行批评教育,并视实际情 况予以师德考核降级处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工作的 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科学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 就进一步加强我校作业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作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 养的重要方式,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成效,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优化学习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每位教师要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 能,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 学的能力,通过精心组织并有效实施作业,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 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业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细化要求,确保作业管理的有效落实 1.作业的布置与实施

  11

   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 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切实减少简单 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

  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配置要有梯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 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学校要求各备课组团 队自主编写作业,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和重在合作体 验的项目性作业;鼓励音乐、美术、体育及科技等学科布置适量的实践性作业。

  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 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但不得要求学生家长自行打印作业,不 得通过手机微信和 QQ 群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共同 完成的非实践性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

  2.作业的批改和讲评 (1)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教师应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批改采用 A、 B、C、D 等级制,及时、逐词、逐句、逐题批改作业,批改要用统一的批改符号, 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2)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某某,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应该督促学生订 正,并做好复批工作。同时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

  (3)加强作业讲评的针对性。提倡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教师应及时向学 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予以个别辅导。

  作业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加强拓展和延伸,突出作业中难点的处理, 疑点的解惑,关键点的拓展。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 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

  3.作业的控制与审核 加强作业质量监督。学校学科备课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难易程度 和配置梯度,形成每日备案。教导处定期统计和分析各年级作业布置和完成的质 量及批改情况,定期开展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问 卷调查的分析报告要存档备查。

  加强作业总量监控。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与统筹协调本班

  12

   作业总量。做好班级每日作业总量汇总,及时提交学校教导处备案。一、二年级 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 1 小时以内。

  三、加强监管,优化作业管理的保障措施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校本特色的作业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规范要 求,从制度上规范教师和学生作业的行为,建立作业审查每日备案制度、常规检 查制度、批改讲评制度等,从作业的数量、针对性、批改反馈等方面进行制度化 规范。形成以班主任为总协调人的班级各学科作业协商机制,确保学生每天的作 业能做到学科平衡、总量控制、合理分配,并注重学生对作业的反馈。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作业质量、作业批改、作业负担等情况作为 考核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效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主动接受学生家 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作业工作不规范的教师及时督促整改;对在作业设计、 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予以表扬,对工作不力,弄虚 作假,甚至继续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教师,将在校内进行批评教育,并视实际情 况予以师德考核降级处理。

  为全面贯彻落实《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 导 意见》、《XX 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 优化实施 办法(试行)》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提升教育教 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提高学校 作 业管理能力,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 有 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作业的科学规范管理,明确作业规范要求,形成得力高效的运行措施, 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作业监管与考核机制,从而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作业管理体 系,助推我县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

  三、规范要求 1. 作业设计与布置 (1 1 )总量控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 业。可结合教学内容 布置 20 分钟以内的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听说型、活

  13

   动型作业。三至六年 级书面课外作业控制在每天 1 小时以内。除语文、数学、 英语当天可布置适量的 书面课外作业外,其他学科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

  (2 2 )精选精编。作业选择与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关注学科核心素 养 和学科思维,体现学科性质。要精选精编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 性 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反对布置 死 记硬背、机械重复的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页成册布置作业。

  (3 3 )分层设计。作业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实施分 层 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书面作业层级一般分基础层和提高层 两 类,基础一般的学生可只做基础层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只做提高层作业, 使 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

  2 (4 4 )形式多样。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应设置如课外阅读、对话、观察、 访 谈、操作、实验等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的“软性”作业。作业形式应根据 学 科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等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既要有长作 业, 又要有短作业;

  既要有个性化作业,又要有小组合作型作业; 既要考虑前置性作 业,又要设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

  (5 5 )教师下水。设置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在充分掌握作业的完成 思 路、所需时间、难易程度、容易出错的地方及适宜的学生群体基础上,做到数 量 适中、难度合理、科学有效、针对性强。

  (6 6 )规范完成。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做到页面整洁、格式规范、字迹工 整、 按时完成、及时订正。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年级逐步过渡到用圆珠笔 或水 笔书写,四至六年级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作图用铅笔,并借助作图工具。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要以适当的形 式呈 现“软性”作业的过程与结果。

  2. 作业批改与评价 (1 1 )及时规范。按要求设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无漏批、错批现象; 批改 一律用红笔,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 对后进生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 订正后的作 业要及时进行二次批改;

  14

   一般作业(除作文外)的批改要求当天完成。

  (2 2 )记录典型。及时做好学生作业的批改记录,记录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方 法,记录典型错例,作为辅导与讲评的依据。

  (3 3 )定性评价 。各学科所有作业实行“等级+评语”的评价方法,不仅要 有 客观公正的等级评价,还要有实事求是的鼓励性评语,肯定成绩,委婉指出存 在 的不足,帮助学生找到纠错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作业评价语找到 自 己前进的方向。

  (4 4 )等级双评。书面作业要全面实行等级双评制度,一评作业的正确率, 可 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 二评作业的态度与 习惯,含书写端正、页面整洁、按时完成等,可分为☆☆ ☆、☆☆、☆三个等级,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 作业辅导与反馈 (1 1 )全程辅导。辅导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 课中、课后。辅导 要耐心细致,既要弥补知识的缺漏,又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 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 (2 2 )个别辅导。对作业中的个性问题应个别辅导,特别要重视对后 20 % 学 生作业的辅导,做到有措施、有实施、有总结。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 也 要重点指导培养。

  (3 3 )设计讲评。及时讲评作业情况。共性问题集体讲评,要对问题的成因 进 行详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与应对策略措施,突显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作业 讲 评设计写入备课本。个别问题单独交流,注重正面评价、适时鼓励。

  (4 4 )作业展评。学生作业中独创的方法要及时推广,成果共享,对作业特 别 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定期进行作业展评,通过相互欣赏比 较, 发挥榜样的激励引领作用。

  4. 作业改进与创新 (1)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校本作业、设计“软性”作业。

  (2)鼓励学校创新作业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软性”作业研究。

  四、运行措施 1. 专题学习宣传,提高对作业意义的认识。

  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研读《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 管理的指导意见》、《XX 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 管理整

  15

   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对作业的功 能、意义 的认识,促使教师更加关注作业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制定项目方案,规范教师学生作业行为。

  学校要根据《XX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结 合本 校实际,制定作业常规管理优化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规范要求、运行措施、 工 作流程,确保作业规范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3. 建立协商制度,控制协调各科作业总量。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布置协商机制,按班级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工作, 由专人负责协调、控制班级课外作业量,并有一周作业布置计划,且按计划认真 实 施,确保每天课外作业学科平衡、总量合理。

  4. 建立报备制度,把握作业源头的量与质。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报备制度,把握作业的量与质。书面作业一周报备一次, 由 教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实践性等“软性”作业一学期报 备一次,教师在期初制订实施方案,报教研 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4 5. 完善检查制度,加强作业实施过程监控。

  学校要建立并优化作业监管与检查制度,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不 定期抽查,突出对作业设置、评改、反馈等环节的全程监控。

  6. 健全考评制度,强化作业质量监管奖惩。

  学校要对作业考评进行专题研究,健全作业考核制度。在对书面作业进行量 化考核的同时,要突出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考评,做到定 性 定量相结合,过程结果相结合。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主要依据。

  7. 加强研究指导,解决作业实施过程问题。

  学校要开展以作业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指导帮助教师掌握作业设计、批 改、分析、讲评等技术,提高运用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要加强作业研 究, 特别是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设计、实施、评价研究, 及时 解决在作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要总结和推广作业研究成果、作业 改革 典型经验,着力引导教师从作业改革切入,改进教学方法,向作业要质量。

  8. 做好整合文章,融于教学常规全程管理。

  16

   学校要将作业管理纳入教学常规整体进行管理,一是与备课管理相结合:设 置的课内外作业要在备课中体现,典型错误分析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

  二是与上 课管理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保证课内作业时间与质量; 三是与评价管 理相结合:将作业设计研究融入命题研修,要以命题的要求设 计作业; 四是与研 修管理相结合:作业研究要纳入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 五是与资源建设相结合:

  优秀作业设计应收录于学校教学资源库,实现作业研究成果资源共享; 六是与课 程建设相结合:“软性”作业研究要纳入校本课程、拓展性课程开 发工程,提高 作业常规实施质量,助力核心素养培养,促使作业管理功效最大化。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工作的 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科学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 就进一步加强我校作业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作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 养的重要方式,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成效,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优化学习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每位教师要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 能,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 学的能力,通过精心组织并有效实施作业,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 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业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细化要求,确保作业管理的有效落实 1.作业的布置与实施 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 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切实减少简单

  17

   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

  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配置要有梯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 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学校要求各备课组团 队自主编写作业,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和重在合作体 验的项目性作业;鼓励音乐、美术、体育及科技等学科布置适量的实践性作业。

  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 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但不得要求学生家长自行打印作业,不 得通过手机微信和 QQ 群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共同 完成的非实践性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

  2.作业的批改和讲评 (1)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教师应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批改采用 A、 B、C、D 等级制,及时、逐词、逐句、逐题批改作业,批改要用统一的批改符号, 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2)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某某,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应该督促学生订 正,并做好复批工作。同时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

  (3)加强作业讲评的针对性。提倡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教师应及时向学 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予以个别辅导。

  作业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加强拓展和延伸,突出作业中难点的处理, 疑点的解惑,关键点的拓展。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 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

  3.作业的控制与审核 加强作业质量监督。学校学科备课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难易程度 和配置梯度,形成每日备案。教导处定期统计和分析各年级作业布置和完成的质 量及批改情况,定期开展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问 卷调查的分析报告要存档备查。

  加强作业总量监控。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与统筹协调本班 作业总量。做好班级每日作业总量汇总,及时提交学校教导处备案。一、二年级 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 1 小时以内。

  18

   三、加强监管,优化作业管理的保障措施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校本特色的作业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规范要 求,从制度上规范教师和学生作业的行为,建立作业审查每日备案制度、常规检 查制度、批改讲评制度等,从作业的数量、针对性、批改反馈等方面进行制度化 规范。形成以班主任为总协调人的班级各学科作业协商机制,确保学生每天的作 业能做到学科平衡、总量控制、合理分配,并注重学生对作业的反馈。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作业质量、作业批改、作业负担等情况作为 考核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效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主动接受学生家 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作业工作不规范的教师及时督促整改;对在作业设计、 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予以表扬,对工作不力,弄虚 作假,甚至继续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教师,将在校内进行批评教育,并视实际情 况予以师德考核降级处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有效教学,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意见》(吴教普 【20**】54 号)和《关于实施精致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吴教【20**】 41 号)文件精神,突出有效训练这一重点,加强并优化作业管理,探索减负增效 新举措,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可持续发展打下坚 实的基础,制定以下管理措施:

  一、明确要求,更新理念。

  作业是中小学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成效,训练学生 思维等多种功能,重视并改进作业,实施有效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 作业管理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之必需;是落实有效教学之必需;是全面提升教学 质量之必需;是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之必需。

  1.优化作业各环节,做到教师“五有五必”与学生“四有四必”。

  (1)全体教师要做到“五有五必”: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练 必评、有错必纠。

  (2)学生要做到“四有四必”:有发必做、有做必真、有评必省、有思必得。

  2.教师在“五有五必”中必须把握“五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作业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内容需符合教学要求,呈 现出启发性、典型性、拓展性的特点,要充分挖掘作业的各种功能:巩固、检查、

  19

   深化、提高、体验和发展功能,以此服务教与学。

  (2)科学性原则。作业训练要充分体现重点、难点,要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

  需求,内容和形式上要注重精、巧、活,质和量上都要有严格要求。

  (3)分层性原则。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果而始,在基础要求上谋求统一,

  在发展要求上务求分层,注重梯度和循序渐进。

  (4)计划性原则。作业训练要有前瞻性,各个阶段作业围绕的重点要在备课

  中体现,在备课组教研活动中要研讨;作业要有全局观念,要加强作业训练的整 体布局,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

  (5)发展性原则。作业要充分蕴含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要挖掘作业 的德育功能,激励学生能通过作业的完成来完善学习的品质和思维的能力。

  3.教师在“五有五必”中必须遵循“五条策略”。

  (1)减量提质。要减少学生作业的总量,提高作业的质量。要按照省教育厅 要求作为最低控制要求。要减少学生作业的科目,有的科目在特定时期不得布置 作业;要减少学生作业的日期,我校将每周一设立“无作业日”,并在学校网站上 予以公示。

  (2)减难增基。要杜绝盲目追求难度来“考学生”“选拔学生”,更不得通过 布置难度大的作业来“为难”“刁难”学生,作业布置难度适当,以学生的实际发 展水平为依据。作业要考虑难易结合,梯度配置,要注重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以训练学生的“双基”,突出基础性,落实基础要求。教师要充分研究、掌握作业 “化难为易”的策略。对困难学生要布置简单、可以独立解决的作业,让学生享 受成功的喜悦。

  (3)减旧倡新。减旧,首先教师要减少自己陈旧“作业观”,要贯彻作业的 “生本”理念;减旧,要彻底减少现成作业的使用,减少“拿来主义”,杜绝采用 现成的训练卷、教辅资料的现象。倡新,首先认识要新,对作业的功能、要求有 新的认识;其次作业布置形式上求新,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多种并, 举每门课都要有适量的课堂作业时间;再者作业的批改、反馈手段求新,采用互 批、面批、小组批等多种做法,实施作业的二次批改;还要在作业评价上求新, 让学生感受做作业不是一项负担,增加作业的主动性。

  (4)减面增点。要克服认为讲过练过学生再错责任不在老师而在学生的“卸

  20

   责”意识导致的“题海训练”。作业要注重重点性和差异性的统一、注重针对性和 基础性的统一,作业布置不求面面俱到,力求抓住重点、基本点;作业讲评不求 题题都讲,要突出核心,对症下药;作业反馈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加强 拓展和延伸,突出作业中难点的处理,疑点的解惑、关键点的拓展。

  (5)减粗增细。要减少作业各个环节的简单粗放、随意而为,而要讲究精耕 细作、步步为营。作业处理中要提高作业的反馈质量,不仅仅停留于简单分析, 而要积极发挥作业矫正作用要加强作业的及时跟进,通过学生对作业的自我纠错、 自我感悟来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二、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充分认识规范学生作业训练管理在学校教学管理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中的' 关键作用,我校加强领导,成立管理小组和督查小组。

  1.管理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各学科教研组长 2.督查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各班主任 三、建章立制,形成合力。

  1.设立“无作业日” 学校设立“每周无作业日”:每周的周五为“无作业日”,并在校园网公示。

  结合苏州市“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的三会精神,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 时间,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通过“无作业日”的设 定,目的于加强教师有效训练的意识,真正更新自己有效教学的理念。

  2.强化作业制度管理 (1)作业年级统一制度。由备课组长负责,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在备课组 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组长安排本周作业布置。作业内容贯彻“五项原则”和“五 条策略”的要求。未经备课组长同意,不得随意布置作业。

  (2)常规检查管理制度。继续加强每月六认真检查,检查结果与绩效工资挂 钩。备课的检查中要强调作业选择、布置、批改、评讲、反思等;重点检查班级

  21

   后进生作业;特别关注作业在质与量上的创新;特别督查“五有五必”和“四有 四必”的情况。

  (3)各层面督查制度。建立由教务处、班主任、学生、家长等几个层面的作 业督查制度,力求从多角度管理监督,强化有效训练行为。督查内容为学生作业 的设计与布置、批改与反馈、作业完成的检查和指导。

  (4)研讨制度。学校要加强教师对作业训练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开展作业 训练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促进作用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推动以教研组、备课组为 单位的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集聚群体的智慧和力量,研究策略。教师要对学生 的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形成学生作业评价机制,学校对教师的作业训练设计、 布置、批改与反馈、讲评与辅导进行评价,形成过程性评价机制,并与教师的评 先评奖及工作绩效等进行挂钩。

  作业是检验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中介,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工具,是 教师通常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 质量管理,规范学生作业管理,根据相关课程改革精神和相关管理条例制定本管 理制度

  一、作业配置。

  1、每学期教研组内教师应开展作业专题研究活动,对教材上的作业开展具体 研究,确定学期内的作业范围、作业要求等基本内容。

  2、教师在安排作业前一般先做作业,将作业分为必做作业和选择作业,作业 安排应根据学生的学情,为学生精心选择作业,作业应保证基础性和时效性,防 止机械重复作业。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和学习能力,为不同层次的 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作业,为不同学生的学习创造不同的作业空间。

  3、作业形式应多样化,根据学科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积极探索作业形式,分 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外实践作业等,学生可以书面、社会实践等形式完成。

  4、学生课堂作业一定要适量适中,一般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十分钟左右的作业 时间,尽量保证课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其中数学作业应每天练习,语文作业应 每学期练习 6~8 篇。

  5、语数等学科教师要协调学生家庭作业时间,一二年级不同。

  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不超过 30 分钟,五六年级控制在 1 小时以内。

  22

   6、严禁老师以写作业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二、写作业。

  7、一二年级学生用铅笔写作业,三年级学生用钢笔, 圆珠笔等书写作业。

  8、教师应根据作业特点规定相应的书写格式,作业书写。

  应强调格式规范,书写清洁,作业本清洁卫生。学生作业错误需要重写的, 可以在错误的问题前打#。作业应该写主题号码,每个主题之间留下一定的距离。

  9、学生作业结束后写:正确:清洁:日期(教师批评评) 10、班级每学期举办优秀作业展示,发挥学生间作业的帮助作用。

  三、作业的批改。

  11.提倡学生作业批准制,通过批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变更。教师对困难学 生的作业进行面对面的批改,面对面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 指导学生纠正作业,加强教师对学生作业状况的及时指导。

  12、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一般采用等级、分数与激励性语言相结合的形式,在 正确和清洁方面评价分别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或者用分数评价,也可以采 用五星等形式。教师在等级、分数评价等基础上,应用激励语言鼓励学生,特别 是习作(作文、日记等)、美术等创作作业,教师应从多方面评价鼓励学生,发挥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13、教师应立即批改作业,批改时一律用红笔,正确作业采用√等形式,对 学生作业中特别精彩的场所,可以采用其他符号和语言提示鼓励。同时,教师对 创意独特的作业应以鼓励和引导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14、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一般在错误的地方使用选择或选择?等形 式指出,一般不采用×指出错误的地方,对于明显写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该在学 生错误的地方出正确的答案,引起学生的注意。

  15、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要求学生及时更正,学生在更正错误 前标上更正二字,按作业基本要求书写,教师应立即更正学生更正的作业。

  16、学习作品的批改有眉批、尾批,学习作品中美丽的语言用指来表示,批 改有目的性、指导性,批改有对学生学习格式、语言等的评价,也有对学生感情 态度价值观的鼓励性评价。

  23

   17、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业,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必须重新评价学生 的作业,同时重新评价学生的评价。学生作文一学期相互批改不超过两次。

  18、作业应及时修改,作文一般在一周内修改完毕,其他作业一般在当天修 改。

  19、教师应在批改过程中创建相关记录,特别是在有独创性和普遍性错误的 地方创建记录,作为说明和指导的依据。

  四、请附上。

  20、本作业主要指学生的课堂作业和教师配置的家庭作业。这个制度是自己 发表的。

  日开始执行,相关事宜由教务处解释。

  作业是检验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中介,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工具,是 教师通常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 质量管理,规范学生作业管理,根据相关课程改革精神和相关管理条例制定本管 理制度 一、作业配置。

  1、每学期教研组内教师应开展作业专题研究活动,对教材上的作业开展具体 研究,确定学期内的作业范围、作业要求等基本内容。

  2、教师在安排作业前一般先做作业,将作业分为必做作业和选择作业,作业 安排应根据学生的学情,为学生精心选择作业,作业应保证基础性和时效性,防 止机械重复作业。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和学习能力,为不同层次的 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作业,为不同学生的学习创造不同的作业空间。

  3、作业形式应多样化,根据学科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积极探索作业形式,分 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外实践作业等,学生可以书面、社会实践等形式完成。

  4、学生课堂作业一定要适量适中,一般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十分钟左右的作业 时间,尽量保证课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其中数学作业应每天练习,语文作业应 每学期练习 6~8 篇。

  5、语数等学科教师要协调学生家庭作业时间,一二年级不同。

  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不超过 30 分钟,五六年级控制在 1 小时以内。

  6、严禁老师以写作业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24

   二、写作业。

  7、一二年级学生用铅笔写作业,三年级学生用钢笔, 圆珠笔等书写作业。

  8、教师应根据作业特点规定相应的书写格式,作业书写。

  应强调格式规范,书写清洁,作业本清洁卫生。学生作业错误需要重写的, 可以在错误的问题前打#。作业应该写主题号码,每个主题之间留下一定的距离。

  9、学生作业结束后写:正确:清洁:日期(教师批评评) 10、班级每学期举办优秀作业展示,发挥学生间作业的帮助作用。

  三、作业的批改。

  11.提倡学生作业批准制,通过批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变更。教师对困难学 生的作业进行面对面的批改,面对面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 指导学生纠正作业,加强教师对学生作业状况的及时指导。

  12、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一般采用等级、分数与激励性语言相结合的形式,在 正确和清洁方面评价分别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或者用分数评价,也可以采 用五星等形式。教师在等级、分数评价等基础上,应用激励语言鼓励学生,特别 是习作(作文、日记等)、美术等创作作业,教师应从多方面评价鼓励学生,发挥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13、教师应立即批改作业,批改时一律用红笔,正确作业采用√等形式,对 学生作业中特别精彩的场所,可以采用其他符号和语言提示鼓励。同时,教师对 创意独特的作业应以鼓励和引导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14、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一般在错误的地方使用选择或选择?等形 式指出,一般不采用×指出错误的地方,对于明显写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该在学 生错误的地方出正确的答案,引起学生的注意。

  15、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要求学生及时更正,学生在更正错误 前标上更正二字,按作业基本要求书写,教师应立即更正学生更正的作业。

  16、学习作品的批改有眉批、尾批,学习作品中美丽的语言用指来表示,批 改有目的性、指导性,批改有对学生学习格式、语言等的评价,也有对学生感情 态度价值观的鼓励性评价。

  17、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业,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必须重新评价学生

  25

   的作业,同时重新评价学生的评价。学生作文一学期相互批改不超过两次。

  18、作业应及时修改,作文一般在一周内修改完毕,其他作业一般在当天修

  改。

  19、教师应在批改过程中创建相关记录,特别是在有独创性和普遍性错误的

  地方创建记录,作为说明和指导的依据。

  四、请附上。

  20、本作业主要指学生的课堂作业和教师配置的家庭作业。这个制度是自己

  发表的。

  日开始执行,相关事宜由教务处解释。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有效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意见(吴教普【20**】54 号)

  和实施精致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意见(吴教【20**】41 号)文件精神,强调有 效培训重点,加强作业管理优化,探索负增效新措施,科学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制定以下管理措施

  一、明确要求,更新理念。

  作业是中小学有效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训练学生思维 等多种功能,重视和改善作业,实施有效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作业管理 是减轻学生过度负担的必要性,是实行有效教育的必要性 1.优化作业各环节,实现教师五有五必和学生四有四必。

  (1)所有教师都要实现五有五必:练习必选、发行必收、收入必改、练习必评、 错误必修。

  (2)学生必须实现四有四必:必须做,必须做,必须做,必须省,必须思考。

  2.教师要在五有五必中掌握五原则。

  (1)目的原则。作业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内容应符合教学要求,具有启 发性、典型性、扩展性的特点,充分挖掘作业的各种功能:巩固、检查、深化、提 高、体验和发展功能,服务教学。

  (2)科学原则。作业训练要充分体现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和教育的实际需求, 内容和形式要注重精致、巧妙、活跃,质量和质量要求严格。

  (3)分层原则。根据材料,因人而异,因果而开始,在基础要求上寻求统一, 在发展要求上寻求层次,注重梯度和阶段性。

  26

   (4)计划原则。作业培训要有前瞻性,各阶段作业围绕的重点要体现在课程准 备中,课程准备组教研活动中要研究的作业要有全局观念,加强作业培训的整体 布局,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五)发展性原则。作业必须充分包含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挖掘作业 德育功能,鼓励学生通过作业完成完善学习质量和思考能力。

  3.教师在五有五必中必须遵循五策。

  (1)减量提高质量。减少学生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 作为最低控制要求。为了减少学生作业的科目,为了减少在特定时期不能配置作 业的学生作业学生作业的日期,我校每周设立无作业日,在学校网站上公开。

  (2)减难增加基础。为了防止盲目追求困难的考生选拔学生,不得通过配置困 难的作业困难困难学生,作业配置困难适当,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作业要 考虑难以结合、梯度配置,重视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以培训学员的双基,突 出基础性,落实基础要求。教师应充分研究和掌握作业难以改变的策略。对于困 难的学生,应该安排简单、可以独立解决的作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3)减少旧建议新建。老化,首先教师要减少自己老化的作业观,贯彻作业的 生本理念,老化,彻底减少现成作业的使用,减少带来主义,消除现成训练卷、 教育资料的采用。倡导新的,首先认识新的,对作业的功能、要求有新的认识, 其次作业配置形式要求新的,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多种,每门课都 要有适量的授课作业时间,并且作业的批改、反馈手段要求新的,采用相互批改、 面部批改、团队批改等多种做法,实施作业的二次批改 (4)减少面增加点。必须克服学生练习过的错误责任不是老师,而是学生的逃 避责任意识引起的问题海训练。作业要重视重点性和差异性的统一,重视目的性 和基础性的统一,作业配置不要求面俱到,要抓住重点、基本点的作业评价不要 求问题,要强调核心,对症疗法的作业反馈不能就问题进行论题,一反三,要强 化扩展和扩展,强调作业中难点的处理,疑点的解惑,重点的扩展。

  (5)减粗变细。为了减少工作各环节的简单粗放、自由,必须精耕细作,逐步 营业。作业处理中要提高作业的反馈质量,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分析中,还要积 极发挥作业矫正作用,加强作业的及时跟进,通过学生对作业的自我纠错、自我 感悟来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27

   二、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充分认识规范学生作业训练管理在学校教育管理和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中'的 重要作用,我校加强领导,成立管理组和审计组。

  1.管理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各学科教研领导。

  2.审计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各班主任。

  三、建立章制,形成合力。

  1.设立无工作日 学校设立了每周工作日:每周星期五为无工作日,在校园网上公开。结合苏州 市会休、会自学、会健体的三会精神,教师要指导学员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员 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员自主发展。通过无工作日的设置,旨在加强教师有效培 训的意识,真正更新自己有效教学的理念。

  2.加强工作制度管理。

  (一)工作年级统一制度。备课组长负责,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在备课组集 体讨论的基础上,组长安排本周的作业配置。工作内容贯彻五项原则和五项战略 的要求。未经备课组长同意,不得随意安排作业。

  (2)常规检查管理制度。继续加强每月 6 认真检查,检查结果与业绩工资有关。

  在准备课程的检查中,必须强调作业的选择、配置、批改、评论、反省等重点检 查班级后的入生作业,特别关注作业的质量和质量创新,特别审查五有五必和四 有四必的情况。

  (三)各级审计制度。建立教务所、班主任、学生、家长等几个层面的作业审 计制度,从多角度管理监督,加强有效的训练行为。审计内容是学生作业的设计 和配置、批改和反馈、作业完成的检查和指导。

  (4)研究制度。学校要加强教师对作业培训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开展作业培 训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促进作用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推进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 位的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聚集群体智慧和力量,研究策略。教师应对学生作业

  28

   进行过程评价,形成学生作业评价机制,学校应对教师作业训练设计、配置、批 改和反馈、评价和指导进行评价,形成过程评价机制,与教师评价的先评价和工 作业绩等相关联。

  一、指导思想。

  从我校实际出发,以宁城县教育局工作要点、任校长期初工作报告为辅导, 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主,以提升能力、提升素质和面向理想课堂三重境界为目标, 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 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员学习方式,以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 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我校教学质量。

  二、工作的重点。

  1.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面向理想课堂。

  2.培养学员自主互助、快乐分享的学习方式,让学员成为课堂主人、学员。

  三、具体工作。

  (一)抓住常规,实现课堂效率。

  1.准备课程: 方式:采用原来的电子模式准备课程,或者笔记式准备课程(可供参考的成品 教案就像做读书笔记一样,记下自己需要的环节、心得。

  教后记等。)、手写教案备课、或者是从网络上下载适合自己的教案进行修订 式的备课,都要求有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工作计划、教学反思,并且课时教 案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具学具的准备、板书设计、教学后记都 要一应俱全。

  备课改革的具体操作:

  备课包含精品课备课和常态备课两大类。

  (1)对精品课备课的要求与说明。

  精品课备课,就是以执教公开课、优质课的标准撰写的教学详案,包括上课 需要收集的资料及准备的课件、音像制作设想等。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充足的 教具准备,合理的教材分析(包括重点、难点),有较为详细的摘要、过渡语、总 结语设计,有清楚的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有精要的问题设计、启发引导、延伸 拓展,有完整的板书设计,有必要的教学随笔等。

  29

   (2)对常态备课的要求与说明。

  无论教师是采用原来的电子模式化备课、还是笔记式备课、手写教案备课、 或者是从网络上下载适合自己的教案进行修订式的备课,都要求有学期教学工作 计划、单元工作计划、教学反思,并且课时教案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 法、教具学具的准备、板书设计、教学后记都要一应俱全。对备课管理与监督。

  (1)各学科教案设计齐全: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教 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后 记。

  (2)备课改革后,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量,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但要能备完整的精品课,而且要会上自己备的精品优质课。

  (3)对于常态备课,应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学习课改理念、钻研教材教法上, 要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着眼于整体,抓住教材的 本质,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和教学要求。上课前要对教程设计烂熟于心,做 到教师不但在“备”课,而且会“背”课。

  (4)备课改革后的评价方式。学校对教案的检查主要放在听课上,本学期学 校相关领导要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估,然后查教案。教案如果与课堂 教学不符,教案检查按不合格处理;如果被听课的这节课的教案与课堂相符,而 前面的教案与本次教案的备课形式不同或者没写教案,都按不合格处理。

  2.上课:本学期教学管理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按教学计划完成教 学任务,严格执行上课制度,上课目标是打造“理想课堂”。课堂要具有六个维度:

  参与度、亲和度、自主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教师的作用主要发挥在对 课程的打造、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条件的创设上,体现对学习困惑的“点化”、 “点拔”上,课堂要遵循“自主”、“分享”的愉快教学法的思想,也就是体现学 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加强随堂听课与个别指导。教导处将不定期对教 师进行随堂推门听课,加强对教师日常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

  3.辅导: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帮助学生解答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 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辅导原则:注意差异,分类指导,以个别辅导、分散 辅导为主,讲求实效,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4.听课:加强随堂听课力度,提升常态课教学质量。主管教学校长,学科主

  30

   任要深入课堂,实行点课、听课制度,了解掌握教师教学 动态,学生的学习常态,进行有效的指导,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

  习效果,要求每节课都要高效,提高常态课的实效性。本学期校长、教导主任听 课不少于 60 节,教师每周听课两节,一学期不少于 30 节,记好听课记录写出合 理性建议或意见。

  5.批改:严格作业管理。作业的布置、设计、批改力求科学、客观、有效, 作业要在落实以“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改必评、有 错必纠”上下功夫,作业批改要及时,书写与格式要规范,特别作文批改,8 篇 5 详 3 略,10 篇 6 详 4 略,教导处每月月底进行检查作业,定期进行作业展览,以 促进作业质量的提高。

  (二)抓教研,实现研究增效 校本教研是最直接,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教研形式。每周学科主任在不同的 时间深入备课组,参与听评课交流活动,具体时间:每周二数学教研活动,每周 三语文教研活动,每周五英语教研活动。要求:按时参加,人员齐,年级组和教 研组发挥学科责任人,年级组教师的作用,形成提高质量的凝聚力,不断探讨不 同年级组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朝向“理想课堂”活动。本学期 教研活动按两个层面进行:1.青蓝工程的联动课,青蓝两方教师手拉手相互交流, 共同发展,每人上一节示范课。2.每位教师上一节精品课。3.亮点展示课,就是 在听课基础上,发现典型为他们搭建平台,推出我校教师的亮点展示课,他们的 课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听后各位教师提出宝贵意见, 这就是引路课。

  (三)抓学习,实现优师增效 我们要通过校本培训使全体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 和适应课程要求的教育教学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的意识,乐于奉献, 并使一部分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

  加强教师业务理论学习,要侧重于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等 方面学习,切实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并将观念转化为自觉行为,开展各种 学习活动看教育视频讲座,研读教育名著,钻研一个年级的新教材,参加业务培

  31

   训,在全校开展好“与好书同行为生命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加强业务理论 学习,增强读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请大家记住:用力只能称职,用心才能 优秀。在信息时代要想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光用力已经不行,要研究科学的方 法,寻找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业务学习以自学为主,本学期定时举行 业务培训讲座,定期开展个案分析,反思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活动。

  三月份 1.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2.制定听评课制度、细则 3.听随机推门课 4.听六、三、二年级语、数、英老师课 5.检查教案、作业 一、整体构想。

  以市教研室工作规划和学校工作意见为辅导,以提升教学教学质量为核心, 规范教学行为,创建和谐课堂,优化教研方式,提升教师团队,深入课堂,服务 师生,促进师生全面、可持续成长。

  二、主要工作。

  深化课程建设,规范教学行为。

  1.严格执行五三一规定,规范学校和教师教学行为。每个老师都不能占领其 他学科,也不能占领学生的休息时间。中午自习、大课间、阳光体育等不能用于 讲课、作业等,要引导学生自学,认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实施教育,齐全。进一步实行 校园巡逻制度。教师无正当理由,不得随意调课。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坐在课堂上 或课堂上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在操场和专用教室上课的学科,中途的纪律也成 为巡逻内容之一。严格处理体罚和变相体罚或自流现象。

  3.加强小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研究,除定期开展校内教育研究活动外, 逐渐扩展联片教育研究,提高小学科教育质量。

  4.加强教学评估改革和教学质量监测。本学期重视各学科的个别调查和多学 科的综合调查,构种评价方式。

  5.进一步优化校本课程建设。教学所、教学研究组、图书室等应充分配合校

  32

   本课程管理者的工作,创造具有彩虹文化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

  加强有效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1.继续做六个认真的工作。本学期将全面试用电子课程。⑴设立电子备课领

  导小组。期初个人提出电子课程准备申请,一学期后考试准备不符合要求的,恢 复手写课程准备。⑶上课时打印准备课程,把电脑带到教室,有一定一定的教育 经验,可以把教育过程等记录在教材上,作为参考。⑶每周五下午将下周的准备 课程上传到 FTP 相应的文件夹进行准备。在课堂上听课的教师印刷教案开始上课。

  2.继续实施分工合作式集体准备课,范围仍为教研组长所在年级。本学期与 课堂观察紧密结合,提高课堂准备的有效性。

  3.开展有效课堂主题研究。根据教育局的安排,学校级别的活动主要是从 8 月到 10 月。认真学习有效课堂学习资料,每个教师都要写心得。活动的具体内容 包括名师展示课、骨干研讨课、青年教师报告课等,教师参加的方法是课堂观察、 专题研讨和专题报告。30 日教研组活动时,各组将活动方案传达给所有老师,组 织有效教室的集中学习和交流。

  4.加强有效作业和有效命题研究。本学期,我们放弃了练习和测试,也不提 供练习样本。如何确保学生的训练量和阶段性检查效果,是我们老师必须面对的 研究课题。我们要以命题反省教育,分析教育质量,形成改善教育行为的习惯。

  5.继续开展和谐课堂实践研究。有效课程是和谐课程的前提,因此,本学期 和谐课程的研究推进,必须与有效课程的评价紧密结合,整合资源,提高实效。

  二是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研究课题,执行行动。三要加强研讨,尤其是对外汇报, 寻求专家指导。

  优化教研方式,提高教研实效。

  1、推广开课活动。除了上课之外,我们还将逐步推进开放课,规定某一天的 所有学科或某一时间的部分学科作为开放课,任何老师都可以上任何班级。

  2.加强课堂观察的使用。鼓励所有老师参加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主题可以 由开课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既可以是自己教育中的困惑和问题,也可以是尝 试和亮点,也可以由教研组根据研究需要进行商量决定。观察记录填写在《课堂 观察笔记》中。

  3.建立 QQ 教学研究组。教研活动、课堂观察结束后,各组成员可以根据活动

  33

   心得或整理观察收入,书面交流资料,上传到各组 QQ 组。可以不定期在 QQ 自由 讨论。

  加强教师建设,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

  1.优化教研活动。确定时间,确定人员,规划,过程,系列化,主题化。根 据市教研室的要求,语文、英语、思维品的活动时间统一为星期二上午,体育、 艺术等统一为星期三上午,数学、综合实践等统一为星期四上午。

  2.继续开展掌握学科能力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是教育设计、讲义、教育 基本工作(例如三字一语、绘图能力、实验操作、科学技能等)。

  3.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3 年、5 年以内的教师,不仅可以和中坚教师学习 教育能力,还可以和老教师结对,学习普通、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干劲,24 小 时 365 天跟踪学习 1 周或 1 个月。

  4.合理开展师生赛事活动,力争学科间赛事活动均衡化。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 见》、《XX 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 (试行)》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 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 能,提高学校作业管理能力,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提 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通过对作业的科学规范管理,明确作业规范要求,形成得力高 效的运行措施,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作业监管与考核机制,从而形成一套完善有效 的作业管理体系,助推我县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

  三、规范要求 1.作业设计与布置(11)总量控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 书面课外作业。可结合教学内容布置 20 分钟以内的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听 说型、活动型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课外作业控制在每天 1 小时以内。除语文、 数学、英语当天可布置适量的书面课外作业外,其他学科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 作业。

  (22)精选精编。作业选择与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关注学科核心素 养和学科思维,体现学科性质。要精选精编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

  34

   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反对布置 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页成册布置作业。

  (33)分层设计。作业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实施分 层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书面作业层级一般分基础层和提高层 两类,基础一般的学生可只做基础层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只做提高层作业, 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

  2(44)形式多样。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应设置如课外阅读、对话、观察、访 谈、操作、实验等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的“软性”作业。作业形式应根据学 科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等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既要有长作业, 又要有短作业;

  既要有个性化作业,又要有小组合作型作业;

  既要考虑前置性作业,又要设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

  (55)教师下水。设置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在充分掌握作业的完成 思路、所需时间、难易程度、容易出错的地方及适宜的学生群体基础上,做到数 量适中、难度合理、科学有效、针对性强。

  (66)规范完成。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做到页面整洁、格式规范、字迹工 整、按时完成、及时订正。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年级逐步过渡到用圆珠笔 或水笔书写,四至六年级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作图用铅笔,并借助作图工具。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要以适当的形 式呈现“软性”作业的过程与结果。

  2.作业批改与评价(11)及时规范。按要求设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无漏批、 错批现象;

  批改一律用红笔,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

  对后进生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

  订正后的作业要及时进行二次批改;

  一般作业(除作文外)的批改要求当天完成。

  (22)记录典型。及时做好学生作业的批改记录,记录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方 法,记录典型错例,作为辅导与讲评的依据。

  (33)

  35

   定性评价。各学科所有作业实行“等级+评语”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有客观公 正的等级评价,还要有实事求是的鼓励性评语,肯定成绩,委婉指出存在的不足, 帮助学生找到纠错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作业评价语找到自己前进的 方向。

  (44)等级双评。书面作业要全面实行等级双评制度,一评作业的正确率, 可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

  二评作业的态度与习惯,含书写端正、页面整洁、按时完成等,可分为☆☆ ☆、☆☆、☆三个等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作业辅导与反馈(11)全程辅导。辅导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 课中、课后。辅导要耐心细致,既要弥补知识的缺漏,又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 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22)个别辅导。对作业中的个性问题应个别辅导,特别要重视对后 20%学 生作业的辅导,做到有措施、有实施、有总结。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也 要重点指导培养。

  (33)设计讲评。及时讲评作业情况。共性问题集体讲评,要对问题的成因 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与应对策略措施,突显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作业 讲评设计写入备课本。个别问题单独交流,注重正面评价、适时鼓励。

  (44)作业展评。学生作业中独创的方法要及时推广,成果共享,对作业特 别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定期进行作业展评,通过相互欣赏比 较,发挥榜样的激励引领作用。

  4.作业改进与创新(1)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校本作业、设计“软性”作业。

  (2)鼓励学校创新作业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软性”作业研究。

  四、运行措施 1.专题学习宣传,提高对作业意义的认识。

  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研读《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 管理的指导意见》、《XX 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 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对作业的功能、意义的 认识,促使教师更加关注作业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制定项目方案,规范教师学生作业行为。

  学校要根据《XX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结合本

  36

   校实际,制定作业常规管理优化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规范要求、运行措施、工 作流程,确保作业规范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3.建立协商制度,控制协调各科作业总量。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布置协商机制,按班级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工作, 由专人负责协调、控制班级课外作业量,并有一周作业布置计划,且按计划认真 实施,确保每天课外作业学科平衡、总量合理。

  4.建立报备制度,把握作业源头的量与质。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报备制度,把握作业的量与质。书面作业一周报备一次, 由教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实践性等“软性”作业一学期报备一次,教师在期初制订实施方案,报教研 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45.完善检查制度,加强作业实施过程监控。

  学校要建立并优化作业监管与检查制度,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不 定期抽查,突出对作业设置、评改、反馈等环节的全程监控。

  6.健全考评制度,强化作业质量监管奖惩。

  学校要对作业考评进行专题研究,健全作业考核制度。在对书面作业进行量 化考核的同时,要突出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考评,做到定 性定量相结合,过程结果相结合。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主要依据。

  7.加强研究指导,解决作业实施过程问题。

  学校要开展以作业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指导帮助教师掌握作业设计、批 改、分析、讲评等技术,提高运用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要加强作业研 究,特别是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设计、实施、评价研究, 及时解决在作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要总结和推广作业研究成果、作业 改革典型经验,着力引导教师从作业改革切入,改进教学方法,向作业要质量。

  8.做好整合文章,融于教学常规全程管理。

  学校要将作业管理纳入教学常规整体进行管理,一是与备课管理相结合:设 置的课内外作业要在备课中体现,典型错误分析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

  二是与上课管理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保证课内作业时间与质量;

  三是与评价管理相结合:将作业设计研究融入命题研修,要以命题的要求设

  37

   计作业;

  四是与研修管理相结合:作业研究要纳入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

  五是与资源建设相结合:

  优秀作业设计应收录于学校教学资源库,实现作业研究成果资源共享;

  六是与课程建设相结合:“软性”作业研究要纳入校本课程、拓展性课程开发

  工程,提高作业常规实施质量,助力核心素养培养,促使作业管理功效最大化。

  38

  

篇五: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

  作业,《辞海》解释: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精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精品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 见》、《XX 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 办法(试行)》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教育 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 能,提高学校作业管理能力,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提 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通过对作业的科学规范管理,明确作业规范要求,形成得力高 效的运行措施,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作业监管与考核机制,从而形成一套完善有效 的作业管理体系,助推我县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

  三、规范要求 1.作业设计与布置(11)总量控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 书面课外作业。可结合教学内容布置 20 分钟以内的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听 说型、活动型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课外作业控制在每天 1 小时以内。除语文、 数学、英语当天可布置适量的书面课外作业外,其他学科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 作业。

  (22)精选精编。作业选择与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关注学科核心素 养和学科思维,体现学科性质。要精选精编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 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反对布置 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页成册布置作业。

  1/9

   (33)分层设计。作业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实施分 层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书面作业层级一般分基础层和提高层 两类,基础一般的学生可只做基础层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只做提高层作业, 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

  2(44)形式多样。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应设置如课外阅读、对话、观察、访 谈、操作、实验等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的“软性”作业。作业形式应根据学 科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等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既要有长作业, 又要有短作业;

  既要有个性化作业,又要有小组合作型作业;

  既要考虑前置性作业,又要设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

  (55)教师下水。设置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在充分掌握作业的完成 思路、所需时间、难易程度、容易出错的地方及适宜的学生群体基础上,做到数 量适中、难度合理、科学有效、针对性强。

  (66)规范完成。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做到页面整洁、格式规范、字迹工 整、按时完成、及时订正(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精品 2021)。一、二年级 用铅笔书写,三年级逐步过渡到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四至六年级用圆珠笔或水 笔书写。作图用铅笔,并借助作图工具。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要以适当的形 式呈现“软性”作业的过程与结果。

  2.作业批改与评价(11)及时规范。按要求设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无漏批、 错批现象;

  2/9

   批改一律用红笔,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

  对后进生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

  订正后的作业要及时进行二次批改;

  一般作业(除作文外)的批改要求当天完成。

  (22)记录典型。及时做好学生作业的批改记录,记录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方 法,记录典型错例,作为辅导与讲评的依据。

  (33) 定性评价。各学科所有作业实行“等级 评语”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有客观公 正的等级评价,还要有实事求是的鼓励性评语,肯定成绩,委婉指出存在的不足, 帮助学生找到纠错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作业评价语找到自己前进的 方向。

  (44)等级双评。书面作业要全面实行等级双评制度,一评作业的正确率, 可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

  二评作业的态度与习惯,含书写端正、页面整洁、按时完成等,可分为 ☆☆☆、☆☆、☆三个等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作业辅导与反馈(11)全程辅导。辅导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 课中、课后。辅导要耐心细致,既要弥补知识的缺漏,又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 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9

   3(22)个别辅导。对作业中的个性问题应个别辅导,特别要重视对后 20%学 生作业的辅导,做到有措施、有实施、有总结。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也 要重点指导培养。

  (33)设计讲评。及时讲评作业情况。共性问题集体讲评,要对问题的成因 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与应对策略措施,突显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作业 讲评设计写入备课本。个别问题单独交流,注重正面评价、适时鼓励。

  (44)作业展评。学生作业中独创的方法要及时推广,成果共享,对作业特 别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定期进行作业展评,通过相互欣赏比 较,发挥榜样的激励引领作用。

  4.作业改进与创新(1)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校本作业、设计“软性”作业。

  (2)鼓励学校创新作业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软性”作业研究。

  四、运行措施 1.专题学习宣传,提高对作业意义的认识。

  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研读《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 管理的指导意见》、《XX 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对作业的功能、 意义的认识,促使教师更加关注作业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制定项目方案,规范教师学生作业行为。

  学校要根据《XX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结合 本校实际,制定作业常规管理优化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规范要求、运行措施、 工作流程,确保作业规范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3.建立协商制度,控制协调各科作业总量。

  4/9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布置协商机制,按班级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工作, 由专人负责协调、控制班级课外作业量,并有一周作业布置计划,且按计划认真 实施,确保每天课外作业学科平衡、总量合理。

  4.建立报备制度,把握作业源头的量与质。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报备制度,把握作业的量与质。书面作业一周报备一次, 由教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篇六: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 《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精神,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提高学校 作业管理能力,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 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作业的科学规范管理,明确作业规范要求,形成得力高效的运行措施, 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作业监管与考核机制,从而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作业管理体 系,助推我县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

  三、规范要求 1. 作业设计与布置 (1 1 )总量控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可结合教学内容 布置 20 分钟以内的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听说型、活动型作业。三至六年 级书面课外作业控制在每天 1 小时以内。除语文、数学、英语当天可布置适量的 书面课外作业外,其他学科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

  (2 2 )精选精编。作业选择与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关注学科核心素

   养和学科思维,体现学科性质。要精选精编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 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反对布置 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页成册布置作业。

  (3 3 )分层设计。作业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实施分 层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书面作业层级一般分基础层和提高层 两类,基础一般的学生可只做基础层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只做提高层作业, 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

  2 (4 4 )形式多样。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应设置如课外阅读、对话、观察、访 谈、操作、实验等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的“软性”作业。作业形式应根据学 科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等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既要有长作业, 又要有短作业;既要有个性化作业,又要有小组合作型作业;既要考虑前置性作 业,又要设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

  (5 5 )教师下水。设置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在充分掌握作业的完成 思路、所需时间、难易程度、容易出错的地方及适宜的学生群体基础上,做到数 量适中、难度合理、科学有效、针对性强。

  (6 6 )规范完成。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做到页面整洁、格式规范、字迹工 整、按时完成、及时订正。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年级逐步过渡到用圆珠笔 或水笔书写,四至六年级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作图用铅笔,并借助作图工具。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要以适当的形式呈

   现“软性”作业的过程与结果。

  2. 作业批改与评价 (1 1 )及时规范。按要求设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无漏批、错批现象;批改 一律用红笔,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对后进生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订正后的作 业要及时进行二次批改;一般作业(除作文外)的批改要求当天完成。

  (2 2 )记录典型。及时做好学生作业的批改记录,记录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方 法,记录典型错例,作为辅导与讲评的依据。

  (3 3 ) 定性评价 。各学科所有作业实行“等级+评语”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有 客观公正的等级评价,还要有实事求是的鼓励性评语,肯定成绩,委婉指出存在 的不足,帮助学生找到纠错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作业评价语找到自 己前进的方向。

  (4 4 )等级双评。书面作业要全面实行等级双评制度,一评作业的正确率, 可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二评作业的态度与 习惯,含书写端正、页面整洁、按时完成等,可分为☆☆☆、☆☆、☆三个等级,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 作业辅导与反馈 (1 1 )全程辅导。辅导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辅导 要耐心细致,既要弥补知识的缺漏,又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2 2 )个别辅导。对作业中的个性问题应个别辅导,特别要重视对后 20 %学 生作业的辅导,做到有措施、有实施、有总结。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也

   要重点指导培养。

  (3 3 )设计讲评。及时讲评作业情况。共性问题集体讲评,要对问题的成因 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与应对策略措施,突显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作业 讲评设计写入备课本。个别问题单独交流,注重正面评价、适时鼓励。

  (4 4 )作业展评。学生作业中独创的方法要及时推广,成果共享,对作业特 别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定期进行作业展评,通过相互欣赏比 较,发挥榜样的激励引领作用。

  4. 作业改进与创新 (1)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校本作业、设计“软性”作业。

  (2)鼓励学校创新作业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软性”作业研究。

  四、运行措施 1. 专题学习宣传,提高对作业意义的认识。

  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研读《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 管理的指导意见》、《XX 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 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对作业的功 能、意义的认识,促使教师更加关注作业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制定项目方案,规范教师学生作业行为。

  学校要根据《XX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结 合本校实际,制定作业常规管理优化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规范要求、运行措施、 工作流程,确保作业规范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3. 建立协商制度,控制协调各科作业总量。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布置协商机制,按班级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工作, 由专人负责协调、控制班级课外作业量,并有一周作业布置计划,且按计划认真 实施,确保每天课外作业学科平衡、总量合理。

  4. 建立报备制度,把握作业源头的量与质。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报备制度,把握作业的量与质。书面作业一周报备一次, 由教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实践性等“软性”作业一学期报 备一次,教师在期初制订实施方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4 5. 完善检查制度,加强作业实施过程监控。

  学校要建立并优化作业监管与检查制度,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不 定期抽查,突出对作业设置、评改、反馈等环节的全程监控。

  6. 健全考评制度,强化作业质量监管奖惩。

  学校要对作业考评进行专题研究,健全作业考核制度。在对书面作业进行量 化考核的同时,要突出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考评,做到定 性定量相结合,过程结果相结合。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主要依据。

  7. 加强研究指导,解决作业实施过程问题。

  学校要开展以作业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指导帮助教师掌握作业设计、批 改、分析、讲评等技术,提高运用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要加强作业研 究,特别是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设计、实施、评价研究,

  

推荐访问:作业 实施细则 优化